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36361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0_T 1364-202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13.060.01CCS Z 10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3642023水质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3 - 02 - 20 发布2023 - 04 - 2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364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方法原理15 干扰与消除16 试剂和材料17 仪器和设备28 样品29 分析步骤310 结果计算与表示5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13 废弃物的处理7附录 A (规范性)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8附录 B (资料性) 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9I11 精密度和正确度6前言本文件

2、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岭、郑璇、李新宇、张文斌、李莉、田隽、邹家素、张君、蹇川、汪小艳、 邹素兰、郭志顺、熊强、刘海立、汤敏。II水质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水中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测定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甲砜霉素

3、、氟苯尼考、氯霉素等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若通过验证,本文件也可适用于其他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方法原理水中的氯霉素类抗生素经固相萃取柱富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定性,内标法定量。5 干扰与消除金属离子

4、与目标化合物能形成络合物,使固相萃取效率降低,可向水样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抑制络合物的形成。6 试剂和材料警告:本方法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有害,试剂配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6.1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超纯水。6.2 氢氧化钠(NaOH):1 mol/L,分析纯。6.3 盐酸(HCl):1 mol/L,分析纯。6.4 甲醇(CH3OH):农残级或等同规格。16.5 乙酸铵(NH4AC):分析纯。6.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分析纯。6.7 乙酸铵溶液(5mmo

5、l/L):称取 0.38 g 乙酸铵(6.5)溶于 1 000 ml 实验用水中。6.8 乙酸铵/甲醇溶液:取 80 ml 乙酸铵溶液(6.7)和 20 ml 甲醇(6.4)混合,摇匀。6.9 标准贮备液:=1.00 g/L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也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0%,用甲醇(6.4)溶解。 贮备液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不超过6个月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6.10 混合标准中间液:=100 g/ml移取适量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标准贮备液(6.9)按需用甲醇(6.4)稀释,中间液于-10以下冷冻、 避光保存不超过3个月。6.11 混合标准使用液:=1.00 g/ml(

6、参考浓度)将氯霉素类抗生素混合标准中间液(6.10)按需用甲醇(6.4)稀释,-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不超过7天。6.12 内标贮备液:=100 g/ml内标物质为氯霉素-D5,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也可用标准物质溶于甲醇(6.4)。贮备液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不超过6个月或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6.13 内标使用液:=10.0 g/ml(参考浓度)将内标贮备液(6.12)按需要用甲醇(6.4)稀释,-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不超过7天。6.14 固相萃取柱:填料为二乙烯苯和 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HLB)或同等柱效的萃取柱,规格为 6 ml/150 mg。6.15 滤膜:0.22 和

7、 0.45 m 玻璃纤维聚膜或其他材质等效滤膜。6.16 氮气:纯度99.99%6.17 氩气:纯度99.99%7 仪器和设备7.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化源(ESI)。7.2 色谱柱:C18 柱或等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参考规格为 100 mm2.1 mm 1.9 m。7.3 浓缩装置:K-D 浓缩器或氮吹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7.4 固相萃取装置:自动或手动,流速可调节。7.5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8 样品8.1 采集与保存参照HJ 91.1、HJ 91.2和HJ 164的相关规定采集样品于4 000 ml磨口棕色玻璃瓶中,水样应充满采样瓶,不留液上空间。样品采集后应尽快

8、进行分析。如暂不能分析,应在0 4 避光保存,14天内完成萃取。8.2 样品制备将固相萃取柱(6.14)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7.4)上,分别用10 ml甲醇(6.4)和10 ml实验用水活化, 保证小柱柱头浸润。水样经0.45 m 滤膜(6.15)过滤,取1 000 ml水样,加入1 g Na2EDTA(6.6),用氢氧化钠(6.2)和盐酸(6.3)调节pH值为至6.0,水样以低于10 ml/min(约3滴/秒4滴/秒)的流速通过2小柱,用10 ml实验用水洗涤小柱,用氮气(6.16)吹干小柱,再用10 ml甲醇(6.4)洗脱,收集洗脱液于洁净试管中,洗脱液经浓缩装置(7.3)浓缩至干,加入内

9、标使用液(6.13)5.00 l,用乙酸铵/甲醇溶液(6.8)定容至1 ml,经0.22 m 滤膜(6.15)过滤,置于样品瓶中,待测。当样品体积为1 000 ml,浓缩后定容体积为1.0 ml,进样体积为10 l,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检出限为2 ng/L,测定下限为8 ng/L,详见附录A。8.3 空白样品的制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样品制备(8.2)相同操作步骤,制备空白样品。9 分析步骤9.1 仪器参考条件9.2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流动相A:乙酸铵溶液(6.7),流动相B:甲醇(6.4),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流速:250.0 l/min; 柱温:35;进样量:10 l;具体参数见表1。9

10、.2.1 质谱分析条件负离子模式:ESI喷雾电压( spray voltage):3 000 V毛细管温度:350 鞘气( N2 ) 流速:45 L/min 辅助气(N2 )流速:15 L/min 碰撞气(Ar)压力:200 mPa。选择反应监测( SRM ),具体参数见表2。9.2.2 仪器调谐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在规定时间和频次内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仪器质量数和灵敏度校正, 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测试状态。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质量数出现明显偏差或灵敏度大幅度下降时,应立即对仪器重新进 行质量数和灵敏度校正。9.3 校准9.3.1 校准曲线的绘制3表 1 液相色谱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时

11、间min流动相 A%流动相B%0.0080204.0020807.0020807.10802010.08020Relative Abundance表 2 目标化合物的选择反应监测条件序号化合物母离子m/z子离子m/z碰撞能量eV锥孔电压 s V1甲砜霉素354.3185.1a2577354.3290.214772氟苯尼考356.3185.1a1867356.3336.213673氯霉素-D5326.0157.1a2049326.0262.014494氯霉素321.3152.3a1790321.3257.31390注:a为定量子离子取一定量氯霉素类混合标准使用液(6.11)于乙酸铵/甲醇溶液(6

12、.8)中,制备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均分别为1.00 g/L、2.00 g/L、5.00 g/L、10.0 g/L、20.0 g/L、50.0 g/L、100.0 g/L(此为参考浓度),于每毫升标准系列中加入5.00 l内标标准使用液(6.13),使内标的质量浓度为50.0 g/L,贮存在棕色进样小瓶中,待测。y = ax + b(1)式中:x目标组分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升(g/L);y目标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或峰高)比值与内标物浓度乘积的数值; a校准曲线斜率的数值;b校准曲线截距的数值。9.3.2 标准参考谱图在本标准推荐的仪器参考条件下,目标化合物

13、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RT: 0.00 - 10.014.781008060NL: 1.67E4TIC F: - c ESI SRM ms2 321.329152.309-152.311,257.251-257.253 MS100ppb-methanol+ 5m MNH4AC40202.03 2 .33 2.80 3.05 3.23 3.49 3.93 4.1 6 4.354.90 5.01 5.68 5.84 6.186.63 6.807.307.71 7.88 8.35 8.47 8.73 8.99 9.159.62 9.8501004.778060NL: 6.93E4TIC F: - c ESI SRM ms2 326.006157.097-157.099,262.050-262.052 MS100ppb-methanol+ 5m MNH4AC40202.03 2.39 2.64 2.95 3.263.69 4.02 4.424.464.995.45 5.81 6.016.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