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90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36000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站在90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们站在90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站在90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站在90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站在 90 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 开始(许菁菁)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 下来,此时论语 一书还尚未成型, 只是一些零碎, 模糊的雏形罢了。 若要明确的指出 论 语的起始时间,怕是不太可能了。 毕竟一本旷世之作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在长达三四十 年的时间里, 论语也在逐渐蜕变慢慢显露光芒,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 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推崇。舞台剧 (胡汉一,陈孝荣,金伊蓉,林璐) (戚燕琦)再次回到课堂,继续我们关于论语的话题,只要细读论语就不难发 现,其实论语并未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似乎有些随心所记,简短但

2、精练,子曰: “天何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亦是一种教育。那论语对当今社会又有 何意义?而我们这些 90 后的学生又会有何见地呢?记得论语雍也中曾有一句话: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简单地说,就是孔子一学生名曰:颜回,其家贫,少 食,居陋室,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仍安然自得,以中有足乐者。金一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是对 待义与利的方法,如果是我,我会像陶渊明那样,给予心灵的慰藉,淡泊名利,寻觅隐于山 林的世外桃源,而所谓富贵、权力仅是身外之物。许菁菁: 英雄

3、是自己成为英雄, 懦夫让自己成为懦夫。 英雄的诞生是源于他的英雄本色, 懦夫的存在, 同样是由于它的鼠目寸光。 每个人都有称为英雄的能力, 而陶渊明恰拥有此等 能力,其才华不可多得,与其被埋没,不如显露光芒,即使怀才不遇,那仅是一个时机的问 题罢了,懦夫令人唾弃,而英雄才令人敬畏。岑奕雯: 陶渊明说, 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把佩印留下, 自己回家了, 于是就有了 归 去来兮词,余生尽盛安平乐道, 以我们的时代意见而言, 倒有些不思进取, 但在竞争面前, 每个人都极尽其利,反而活得更乏力,也许他更适合一些隐逸的生活,有菊花般静放。林璐: 评论哪些是与非, 的确不是我们应该做的, 于是只能取一个

4、模棱两可的说法,保 持中立的态度, 隐退或是继续呆在官场只是因人而异罢了,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那或许太牵 强了。胡汉一:其实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 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 秘诀, 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幸福快乐只是一 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生活的趣味在于善于发现趣味,并且细细品味,简单地 说,生活的本身是乏味的,而乐趣不会送上门来, 那关键在于你自身的态度。而陶渊明找到 了自己的乐趣,也许很苦,很累,但不在乎,人生如此足以。陈孝荣: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 不仅不谄媚求人, 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 种欢乐,不会被贫

5、困的生活所剥夺, 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 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 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 又能在贫贱中保持 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贤者!王旻: 我们总是站在现代的角度,去看过去, 却忘了考虑那个时代的社会的观念, 像陶 渊明那样的贤士,容不得社会进入一粒沙,他们幻想着世外桃源,幻想着国泰民安,但事实总是幻想背道而行,那也怪不得陶渊明选择当隐士了,抛弃功名利禄,让夕露沾衣了。通过每个人的观点, 不难发现, 虽然各有见地,却也无意识地达成了共识, 那既是一种 安然和恬淡的性格在其身上,此乃“修身”不可或缺的,生活不是一潭毫无波澜的静水,

6、 有苦方才有甜, 只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这是人 所共知的道理,但付之于行动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这正是颜回值得尊敬的地方。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不被物质所诱惑,始终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和安宁。诚然,谁也不 愿过贫苦的日子,即使是圣人, 也再所难免, 而圣人懂得解决心灵上的问题,所以他们显得 恬淡且安然。 “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于是他写下一词归去来兮辞 ,抛开浮 华,逃离俗世,隐于安逸,宁做南山下的雏菊,他不愿要那样虚伪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于是阿谀奉承,低三下四被隔于门外。陶渊明的意义,不仅仅是才华,还 有一种信念,那个安贫乐道的生活。我们站在 90 后,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 , 我们用心灵感悟,去体会贤者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和恬淡。 然后我们便感慨,悠长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古韵的哀愁且美丽。 如今年少轻狂时,因为被宽容所以深深明了孔子所追求的信仰。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我们便可抹刹曾经那些懵懂和轻狂。 从新审视自己后,学会宽恕,也学会仁爱。但没有开始,就没有经过, 因为曾摔倒,所以牢记此痛。从今我们将学着成长,懂得孔子的博大和深沉。初二( 5)班 许菁菁 胡汉一 陈孝荣 金伊蓉 林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