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35859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1、正确端正地书写下面文字(2分)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奔驰的骏马。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lng( )听一些高贵灵魂的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xn( )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ju(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qng( )听的姿态。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谈谈地 ,静静地 ,孜孜地 ,直

2、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思考、追求 B思考、生活、追求 C生活、追求、思考 D追求、思考、生活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一个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B当外国游客来到宁波时,受到了宁波人民的热烈欢迎。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

3、明显的增强。D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大气豪迈。(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7、文学常识填空(4分)(1)宁波天一广场一家玉石店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写着这一段文字:“第一颗石头,练就了苍穹;第二颗石头,化育了石猴;第

4、三颗石头,造就了一座红楼”画上的这段文字,其中三处隐含着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或长篇小说,请你选择其中两处,写出相应的神话事故或长篇小说的名称。(2分) (2)下面这段话出自哪一部作品,作者是是谁?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作者: 作品: 8、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

5、。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初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 ”,在“绯红”中则应该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明显,学生在“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罚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6、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4分)清香油纸伞 山城以手工精细的油纸伞知名。小小的、家庭式的制伞工厂,半悬在湖水之上,是一座诗意弥漫的小竹屋。青碧如线的垂杨,总倾倒似的,半覆在竹屋靠岸这边的矮檐下,临水的那一方,推窗一望,即是一汪翠琉璃似的湖水。湖水之外,有郁郁如林的果园、成顷的稻田和零星的菜畦,交互环回,形成一幅有趣的织锦;更远的地方,则是线条柔和的山峦,在淡紫的烟雾中,迤逦成一扇摺合有致的绿屏风。晴天,老师傅临窗做伞,就当着天地之间,这一整幅鲜活流丽的透明水彩画;潋滟的波光,往往自盈盈水面反射上来,汇成一小

7、块游移不定的莹然,促狭似的在他的脸上忽忽摇漾。然而,专注凝定的老师傅,却总一动也不动地,全无旁骛,只微俯的下巴和鬓边短且洁白的胡碴,在水波静寂无声的反照下,时泛历历可数的银光。那样一张被金灿灿的太阳晒得笃实棕褐如丹桂树皮一般的脸孔,生活与工作时一样永远有着庄稼人的诚恳,和艺术家忠于良心的执著。一天只完成一把伞的坚持,那是宽蔼随和的老师傅,在这世上惟一严守不变的铁则;因此,雪片一样自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以及大量生产后唾手可得的厚利,便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安详笃定的眉目瞬动一下了。习习清风之中,逝者如斯,守住那一扇临湖小窗,和窗外辽阔温馨的田园大地,微笑的老师傅,安于他每日只完成一件精品的澹然。

8、多么从容宁静的湖畔岁月。这悠长美丽的做伞生涯,一枝枝修长光润的棱骨,一叶叶刷上清香桐油的伞纸,一件件精工富丽、套色准确的图案,都是在这样不起波纹的止水心境下,细细经营琢磨,才展现出那样扣人心弦的圆熟之美的。一柄柄典雅精致的油纸伞,是一朵朵开阖自如、永不凋谢的花,次第绽放在老师傅朴素单纯的生命世界里;一天只开一朵的慎重,一天只开一朵的严肃,一天只开一朵的浪漫啊!于是山城的油纸伞,便有了她所独具的珍异气质。雨中乡野行走,或碎步穿过古木拱桥,轻轻撑起那灵秀清逸、仿佛被赋予生命的山城之伞,一种妩媚婉约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走着走着,竟恍若以为自己是闲行在江户时代古色古香的日本浮世绘中了。在那圆满一如篷顶的

9、庇荫之下,你总隐约觉得,这山城的油纸伞,除了致密精绝的手艺以外,似乎总是多了一点技艺以外的什么。然而,究竟是多了什么呢?亭亭如盖、雨珠垂落成帘的伞下,却是谁也说不清楚。9、第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本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10、第段中“不起波纹的止水心境”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11、本文语言清新诗意,使人心生无数美感,请结合文中语句加以品析其中的蕴味,好吗?(3分) 12、第段中说:“这山城的油纸伞,除了致密精绝的手艺之外,似乎总是多了一点技艺以外的什么。”究竟多了些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13、有人说,本文中的老师傅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是落伍了,你赞同这一

10、说法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2分)大难临头我们如何逃生原子弹发明以来,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如何让大批群众在突发灾难中尽量脱离危险。工程师制造了发光的“安全出口”标志、自动洒水系统和助燃材料。然而,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不是出口标志,不是建筑结构,而是人民面临灾难时的古怪行为。遭遇灾难时人们通常有三种反应。10%15%的人能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另外15%的人完全失常哭泣、尖叫或者做出其他妨碍撤离的行为。绝大多数人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科学家对美国“911”事件中的900名幸存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在第一时间里逃离了灾难现场,而更多的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在原地不动,听到了撤离的命令。很多人还在给家人打电话,大约有1000人不紧不慢地关了他们的电脑。1977年3月27日,西班牙的特内里费机场,两架飞机相撞,荷兰航空的所有人员当场丧生,泛美航空的不少乘客成功逃生。撞机发生后,弗洛莉亨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弹,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她的丈夫保罗亨克反应迅速,命令妻子立即下了飞机。而那时弗洛莉的朋友嘴巴微微张开,呆滞地坐在那里,她和其他遇难者一样,不是死于撞机,而是死于随后的大火。这起事故最后造成了583人死亡,是民航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灾难袭来时,人们不是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露出动物求生的本性吗?为什么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