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355521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数学P9899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队身体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二、实验讨论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谈话:同

2、学们已经认识到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实验了解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首先我们学习测脉搏的方法。(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视指导。介绍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98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最后全组同学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

3、化。学生分组活动,汇报结果。2、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可以使脉搏跳动加快,运动强度越大,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越多。那么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两项强度不同的运动做实验,组长先把这两次运动的名称填在P99表格的第一横行里。然后每人都先进行第一项运动,1分钟后测脉搏;休息一会再一起进行第二项运动,再测脉搏。组长记录好每次运动后各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并求出全组同学每次测量的脉搏平均数。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汇报实验结论。三、引申反思1、谈话:通过两次实验,同学们已经了解运动会使脉搏跳动加快,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强度不同,带来的脉搏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运动强度越大,脉搏跳动次数越多。一般来讲,通过体育活动使脉搏跳动加快,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运动强度过大,脉搏跳动过块,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那么在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最多跳动多少次比较合适呢?体育老师心中有数,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他希望你们通过运动每分钟脉搏跳动最高达到多少次,以及他如何为达到这个指标安排活动。了解了老师的想法你们可以更好地按老师的要求参加活动。2、阅读课本P99你知道吗?四、布置作业课后设计并完成一项实验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