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36403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作业2-人民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随堂检测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解析:选D。甲骨文已经被识读,故A项错误;金文之前,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故B项错误;隶书始于秦,通行于汉代,故C项错误;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故D项正确。2下图是北宋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米芾在画史中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该画()A讲求法度与匠气 B强调神韵不拘形似

2、C彰显写实之风格 D凸显浓郁生活气息解析:选B。“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说明了该画不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讲究法度,故A项错误;此画属于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B项正确;文人画主张神韵,不刻意追求形似,不体现写实风格,故C项错误;此画“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并不能体现生活气息,故D项错误。3有人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文人画的共同风格。这说明文人画()A追求抒情写意风格B讲究布局构图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B、C两项明显与题干不符;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不能说明文人画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故D项说法错误;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故答案为A项。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解析:选D。通过材料图片获取信息可看出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A、B两项是另外一类艺术形式,C项是戏曲艺术带来的影响。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说法。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事小,小其绳。”材料二下图为新石器时代刻在石崖和陶器上的符号,

4、这些符号极为罕见。材料三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许慎说文解字叙材料四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将药店所存“龙骨”如数购归,经过研究后确认是商朝文物。甲骨文始为人知。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体一致。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说法有无道理?为什么?(2)史学家没有把材料二中的符号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四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文字的起源。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结绳主要是

5、为了记事,与文字的起源联系较少;第(2)问,提取材料二中“这些符号极为罕见”的信息,可以判断;第(3)问,考古发掘应该是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又得到古书记载的印证和文字的识别证明,故材料四较可信。答案:(1)无道理。因为结绳仅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原始的刻画符号。(2)原因:发现符号数量很少,至今还无法破解,所以不能把它确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3)材料四比较可信。理由:它既有史记的相关记载,又有大量出土文物作为物证,其中的大量文字已经破译。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

6、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解析:选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材料指出“仓颉也不止一个”,创造文字的人很多,创造文字的方式很多,故D项正确。2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解析:选A。商朝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

7、字甲骨文,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突出审美功能,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故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出现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故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两宋时期出现苏轼等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故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3中国的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下列书法的种类依次是()A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楷书、隶书、行书、草书C行书、楷书、草书、隶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解析:选D。依据所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

8、种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草书的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对应图片,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4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B李白诗篇C绘画技艺D书法艺术解析:选C。由“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传神、赋彩、心源可以判断这是绘画技艺与理论。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民间艺人创作 B注重写实C属于宫廷

9、画 D注重诗意解析:选D。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结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诗意,故选D项。6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解析:选A。A项是文人画,B项反映的是制陶艺术,C项是年画,D项是反映农业生产的图画。7“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 B乐舞C元杂剧 D京剧解析:选

10、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京剧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故选B。8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商品经济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选A。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趋向于大众化

11、,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A项。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B项错误;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一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创作者文化水平较高,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9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材料二 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

12、:“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3)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新变化,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解析:本题考

13、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考查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概括分析理学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第(3)问根据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成就,说明材料三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答案:(1)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2)影响: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3)科技:战争频繁,促

14、进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促使指南针用于航海;“重文轻武”使得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盛行,催生了活字印刷术)。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得儒学发展为理学。文学艺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使宋词、书法、风俗画等市民文化兴起,文人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的壮大,理学兴起。速练6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辨析判断1(2018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B14C和16O含有相同的中子数C甲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D“纳米泡沫” 是由无数个微小碳管组成的网状结构碳,是C60的同素异形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C、13C、14C

15、互为同位素,其中子数之比为121314B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DC5H10O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表示质量数为8、中子数为8的核素BCH3CH2CH2CH2CH3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2种CCH3COOCH2CH3和HCOOCH3互为同系物D某有机物的名称为3乙基丁烷4(2018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与互为同系物C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D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5(2018嘉兴市高三二模)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