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36328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魏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魏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书生的读书参考心得体会一、“治理确实是效劳”,这是魏书生教育治理思想的核心作为治理者树立效劳认识,本来是再一般不过的常识。但是在某些领导干部心中,这种效劳认识变得生疏了,他们在下属、在群众面前首先想到的本人不是一个效劳者,而是处处以“领导”自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少考虑下属、群众的办法、详细困难。魏书生不是如此。他不管做老师,依然做校长、教育局长,总是把本人放在与学生、老师平等的地位,心甘情愿当“助手”,扎扎实实做效劳。由于魏老师一直真诚地、不带任何功利地坚持为别人效劳的原则,他就能在实践中发觉学生、老师、下属工作学习中的详细困难,并与他们一道探究出处理的有效方法。如此,魏书生就真正赢得

2、了群众的信任、拥护、支持。他所教的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老师强加给本人的任务,而认为学习是个人份内的事,自觉性会大大加强;他的下属、教职工群众不再把工作看成是领导的命令,而是发自内心肠去努力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由此看来,实在树立为教职工群众效劳的认识,转变领导角色,放下架子为教职工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少说空话,多创实绩,是争取民心、凝聚民力,做好教育治理工作的法宝。 二、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这是魏书生民主治理的重要原则 魏书生本人首先把本人职责范围内的事处理好,上级对下级,老师对班干部,要给足权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制造性。但凡学生能干的事,老师别干;老师能干的,教诲主任不干;副校长能干的

3、事,校长不干。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上下级、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根底上,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势必能进一步使教职工群众身心得到解放,从而加强干群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育治理决策过程要多商量,这是魏书生民主治理思想的最大亮点 魏书生指出,我们是为别人效劳的,是给老师、学生当助手的,不是为了我们本人的利益让大家如此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过程要建立在协商的根底上。这里,协商要获得成功,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领导者、决策者要具有民主的心态,要相信集体智慧,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有丝毫独断专行的思想苗头。其次,要发动全体教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民主协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治

4、理者,人人又都是被治理者,通过协商构成的制度、规定,人人都要严格恪守执行,任何人,包括领导干部都没有凌驾于治理制度之上的特权。 四、建立计划立法系统,监视检查系统、总结反应系统,确保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是魏书生教育治理思想的落脚点 在魏书生看来,民主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主治理做得越好,就越为实现科学治理目的提供了充分保障,科学治理才是教育治理的最终目的。将科学治理目的落到实处,教育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益。魏书生的教育科学治理包括计划立法、监视检查、总结反应三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制约的系统。 正是由于如此完善的计划、检查、反应系统的建立与运转,魏书生就如长了三头六臂,面对复杂繁重的教育教学与治理工作能沉着不迫、游刃有余,制造出令世人、同行欣羡、赞美的业绩。总之,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治理思想既博大精深,又十分贴近目前我国根底教育改革的实际,其思想精华在于表达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教育理念,认真学习魏书生、研究魏书生,像魏书生那样充分地尊重人、鼓励人、开展人,就一定可以在各自岗位上找到合适本人的开展道路,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