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357429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前 言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非常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某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我市全面贯彻江泽某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某迎来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又一个春天。2003年初,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

2、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某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和某市市政园林局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委托某市规划勘测某、某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某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编制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中心有关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市园林管理处、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摄影家协会等单位的大力协助,谨此一并致以真诚感谢!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领导小组二四年一月一、城市绿化建设现状1、现状指标综述某市于1991年通过某省绿化达标工

3、作组验收,被评为全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城市。但是,1991年后,受城市经济实力发展滞后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一直处于进展缓慢的状态。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均水平下降较大,导致某市的园林绿化已经落在全省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后面。据市园林处2003年统计,市区园林绿化基本情况如下:2003年某市区绿化指标一览表园林绿地面积(公顷)其 中绿化覆盖面积(公顷)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绿地率(%)生产绿地面积(公顷)专用绿地面积(公顷)公园绿地面积(公顷)防护绿地面积(公顷)2194.04144.64927.27437.33684.802219.2332.246.9331.8

4、82、现状综述某市区的园林绿地建设,是以建国以来曾编制过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及某市园林绿化专项规划为依据,以建设现代化的具有热带风光特色的“园林式”海滨城市为目标,充分利用某的自然、地理、生态优势和特点发展建设而成的。近年来随着市领导对城市绿化的重视,以及市民休闲活动的增多,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在“还绿于民”的思想指导下,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城市园林的投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全市遍地开花。新建、扩建寸金纪念广场、坡头南海公园等公园、百果园小游园、紫荆小游园、吉祥大王椰子园等一批小游园,特别是2002年6月以来,全市进行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拆违建绿”的行动,按照拆除一片、绿化一片的原则,在拆违腾出来

5、的空地上种草植树,新增绿地近百万平方米。主要问题: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尚不健全,园林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需强化。零星的“拆迁还绿”虽说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园林绿地系统还不完善,因此,从整体上看还是“治标”不“治本”。具体问题有:a、绿地指标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有一定的差距。b、园林绿地布局结构不合理,层次单一,分布不均衡,使用不便。c、滨海景观生活岸线不足,如滨海绿带除了新建的金海岸、金沙湾观海长廊大约5公里外,滨海岸线大部分被码头、军事用地占据。d、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率较低。e、从绿地功能看观赏性绿地多,而参与性绿地缺乏。f、园林绿地的维护状况欠佳。二、规划目标

6、因地制宜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以地带植物为特征,形成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藤、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群落结构,构建生态健全、景观优美、舒适宜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使某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热带园林城市。三、规划指标1、近期:到2005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环保模X城市”。2、中期: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7、8平方米以上;建设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3、远期:到202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平方米以上;形成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城市格局。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某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结构,由相互依托、相互联系的环城绿地系统和城区绿地系统两个层次组成。其中,环城绿地系统对城区绿地系统形成空间围合,是城市环境的生态基础,与区域绿地系统相连。城区绿地系统通过河流、海湾等生态绿地与环城绿地系统形成联系,相互贯通与延伸,形成统一的整体。环城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青山碧湖环绿城,港湾翠岛镶明珠。”

8、即结合城区外围规划控制区内的山体、湖泊、水库、海岛、湿地、公路林带、防护绿带等绿色空间,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和郊野公园。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六区、五心、四廊、三带、两轴、两岸”。“六区”,即要在赤坎区、霞山区、开发区、麻章区、坡头区、东海岛六个行政区之间建设一定宽度的组团隔离绿带,统筹安排区内各类绿地。“五心”,即重点规划建设五个大型市级公园:滨湖公园、水库公园、南国热带花园、霞湖地区城市绿心(含海滨公园)和南海石油公园。“四廊”,即以城区内的几条河流、海沟为依托,构建南北桥河、录塘河、南柳河及坡头海沟生态绿廊。“三带”,即重点构建城区内“三纵

9、三横”主干道路绿化带(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椹川大道、某大道、解放路、和军民大道)。“两轴”,即海湾大桥某大道、湖光岩三岭山风景区景观绿轴。“两岸”,即环某湾海岸绿化带。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以城市大园林思想构建环城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用地外围城市规划区X围内将自然山体、河流、水库、湿地等重新整合形成8个森林公园、4个生态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4个旅游度假区和3个郊野公园。从东西南北向对城市形成空间围合,并通过环城快速干道连成系统,成为城市氧源和生态基础。点线面相结合,均匀布置城区绿地系统通过市级、居住区级公园绿地形成“面”,保证城市绿地总量指标;以小区公园,街旁绿地形成大量的“点”,均匀分布全市,保证让市民出门15分钟能见到绿地;以道路绿地、带状绿地及绿廊形成“线”将“点”、“面”连结成系统,并与环城绿地系统相互融合贯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