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35154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商贾(g)踉跄(ling qing)皱(zhu)眉 威风凛凛(ln)B间或(jin)尴尬(gn g) 狡黠(ji) 不亦说乎(yu)C隘口(y)荒冢(hung zhng)浩瀚(hn) 倾盆大雨(qng)D谄媚 (xin)挑剔(tio t) 粗犷(kung) 废寝忘食(q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繁琐装璜吹虚炫耀按步就班 B呼啸曲辱不径而走蜂涌而上C辨驳狡诈影影绰绰煞有戒事 D肤浅敏捷全神贯注触目惊心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

2、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许多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像“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 “左右逢源”、“一暴十寒”等都出自论语。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等,“永州八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作。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

3、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D辛劳的蚂蚁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大师,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等。5名句默写。(5分)(1)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长期战争生活的酷烈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2)李商隐的诗想象大胆,意境奇美,夜雨寄北中“ , ”两句,突破时空局限,憧憬着与亲友秉烛欢谈的场景。(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_ _,_ _。(4)论语中

4、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 _ ,_ _ _。(5)写出一个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_ _ ,_ _。6.海西中学初三某班开展“奥运情中国心”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同学面对奥运五环标志(见右图),纷纷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畅想。假设你是“丙同学”,请任选五环中的一环,从色彩的角度展开联想、想像,发表自己的感言。(不超过100 字)(5分) 五环的颜色由左到右为蓝、黄、黑、绿、红甲同学说:黑色象征着坚实和厚重,它极富包容蛀。2008,中国将以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厚德裁物的博大胸怀迎接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四方来宾,让“北京奥运”成为团结、和平与友谊的盛大舞台。乙同学说:黄色,这温馨的黄色,让我

5、想到了在雅典橘红色的跑道上划出了一道黄色闪电的刘翔,黄皮肤黑眼睛的刘翔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奥林匹克的精神,用自已的实力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必将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丙同学说: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6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什么?(2分) 8.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9.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雨疏”意思是雨不大。疏,稀疏。B.“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

6、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

7、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共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0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3分)(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假: (2)若业为吾所有 业: (3)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致: 12选出下列各组中词义相同的一项()(3分)A之:天子之书 非夫人之物B时:时蒙卷轴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C者: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D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

8、为然,天下物皆然E为:非读书为然 若业为吾所有F与:往借,不与 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1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5你是否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8 分) 木棉花开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

9、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

10、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 木棉花歌 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

11、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

12、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选自 闽南日报 2008年4 月28 日,有删改)16阅读第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请用原文回答) 17请根据 一 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答出4 个即可) 18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加以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