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359868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案例名称】2002年人民币存款利率【案例适用】利率和利息的概念【案例来源】北京市商业银行网站【案例评析】利息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利息作为借人货币的代价或贷出货币的报酬,实际上就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通常又叫作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用公式可表示为:利息率=利息额本金进一步讲,利息是依据借贷资本价值(即本金)的一定比例(利息率)而计算的货币额。它可以看作是(也应该是)借贷资本的价格,或者说是

2、借贷资本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由借贷资本价值(即本金)所带来的派生收入,也是借贷资本价值(或价格)的变动量(主要是增加量)。利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Et利率。存款期限越长,意味着货币所有者放弃更多的资金和时间价值(或者说流动性),因而所应获得的报酬越多,从而利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不同是利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率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各类金融投资工具的利率(收益率)、风险、期限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构成与匹配状况,它主要包括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就是指相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金融工具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

3、影响。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正比例关系,也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则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投资工具,其利率随到期日的时间长短而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保全价值的前提下快速变现的能力,这种变现能力越强,通常利率越低;变现能力越差,利率就越高。相对于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期限结构更为复杂。一般而言,利率和期限也呈正比例关系,即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利率变动往往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商业贷款利率变动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益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受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波动较大,金融机构很少贷出利率固定的长期贷款,

4、因为放出长期贷款需要相应的资金来源支持,而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贷款。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短期利率会不断攀升,借人短期贷款而支出长期贷款的机构自然要承受风险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在国际信贷业务中逐渐形成了长期贷款中按不同的利率计息,主要有变动利率、浮动利率与期货利率,这些利率具有随金融市场行情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放出贷款的机构可由此降低损失。案例2【案例名称】欧洲央行坚持不降息【案例适用】影响利率和利率政策的因素【案例来源】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9日【案例内容】2001年4月,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依旧固执己见,坚持不降息,令期盼欧洲央行大举降息的市场人士大失所望,导

5、致欧元汇率大幅震荡。由于一直期盼欧洲央行会跟随全球降息潮流降低利率,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所以欧元投资者比较谨慎,欧元的波动范围也较小。但是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的前一天,德国央行总裁韦尔特克表示,利率政策应稳定,并指出他不认为欧元区经济会持续放缓,导致市场对欧洲央行大举降息的希望落空。2001年4月10日,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和日元尾盘大跌至一周低点。欧元兑美元在08885附近盘旋,较4月8日纽约市场收盘价下挫l。欧元兑日元表现更差,在11045交投,盘中跌幅为15,并跌破111日元。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欧元大幅下跌,之后欧元因复活节前的空头回补而弥补大部分的跌幅。尾盘欧元兑美元报

6、08885美元,几乎与复活节前日收盘持平。2001年以来,全球经济明显出现放缓征兆,为了防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各国央行纷纷开始降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全球主要央行如美联储、加拿大央行、El本央行、英国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瑞士央行等都加入降息行列,只有欧洲央行不为所动,维持475的附买回利率不变。自1999年4月降息以来,欧洲央行一盲没有调整利率水平。【案例评析】在市场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受货币价格的影响,从而使利率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从理论上看,利率是根据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价格决定的,它等于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情况下,影响利率的因素大致有

7、以下四种:(1)财政政策。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对利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政府会在公开市场上借贷,以此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这将导致利率上升。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往往扩大对信贷的需求,投资的进一步加热又会导致利率上升。(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利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大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则造成利率上升。(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国家发行过多的货币,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造成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现象。通货膨胀的成因比较复杂,因此,通货膨胀使得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来说,如果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8、,那么利率不仅可能不下降,反而会上升,造成高利率现象,以弥补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率水平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随其下降而下降。(4)企业需求和家庭需求。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往往成为信贷利率变化的“晴雨表”,每当经济步入复苏和高涨之际,企业对信贷需求增加,利率水平开始上扬和高涨;而经济发展停滞时,企业对信贷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于是,利率水平转趋下跌。家庭对信贷的需求也影响到利率的变化,当需求增加时,利率上升,需求减弱时,利率便下跌。上述四大因素中,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往往最为显著。各个国家的利率体制不同,但政府对于利率的影响却都是存在的。当然,因为国情不同,这种影响的能力和程度往往不同。欧

9、洲央行不降息的决定,是审时度势的结果。一般认为,欧洲央行坚持不降息的理由大致有:(I)欧元区经济不会持续放缓。2000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为34,是近10年以来增长形势最好的一年。进入2001年以后,欧元区经济出现放缓势头,但由于欧元区区内贸易盛行,受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相对较小,对200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大多在2526,可能是2001年全球中经济表现最好的地区之一。受美国股市大跌的影响,欧洲股市也难逃劫难,但由于股票财富在欧洲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远低于美国,而且企业融资对股市的依赖也不像美国那么大,所以股市波动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由于减税政策的实施,消费者信心仍在高点,民间消

10、费预期仍会增长。(2)控制通货膨胀是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3)欧元区实际利率水平并不高。(4)欧元汇率并非欧洲央行考虑的首要问题。欧洲央行官员对欧元汇率的问题一直口径不一致,有官员说并不在意欧元汇率水平的下滑,欧元汇率的疲软有助于出口等等。案例3【案例名称】中国央行第8次降低利率【案例适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案例来源】中国货币网,2004年6月10日【案例内容】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降低利率: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后第一天,就有专业人士为老百姓贷款买房算了一笔账。以降息后新办理20万元20年期的个人商业贷款为例

11、,总共可减少利息负担14496元。在20年里省下1万多元,这点实惠能诱发楼市出现井喷行情吗?从以前7次降息的经验来看,第8次降息能给楼市景气带来多少上升空问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华认为,对于降息政策影响的估计不能过于乐观,急于看到明显的效果。但也不能认为不会有什么效果,可以肯定楼市景气仍有上升的空间。首先,第8次降息政策是在国际经济发展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降息潮,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推出的。政策的出台对楼市的影响只是这项政策效果的一个局部,它对于楼市的影响肯定不会有点石成金之效果。其次,降息、减税、增加收入是政府扩大内需,特别是支持住房产业发展的一贯

12、政策,第8次降息也只能理解为是在原来的政策方向内的继续。前几次的降息政策也是配合了减税、发住房补贴、搞货币拆迁、公积金存贷脱钩、二手房上市等一系列政策共同起作用的。单独的政策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所以,第8次降息政策要配合若干次减税和住房补贴的兑现才能对楼市起到明显的利好作用和效果。应该看到,以前的几次降息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单从楼市的表现上看,由于我国政府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包括几次降息,还是抵消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的国内房地产景气指数与几次降息政策出台的时间对照可以看出,1996年8月第一次降息以后,国内房地产景气指数仍继续了7个月

13、的下降,到1997年3月止跌回升;以后我国政府接连5次出台降息政策,于是出现了从1997年3月到1999年1月连续22个月的景气指数上升。而这段时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出现征兆并开始波及我国的时期。从1999年2月起到1999年10月是连续8个月的景气指数下降时期,其间于1999年6月我国政府第7次降息,结果从1999年10月起到2001年4月又是连续18个月的景气指数上升时期。事实证明降息政策如果配合其他相应政策,对市场的带动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王德勇认为,房地产行业将是此次降息的最大受益行业之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5以上,其中行贷款的比例相当大,1999

14、年至2001年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贷款之和约为42003亿元。由于房地产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较高,估计整个行业银行长期贷款余额约为336024亿元,贷款利率下降05,房地产行业每年可减少利息负担1680亿元;2000年末我国房地产行业净资产为530291亿兀,由此可知,本次降息将使房地产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提高021(所得税率均按33计算)。本次降息还将促使消费者购房支出下降、房地产公司股份上升。目前个人购房比例已经超过90,同时个人购房中绝大多数都使用银行贷款,而且这两个比例都在迅速提高。在此假设住宅消费全部使用银行贷款,贷款期限平均为15年,本次降息后,住宅消费贷款利率(指商业贷款利率,目前公积金

15、贷款利率尚未进行相应调整)从558降至504,首付款比例按平均30计算,消费者的房款支出将减少269,这相当于住宅价格平均下269。由此将进一步促进住宅消费。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截至2001年6月30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长期银行借款平均为119亿元,贷款利息下降05,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减少利息支出595万元,相应净利润将增加5058万元(所得税按15计算),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总股本为218亿股,由此可知,本次降息将使房地产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平均提高00023元,按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30倍的市盈率计算,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每股上涨007元。当然这里只计算了本次降息的直接影响,如果考虑到降息

16、的综合影响,上涨幅度肯定大于这一数字。【案例评析】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利率的降低会影响人们的投资、消费和储蓄决策,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这些变化最终会影响GDP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利率对投资和消费具有反向作用,利率的降低会刺激投资需求;利率下降也会刺激消费需求,使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大。投资的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使GDP加倍增长,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MPC增大,会使乘数增大,从而使产出增加更多。总之,利息下降会刺激总需求,而总需求的增加会有效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央行第8次降息直接刺激住宅消费和内需的扩大,并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其资产收益率,进而可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央行的此次降息还将对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产生长远影响,并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改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