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35773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角色有旦、末、净。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2.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体制。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有单片支曲或联章体。套数又称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压同一部韵,结尾部分有“尾声”。散曲句式灵活,语言口语化、散文化,具

2、有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在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中举后婚变负心的故事,宦门子弟错立身歌颂豪门出身的士子与江湖艺人之间的坚贞爱情,小孙屠写孙必贵为兄复仇的故事。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简素无华,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当然,从三种戏文前后的发展中,也多少显示了杂剧对南戏的影响,比如曲辞的逐渐诗化雅化。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作者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和牡丹亭是儿女风情戏,南柯记、邯郸记是政治问题戏

3、。前者寄寓作者对人生的期望和肯定,后者表现了对整个生存环境无可救药的痛心疾首。其中牡丹亭成就最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5.汤沈之争:指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与沈璟围绕“曲律”的争论。汤显祖注重“意”、“趣”、“神”、“色”,要求格律要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注重严守音律,认为文辞、内容要服从格律。汤显祖是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出发提出重立意、才情,而沈璟则致力于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探讨。二者的争论同时把许多曲论家卷入讨论,这就是汤沈之争。6.唐宋派:是出现于明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因主张唐宋文风,故被称为“唐宋派”。在创作主

4、张上,注重文以明道,但他们创作中较为成功的作品倒不是那些注重发明“圣贤之道”的文字,而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他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7.童心说:晚明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篇提出的文学主张。“童心”就是真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他人文“至文”应该是作者本然情感和欲望的真实展现。他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批评复古主义。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8.八股文: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 “八比文”。股有对偶的意思,八股文有固定的写作格式,题目取自四书五经,文章论述内容根据四书章

5、句集注展开,不能随意发挥。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开始两句破题,进而承题,后转入起讲议论,再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两排对偶文字,一共八股。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9.三言两拍: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著的白话短篇小说,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明代凌濛初编著的,包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描绘了一幅幅市民生活的风情画,在日常题材和平凡故事中显示出小说的传奇性。三言是白话小说从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开始。二拍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0. 梅村体:得名于清初诗人吴伟

6、业的号(梅村)是他在继承元、白歌行体诗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的一种叙事诗体。题材上以故国抒情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性。圆圆曲是代表性作品。11.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是桐城人,故被称为“通称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方苞将自己的散文提出“义法”,主张文辞要“雅洁”。刘大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将义理、考证、文章合一;还提出文之精、文之粗。桐城派的散文理论体系严密,影响很大,流派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