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5376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102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 项目名称: 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 建设单位(盖章): 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 编制日期:2014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2、、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建设单位东莞市东城区办事处法人代表刘学聪联 系 人李婉文通讯地址东莞市东城区东城大道东城区办事处联系电话22481912传 真22331395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东莞市立新小区莞长路西侧(北纬225949.16,东经1

3、134623.78)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16_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占地面积(平方米)45454.77绿化面积(平方米)15208.13总投资(万元)51012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2.36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022评价经费(万元)预投产日期2004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由来2001年6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关于开发建设同沙生态公园的通知(东府办200125号),决定把同沙建设成为以体育休闲为主题的生态公园。根据关于开发建设同沙生态公园的通知(东府办200125号)、关于印发同沙生态公园开发建设补偿安置方案的通

4、知(东府200199号)文件精神,为配合东莞市政府对同沙生态公园的开发建设,东城区办事处于2001年成立东城区同沙生态公园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新飞鹅、小洞两村搬迁及公园开发建设,启动了相关搬迁工作,在市区中心位置(莞长路交通大厦对面)规划出一片土地用于建设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土地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2002年,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02年1月,东城区同沙生态公园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完成该项目的施工任务,由广东南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监理工作。2001年11月,项目开始施工建设,2003年7月施工完成。从20

5、04年1月开始入住至今,项目已运营多年。项目施工建设前未做环评,需补做环评。二、 项目简介东莞市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以下简称“项目”),新建于莞长路立新路段(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主要建成低层新型公寓住宅共21栋212户以及商铺3栋,活动中心1栋。项目所在地中心坐标:北纬225949.16,东经1134623.78。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环境影响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的规定,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以及将来环境管理要求,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同

6、时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决策依据。受建设单位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该任务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并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排污状况进行了资料调研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三、 项目内容 1、 项目地理位置及占地面积同沙生态公园村民搬迁小区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立新,东侧紧邻莞长路。地形大致呈半弧长方形,其南北长420米,东西向宽度不等,最宽处约为170米,最窄处约为70米。整个基地地势

7、较为平坦,区域交通也较为便利。2、 建筑内容与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45154.77,总建筑面积41199.77,建有包括住宅,小区铺位、活动中心等配套建筑共25栋,其中,6层住宅17栋(首层为架空层,用于停车及休闲活动,五、六层为大户型复式住宅),3层住宅4栋,1层A、B区铺位3栋共70个铺位(以项目正大门为区划线,大门以北铺位为A区铺位,共1栋,大门以南铺位为B区铺位,共2栋;A、B区铺位均为独立于住宅楼的单层建筑物。铺位主要引入小商店、五金店、餐饮等便民服务,涉及餐饮服务的铺位需另行办理相关环保手续。),3层活动中心1栋,同时小区建有配电房、儿童乐园、篮球场等公共设施。项目不设发电机。项目

8、的厂区用地平衡、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建筑物一览表见表1、表2。表1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面积/比例总用地面积45154.77m2总建筑面积41199.77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41199.77m2建筑密度26.96%容积率0.9绿地率33.68%总户数212户总人数650人停车位架空层停车230室外停车位90 表2 项目主体工程内容表建筑名称东莞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建筑面积(m2)建筑占地面积(m2)高度(m)每栋层数栋数户数备注活动中心A2001230676.00225.0012.6031/铺位A区铺位A20012312898.002898.005.7011/连在一起的三个单元为1栋

9、。共70个铺位,铺位出租所得收入作为对小区居民的补偿,为小区居民集体所有。B区铺位A20012332584.772584.775.7012/每个单元为1栋。A型住宅A200123219362.20921.0021.6061188首层为架空层,五、六层为大户型复式住宅。每个单元为一栋。B型住宅B1型A200123410898.00747.0018.906432首层为架空层,五、六层为大户型复式住宅,每个单元为一栋。B2型18.906232首层为架空层,五、六层为大户型复式住宅,连在一起的两个单元为一栋。C型住宅A20012354780.80837.5410.103460/共计41199.7782

10、13.31/25212/3、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给排水设计本工程水源接市政给水管网,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为0.30MPa。室内生活冷水系统均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室外给水系统从本工程基地所在的区内上侧和右侧引入两路DN150给水管道在区内成环,区内生活给水、室外消防用水、道路绿化浇洒用水均取自环状给水管道。本项目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入市政雨、污管网。卫生间排水采用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分流的单双制系统,污、废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有组织排入市政污水管井。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室外消防管网采用常低压给水系统,由区内市政供水管供水。区内室外设DN150环状供水管,每隔1

11、00米左右设一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以供消防车取水。电气设计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电源供电。从市政引一路10KV电力电缆,穿管埋地引入本工程高压配电室,作为正常工作电源。本工程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接闪带、引下线采用圆钢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8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在楼座屋顶设接闪带和接闪杆由其混合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本项目弱电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1)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2)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不涉及网络设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

12、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源。地理位置:东莞市立新小区莞长路西侧(北纬225949.16,东经1134623.78)周边环境状况:项目北面是立新商业街,东面为交通大厦,南面为牛山新村,西面为洋杞坑村。项目卫星示意图:东华 幼儿园立新商业街商铺立新洋杞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东华高级中学交通大厦洋杞坑村项目 预留地宿舍楼项目所在地牛山新村住宅区位铺B区A区铺位项目厂区四至示意图见下图:交通大厦东华幼儿园商铺某公司宿舍楼立新洋杞坑股份经济合作社洋杞坑村商业街商铺商铺 出租房A区铺位B区铺位住宅区项目所在地住宅区牛山新村项目预留地38m115m110m188m88m60m24m1

13、8m6m1#4#2#3#主入口莞长路注:1#、2#、3#、4#点为项目噪声监测点,受条件所限,项目南面监测点设于2#点位置。项目平面四至示意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东经11331一11414、北纬22392308附近,面积2465km2。它东邻博罗、惠州,南连深圳,西望番禺,北靠广州,毗邻香港,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东城是东莞市主城区四个区之一,位于广深黄金投资走廊中部,北依广州,南望深圳,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最快承接广深港澳产业转移,提升经济实力。辖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20万(户籍人口8万多),外来人口约30万。区内道路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二、地型、地貌东莞市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和中南部多丘陵,西北部属于东江三角洲,西南部为珠江地带。东江自东向西横贯北界。项目所在地地势较平坦,东城区的最高山为飞鹅山海拔210米,其次为黄旗峰,海拔185米。三、水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