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6456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一、编制说明2二、质量目标3三、安全目标3四、环保、水土保持目标3五、工程简介4六、主要施工部位及工程数量12七、施工技术要求14八、资源配置18九、施工准备19十、施工工艺及方法20十一、检验与试验36十二、工期保证措施37十三、特殊季节施工措施40十四、施工组织结构及质量保证41十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措施44十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51十七、文明施工措施54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一)、为加强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质量,确保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根据与业主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编制本实施性施工方案。作为今后施工作业的指导依据,避免盲目施工而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

2、损失。二)、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以我部现有的施工力量和历年来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以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总工期12个月,即2010年3月20日正式开工,2011年3月20日前竣工为施工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全部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三)、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如各项数量若有出入时,应以施工预算中的数量为准。四)、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书2、遂高速公路施工图3、遂高速土建工程技术规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5、公路工程

3、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50-93) 9、中华人民国建筑法10、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2、省安全生产条例二、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国家、交通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创省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三、安全目标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杜绝火灾、重大机械破损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四、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达到环保标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施工时段及机械噪音,防止噪音污染影响施工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2、控制粉尘污染,保护人民健康。3、保证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维持沿线村镇的居民饮水、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等管线的正常使用。4、确保施工沿线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现象发生。五、工程简介我标段起点K56+563,终点K62+950,全长6.387km,全线位于省安岳县九龙乡至文化镇境,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降水充沛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为-3.3。安岳平均降

5、雨量931.8mm,且多集中在68月三个月,占年降雨量的50。项目所属地区春季雨量小,降雨日数少,夏季雨量多,强度大,秋冬季降雨日数较多,且雨量不大的特点。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为81,日照率2931,冰雪少见。路基防护工程设计1、挡土墙在填方坡脚与构造物、河渠发生干扰路段以及在稳定性差的斜坡路段,设置路肩墙(含护肩)或路堤墙,以收缩坡脚、防止冲刷及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位于较陡纵向坡度基岩面上的挡土墙,可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基岩开挖纵向错台基础。位于较陡横坡基岩面上的挡土墙,为减少挡土墙基坑开挖、节省砌体工程,设置横向台阶形基础。墙背侧基础最小厚度1m,最外侧台阶宽度2m墙趾外侧顶面设置30cm的

6、基础襟边。台阶形基础采用片石砼与侧开挖基坑浇满。基础顶面以上挡土墙高度作为有效高度,选用挡土墙墙身尺寸。挡墙分段长度结合地质情况可按1015m长设置一道沉降缝并以沥青麻絮填塞,挡墙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部分基坑回填采用8%石灰土并要求逐层压实;墙背回填应在圬工砌体强度达到70%以后,方可采用砂卵砾石或片碎石等水稳性较好的粗粒料逐层回填、压实,并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力的影响。墙背侧基坑顶设机织防渗土工布隔水,挡墙施工时在墙身上下左右交错地预埋由向外倾斜的50mm软式透水管,以形成间距23m的泄水孔。墙背排水设施所用机织防渗土工布采用二布一膜,2、护肩及护脚在横坡较陡处的路基边缘设置现浇C20砼护

7、肩以加固路基并收缩坡脚。护肩与路肩挡土墙相接时,护肩面坡应与挡墙面坡一致。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采用浆砌片石护脚以减少征地拆迁和增强其整体稳定性。 护肩基础应设在基岩或夯实的土基中,护脚基础应设在基岩上。3、填方边坡防护填方边坡高度4.0米的路堤按喷播植草灌防护处理,边坡坡度缓于1:1.75时按喷播植草灌防护处理。边坡高度4.0米的一般路堤按菱形网格骨架植草灌防护。桥头路堤、凹形竖曲线底部路堤、超高侧路堤采用拱形骨架护坡植草灌加强防护。受水流侵蚀或冲刷的沿河路基,在设计水位50cm高度以下的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其上部边坡防护同正常路段;当路基边坡受到限制时,采用浸水

8、路肩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防护,以保证路基稳定。不受洪水浸淹的桥头锥坡,采用厚30cm的M7.5砂浆砌片石层防护。4、岩质挖方边坡弱风化厚层完整砂岩等硬质岩体路段,路堑边坡一般不作防护,在其边坡平台种植垂吊性藤蔓植物或攀援性藤蔓植物。路堑边坡坡度不陡于1:0.5的软质岩体路段及土质边坡采用喷播植草、挂三维网喷播植草预制砼格客土喷播植草、框架梁客土喷播植草等植物防护方案。软质岩体路段在挖方边坡高度10m的路段,一般于边沟外侧按缓于1:1的坡度放缓边坡至原地面,铺挂绿色三维植被网对坡面进行植草防护。当挖方边坡高度为1020m时,一般按810m高度分级设置1.52.0m宽的边坡平台,坡比为1:0.751

9、:1.00,坡面采用挂绿色三维网植草防护。当挖方边坡高度为2030m时,一般按810m高度分级设置1.52.0m宽的边坡平台,坡比为1:0.751:1.00,最后一级边坡放缓坡比,坡面采用挂三维网植草防护;当坡比为1:0.75时,设置砼预制格填土植草进行边坡防护;由于本项目沿线地质情况为以泥岩为主的砂泥岩互层,一般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75。当岩质挖方边坡高度30m、土质边坡高度15m时,设计根据地质资料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确定边坡加固措施及坡面防护型式,如菱形框架梁挂网植草等。5、岩质挖方边坡弱风化厚层完整砂岩等硬质岩体路段,路堑边坡一般不作防护,在其边坡平台种植垂吊性藤蔓植物

10、或攀援性藤蔓植物。路堑边坡坡度不陡于1:0.5的软质岩体路段及土质边坡采用喷播植草、挂三维网喷播植草预制砼格客土喷播植草、框架梁客土喷播植草等植物防护方案。软质岩体路段在挖方边坡高度10m的路段,一般于边沟外侧按缓于1:1的坡度放缓边坡至原地面,铺挂绿色三维植被网对坡面进行植草防护。当挖方边坡高度为1020m时,一般按810m高度分级设置1.52.0m宽的边坡平台,坡比为1:0.751:1.00,坡面采用挂绿色三维网植草防护。当挖方边坡高度为2030m时,一般按810m高度分级设置1.52.0m宽的边坡平台,坡比为1:0.751:1.00,最后一级边坡放缓坡比,坡面采用挂三维网植草防护;当坡比

11、为1:0.75时,设置砼预制格填土植草进行边坡防护;由于本项目沿线地质情况为以泥岩为主的砂泥岩互层,一般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75。当岩质挖方边坡高度30m、土质边坡高度15m时,设计根据地质资料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确定边坡加固措施及坡面防护型式,如菱形框架梁挂网植草等。6、土质边坡对于块石土、碎石土等土质路段,一般于浅碟形边沟或矩形盖板边沟外侧按68m高度进行边坡分级,坡比1:0.751:1.5,各级边坡间设置不小于1.52.0m宽的平台后,视边坡稳定情况采用铺挂绿色三维网、组合网进行植物防护。主线下穿构造物位置或路堑坡口附近有重要建筑物的两侧路堑边坡防护一般采用砼预制格客土绿

12、化加强防护;路堑挡土墙一般用于支挡欠稳定或路堑坡口附近有重要建筑物的边坡。7、沿河路段路基防护沿河路段的路堤,当坡脚落入河流时,除设置挡墙收缩坡脚外,还选择设置实体护坡防护。实体护坡顶面一般高出至河流设计水位0.5m以上,其坡脚须置于冲刷深度线以下密实的土层或基岩中;实体护坡底面采用土工布反滤层,其厚度一般不小于0.35m。8、斜坡路堤防护为确保斜坡路堤的稳定,在开挖向倾斜的台阶后,必须由下到上分条分幅逐层填筑,并根据斜坡的陡缓结合横向台阶的开挖,分别在路堤顶部铺设3层土工格栅,以达到填筑土与地基土的紧密结合。对横坡较陡路段于坡脚设置了坡脚护脚或挡土墙,以增强其抗滑稳定。路堤顶部所采用土工格栅

13、技术指标: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或聚乙烯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抗拉强度80kNm,断裂延伸率8%。路基排水工程设计1、路基排水全段根据所调查的沿线水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纵、横向排灌设计,现分述如下: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路拱横坡采用2%,路堤护坡道、反压护道横坡均采用3%,路堑边坡平台3%,路基两侧边沟与桥涵进出水口或水沟相接,边沟纵坡一般不小于5,特殊困难地段不小于3。路面水和坡面水均汇流于边沟,由边沟引至桥涵进出水口排入较深大沟渠,或通过排水沟直接引至路基以外。路线通过斜坡地段,挖方边坡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于挖方坡口5m以外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土层厚度2.0m时,须清除表层覆盖土,在基

14、岩上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山坡坡面地表水,以确保边坡稳定。为满足农田排灌需要,农耕地段的边沟沟底标高一般应低于原地面0.5m以上,并于边沟外侧设置土埂以达到田路分隔;当边沟或涵洞出口为水田时,应设置沉砂池使水流沉淀泥砂后漫流入农田。由挖方过渡到填方的边沟,沟底纵坡陡于30时应采用急流槽排泄水流。边沟横穿被交叉道路时,结合分离式立交桥和通道设计,在桥涵进出水口设置纵向排水涵或直径100cm的水泥圆管涵或搭设盖板跨越边沟,以保持边沟畅通和有利于车辆和行人过往。对于基岩裂隙水发育及位于土层的挖方路基,于其边沟下设置碎砾石渗沟,且于渗沟底部贯通设置打孔波纹管,以归并或拦截地下水并降低路基土中地下水位,从而

15、确保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渗沟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打孔波纹管为直径100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取1m长的管节进行扁平试验,当垂直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40%时,立即卸荷,试样不破坏、不分层;环刚度6300Nm2,纵向收缩率3%,透水率3.5%;渗沟周围包裹所用渗水土工布采用无纺土工布,重量为300gm2,伸长率50%,握持强度1100N,撕裂强度及刺破强度均400N,CBR顶破强度2750N,搭接长度为50cm。为减少坡面水对挖方边坡的冲刷,在边坡平台侧设置平台截水沟,将拦截的坡面水引至路基以外;菱形框架格梁挂网植草地段在框架格梁上设置了20cm8cm泄水槽,从而减小了雨季坡面水对挖方边坡的冲刷。2、路面排水双向横坡挖方路段的路面水均以漫流的形式直接排入挖方边沟,填方路段则通过填方边坡坡面上所设置的菱形及拱形骨架护坡拦水坎(凸起拱眉)拦挡、分流、汇集后排入填方边沟,以避免路面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对于因平曲线超高所形成的单向横坡路段,其曲线侧路面水的排出与上述方式一致,平曲线外侧路面水的排出则结合中央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