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35877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课堂教学要素摘要:体验型课堂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在交流中反思提高。在“学习单引导下,通过“试、议、审的学习方式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完成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体验型课堂重生本,重自主,学习单、微共体、试议审学习环节是体验型课堂主要教学要素。关键词:体验型课堂;学习单;试学;议学;审学;微共体建设体验型课堂把教材、教师、学生、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实践、体验、反思和创造,以学生的开展为主旨,通过充分尝试、多边互动、及时反思,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有任务的学习,有微共体合作的学习,有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一、学习单导学“学习单是教师主导下,

2、依托由“试学任务单、议学问题单、审学评练单组成的学习材料。“学习单导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学习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师利用学习单来引导学生学习;二是学生利用学习单来自主学习。这种导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习单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单的编写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精心设计,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活动要适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例题的选用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范

3、例,当堂练习也要进行分层设计,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开展。下面以“3的倍数的特征为例,说说学习单的导学。一试学任务单【做一做】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略【试一试】23、42是3的倍数吗?【想一想】能不能像判断2的倍数、5的倍数那样,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前后知识衔接,在试学中产生问题,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二议学问题单【个体活动】准备一些围棋子,然后选择其中的6颗、7颗或者8颗,摆出一些数,判断你摆出的数是3的倍数吗?【想一想】你会摆这样的数吗?你会判断吗?你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巧妙地把一个个抽象的数转化为具体可

4、见的围棋子,从而也为探索规律作好准备。【小组活动】合作记录:6、7、8颗围棋子摆出的数,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三审学评练单【理一理】3的倍数特征是怎样的?【练一练】略設计意图:把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各局部知识联合起来运用,沟通了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我的开展】先写出几个9的倍数。猜想:9的倍数的特征是怎样的?设计意图:从3的倍数到9的倍数,是知识的拓展,也是学生能力的一次提高。二、“试学、议学、审学课堂模式的建构“试学、议学、审学是体验型课堂的三个主要环节,

5、学生借助“学习单,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用“试“议“审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反审,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开展。一试学环节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小组讨论、学具操作、动画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二议学环节议学是课堂的重要环节,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抓住要点,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

6、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三审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时机,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

7、的重视;教师及时反响,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三、微共体的建设一微共体是紧密型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在课堂中抱团学习,思维半径从“我扩大到“我们,学生的思维更加活泼,潜移默化中引发了学生行为方式、心理结构、情感模式等深层次的变化。微共体建设是体验型课堂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个小组成为荣辱与共的共同体,不仅是一门学科的,还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体。二微共体是向心型的生活共同体微共体不仅是课堂内,还是整个校园生活的共同体,甚至于延伸到校外生活。如“五项竞赛遵纪、队风、清卫、推普、出操,文明就餐,安静就寝,参加各类体育、艺术、科技、拓展类活动等,都有系统地纳入到一个整体,荣辱与共。他们课后常

8、常聚在一起探讨学习,特别是组内学习薄弱的孩子,遇到不懂的题目,其他成员积极给予帮助,进行讲解。另外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组长带着组员积极训练,齐心协力帮助进步。以上教学要素中,“学习单是平台,微共体合作是形式,自主学习是主体,评价鼓励是保障。学生的学习是在“学习单这个大平台上,以微共体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但学生的自主性需要一个完整合理的评价鼓励制度来保障。体验型课堂的这些教学要素,改善了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创设了课堂生态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力水平和素质,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开展。这些教学要素有效控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开展学习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表达个性和价值,展现生命历程的主要场所。参考文献:【1】施国柱.聚焦阳光体验教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21.【2】唐文艳.小学数学“三学体验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