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35146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参考学时:96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参考书目:1.汽车构造,王贵槐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汽车构造,杨立年,刘凤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汽车构造,郭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汽车构造,林平,王清娟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一、说明(一)本课程任务 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各大总成的构造及原理,学会相应的分析方法,初步具备动手拆装发动机及汽车底

2、盘各主要总成的技能,了解汽车发展的趋势及动向,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应达到的要求 1.掌握现代汽车的典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国内外汽车的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3.初步掌握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的方法。(三)编写的原则1.本大纲主要适用于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教学,其他专业采用时,应作适当调整。2.在课程总课时的范围之内,各单元学时分配,任课老师可作调整,执行时以编制的教学计划为准。(四)建议1. 在学习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2.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参观汽车维修现场。2.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各单元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二、 学时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

3、实验讨论其它总论22一汽车发动机概述22二曲柄连杆机构642三配气机构642四汽油机供给系统642五柴油机供给系统642六冷却系统422七润滑系统422八汽油机点火系统642九发动机新技术与新能源汽车66十汽车传动系统概述22十一离合器642十二变速器642十三自动变速器862十四万向传动装置422十五驱动桥642十六车架与车桥422十七车轮与车胎422十八悬架642十九转向系统642二十制动系统862二十一汽车车身与附属装置642二十二汽车安全与防盗44二十三汽车巡航及导航系统22合计1208436三、教学内容总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车的整车构造;2.了解汽车的类型;掌握汽车

4、的识别代码;3.了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4.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一、汽车的整车构造(0.5学时)二、汽车的类型(0.25学时)三、汽车的代号(0.25学时)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0.5学时)五、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0.5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汽车的整体构造、主要技术参数;难点是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单元一 汽车发动机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2.理解四冲程、二冲程发动机的机工作原理,掌握各个行程的工作特点;3.掌握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4.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教学内容: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0.25学时)二、发动机常用术

5、语(0.25学时)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学时)三、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0.25学时)四、发动机的性能指标(0.25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术语、型号;难点是四冲程和二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单元二 曲轴连杆机构(6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受力情况;2.掌握机体组的构造特点;3.掌握连杆组的构造特点;4.掌握曲轴飞轮组结构特点;了解曲轴减振器工作原理;5.熟悉曲柄连杆机构总成的拆装方法。教学内容:一、曲柄连杆机构概述(0.5学时)二、机体组(1学时)三、活塞连杆组(1学时)四、曲轴飞轮组(1学时)五、平衡机构(0.5学时)实践活动(2

6、学时)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汽缸套、汽缸盖、活塞、活塞环、曲轴的构造;难点是平衡机构。单元三 配气机构(6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充气效率及配气相位的概念;2.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3.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4.了解可变进气系统的工作特点;5.熟悉配气机构总成的拆装方法。教学内容:一、配气机构概述(0.5学时)二、气门的布置位置及排列方式(0.5学时)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及传动方式(0.5学时)四、配气相位(0.5学时)五、气门间隙(0.5学时)六、四冲程气门式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1学时)七、可变式气门机构(0.5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

7、点是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和结构特点,配气相位;难点是几种型式配气机构的比较,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主要机件和工作过程,可变式气门机构。单元四 汽油机供给系统(6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1.掌握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3.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4.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油压的检测方法。教学内容:一、汽油机供给系统概述(1学时)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0.5学时)三、燃油供给系统(1学时)四、空气供给系统(0.5学时)五、电子控制系统(1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和难点:本单元

8、的重点是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难点是发动机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各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单元五 柴油机供给系统(6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与组成;2.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3.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掌握喷油器的检测要领。教学内容: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1学时)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2学时)三、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供给系统的组成,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的

9、构造特点;难点是混合的形成及燃烧过程、喷油泵的工作原理、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单元六 冷却系(4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冷却系的作用、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2.掌握水、风冷却系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3.掌握水冷却系统主要元件的检测。教学内容:一、冷却系统概述(0.25学时)二、风冷系统(0.25学时)三、水冷系统(1.5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强制式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水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构造形式;难点是水泵构造和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单元七 发动机润滑系(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润滑系统的功能及润滑剂;2.掌握润滑系

10、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3.掌握机油泵的检修。教学内容:一、润滑系统概述(0.5学时)二、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润滑油路(0.5学时)三、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1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典型润滑系组成及主要机件结构形式;难点是发动机润滑油路和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单元八 汽油机点火系统(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点火系统的特点及分类;2.掌握各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教学内容:一、发动机点火系统概述(0.1学时)二、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0.4学时)三、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5学时)四、电子点火系统(1学时)五、微机控制点火系

11、统(1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点火系各组成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难点是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单元九 发动机新技术与新能源汽车(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油机缸内直喷及涡轮增压技术;2.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技术。教学内容:一、发动机新技术(2学时)二、新能源汽车(4学时)重点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的组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类型;难点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的工作原理。单元十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总成的作用。2.掌握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教学内

12、容:一、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0.5学时)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0.5学时)三、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1学时)重点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传动系的布置型式及其比较。单元十一 离合器(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离合器的功能;2.掌握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类型;4.熟悉离合器总成的拆装要领。教学内容:一、离合器的功用和分类(0.5学时)二、离合器的性能要求(0.5学时)三、摩擦式离合器(1学时)四、膜片弹簧离合器(0.75学时)五、离合器自由间隙与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0.25学时)六、离合器操纵机构(1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离合器的功

13、用及分类,摩擦式离合器组成及工作原理,膜片弹簧的结构;难点是摩擦式离合器组成及工作原理。单元十二 变速器 (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变速器的功用和分类;2.掌握两轴式和三轴式变速器的主要差别;3.掌握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传动路线的分析方法;4.掌握变速器及操纵机构、同步器和分动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类型;5.掌握两轴式变速器的拆装要领。教学内容:一、变速器的功用和分类(0.5学时)二、普通齿轮式变速器的工作原理(0.5学时)三、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1学时)四、同步器(1学时)五、变速器操纵机构(0.75学时)六、分动器(0.25学时)实践活动(2学时)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变速器工作原理,同步器工作原理,变速器操纵机构;难点是同步器工作原理。单元十三 自动变速器 (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液力变矩器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自动变速器齿轮传动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3.掌握常见行星齿轮机构动力传递路线;4.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5.了解无级变速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内容:一、自动变速器概述(1学时)二、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1学时)三、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2学时)四、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简介(1学时)五、无极变速器简介(1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