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5782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 副本(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导论211研究缘由212研究意义32.文献回顾321文献综述3211大学生社会网络研究现状32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43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531 概念的界定5311社会网络5312主观幸福感632研究设计6321研究框架和思路6322研究变量及其操作化733研究假设8331研究方法9332研究对象9333数据收集9334样本的基本属性9335数据分析方法104实证研究与数据相关分析1041社会网络10411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10412社会网络组成状况12413社会网络规模状况13414社会网络密度状况14415社会网络内容状况1542主观幸福感16421大学生总体主

2、观幸福感状况16422性别、生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16423性格、收入、健康、压力、应对方式、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17424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185结果与讨论1951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19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2053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2054研究的不足20参考文献21致谢25附录26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摘要近年来社会网络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主观幸福感则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通过社会网络的规模、关系种类、频率和异质性等维度了解大学生社会网络结构状况及其差异,利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量表,

3、这主观幸福感三个结构要素,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通过对大学生实际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来分析大学生社会网络是否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网络 主观幸福感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cial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sociolog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 hot topic in todays social lif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4、 social network and its dif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ocial network size, type, frequency and heterogeneity as dimension, using the index of well-being scale,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and emotional scale, thre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subjective sense of happiness, understand the bas

5、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tudents through the actual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to analysis the social network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relatedKeywords: social network university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1导论11研究缘由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6、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各种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冲击。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礼俗、等级秩序的乡土社会被打破,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疏远,社会信任受到人们的质疑。大学生曾是“时代的骄子”,大学校园曾经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开始大量扩招,如今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郁闷”、“无聊”、“没劲”、“憔悴”等词成为经常挂在大学生嘴边的口头禅,作为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青春期所固有的困惑与烦恼。近

7、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发生大学生自杀的悲惨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与社会承受能力不容乐观,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度过各种困难的一个关键要素,而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状况,可以通过其社会网络状况来体现。2012年中央电台的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视频,“你幸福吗?我姓曾”红遍了网络,在物质不断得以富足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身对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社会网络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是一群个人之间组成的一组独特联系(甘佳荫,2008)。如今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时间都浪费在各种网络游戏,或者各种韩日剧上,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越来越少,各自忙于各自的工作、学

8、习和生活。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及生存压力过大而忽略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忽视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以至于有时困难不知向何人求助,有情感问题时,不知向何处倾述。社会网络是人们从出生及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可以成为个体情绪的宣泄和调节所,也是情感得以满足的栖息地。社会网络为个体日常生活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所以社会网络可能会成为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衡量指标。本文试图探索大学生在长期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是否会成为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2研究意义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理论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备受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的关注,更是当今社会学领

9、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网络结构观、强关系理论、弱关系理论、社会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主观幸福感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的关注点,心理学的两个走向消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构成主观幸福感的两个基本成分。对大学生的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具有主要的意义有:可以丰富我国关于社会网络研究的成果。我国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老年人、下岗工人、公司职员以及城市居民等,对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少,而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中间力量,其作用不可忽略。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上,构建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主要关系类型。结合格兰诺维

10、特的弱关系假设、边燕杰的强关系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来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社会性主要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通过人际关系来体现,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将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无疑成为对大学生一个新的参考点。本文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和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现状进行调查,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来研究,一方面,使大学生可以对自身网络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从主观上认识到个人社会网络的存在,及其社会网络的影响与作用。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对其以后的生活、学习、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了解

11、自身的生活、心理需求及满足情况,从积极的角度处理其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2. 文献回顾21文献综述211大学生社会网络研究现状已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的学者还是比较少的,现有文献还不是很多。已有研究大部分把目光投在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就业、职业选择以及创业的影响,而把社会网络与情感生活和起来研究则是少之甚少。郑晓涛在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性格特征,女生喜欢结伴、倾诉,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男生独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女生的社会网络规模、密度高于男生的,而男生更愿意建立紧密性和凝聚力较高的关系(郑晓涛,2007)。吴亮对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调查研究,得

12、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先赋性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为大学生提供情感倾诉支持和社交陪伴,提供信息支持的工具性网络比较狭窄,提供物质支持的网络几乎全部来自强关系的情感系网络(吴亮,2012)。李美佳以重庆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父母、舍友、同专业同学以其以前的同学好友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总体规模维持在中等水平,但能提供帮助、支持的重要网络规模数量较少,在性别、年级和籍贯等方面其网络总体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在网络密度上,父母、恋人、舍友、以前好友、同专业同学属于强关系,社团同事、打工、实习同事属于弱关系,亲缘关系及其他学缘、朋友关

13、系则属于中关系(李美佳,2008)。周大雄在研究社会网络资本对高校贫困生职业地位获得影响,认为高校贫困生上大学后,社会关系网络开始广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离开血缘和亲缘关系后,开始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和同事关系成为贫困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周大雄,2005)。吕娟萍调查发现:大学生建构社会网络资源的意识淡薄,社会网络资源规模小,网络成员的异质性不高,社会网络主要的质量普遍不高(吕娟萍,2010)。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网络在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别也会成为网络特征差异的一个因素。其网络规模处于中等水平状态,除了以血缘、亲缘建立起来的关系外,大学生社会网络

14、的主要还是学校生活建立起来的同学、朋友关系为主。2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目前为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而且研究也初见成效,已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范翠英研究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城乡生源之间存在差异;在性别、年纪、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生活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生活压力越低则主观幸福感越高,生活压力越高则主观幸福感越低;而且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范翠英,2006)。张玲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非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贫

15、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其原因是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获得情况比非贫困生低,人格、自尊水平也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得出人格、社会支持、自尊能较好的预测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既存在主效应,又存在缓冲器效应(张玲,2006)。樊俊对已有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在青少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开始下降,其原因是对健康的关注度,尤其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性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樊俊,2008)。刘天月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得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困扰能较好的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结论。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在消极情感上存在年级差异,在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上存在城乡差异(刘天月,2006)。甘启颖实证研究大学生感恩心理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作为中介变量,结果显示感恩各个维度与总体幸福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感恩水平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