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34918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班级:11级网络工程1班 组长:王林丽 201103030021电话:18211673183 组员:白玉雪 201103030014 常云哲 201103030015闫少坤 201103030016 张 帅201103030017陈兵舰 201103030019 于加磊201103030020张学威 201103030022 王一郎201103030023冯婷婷 201103030024 朱毛浩201103030025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网络11-1班 王林丽 冯婷婷 张学威等

2、)【摘要】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也使社会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起来,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学生 价值观 多元化大众传媒,即传播媒介,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现时代,媒体即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深深地依赖于大众传媒,接触各种传媒并通过他们获取信息、认知社会。沟通交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我

3、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无处不在 ,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大众传播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大众传播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形象、生动而有力地传递社会文化 ,倡导社会价值 ,弘扬善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基本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登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产生显著的影响。价值观是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立场

4、、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为了了解和把握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我们“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小组采取了分层抽样法对河南省安阳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大学(安阳工学院和安阳师范)在读大学生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一、 分层抽样调查我们选择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两所大学作为样本。具体做法是,在考虑专业和年级的基础上,每所学校发放问卷4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有效问卷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问卷回收后,我们小组人员对数据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一) 性别。男生42人,占样本总数的53.8%;女生3

5、6人,占样本总数的46.2%。(二) 所学的专业。按照专业分类的基本方法,我们把大学的设置为文、理、工等类。(三) 学习阶段。调查样本中,处于本科一年级的有23人,占总数的29.5%;本科二三年级的有55人,占总数的70.5%。由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外出实习或者是找工作,故没有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二、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积极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是传统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大学生接触他们的情况、目的以及影响程度表现出来。调查发现,在最近一个月中,一周内有78.3%的学生每天都接触电视、广播或者

6、报刊杂志,其中有39.5%的学生每天都接触广播;56天接触一次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的学生占66.3%。有以上数据可知,传统媒体依然是大学生接触比较频繁的媒体。这是因为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作为传统媒体,他们的受众群体比较稳定,传递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与大学生对信息追新求异的心理特点相适应。大学生密切接触传统媒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 、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大学生接触媒体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也正是传媒影响其价值判断,使其做出价值选择的过程。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看电视、听广播、看报刊杂志的主要目

7、的是信息需要和娱乐需要。信息需要是受众的最基本需要。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为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而接触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的大学生占78.6%。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大学生选择获取信息是接触媒体的目的,是因为信息的获取可以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大众传媒在满足大学生信息需要的过程中,不仅是大学生了解客观环境的状况,增加各方面知识,而且使大学生有可能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进而强化或客服一些与自身价值观相矛盾的观念和行为。满足娱乐需要也是大学生接触点事、广播、报刊杂志的一个重要目的。67.56%的大学生出于“娱乐消遣,丰富业余生活”的动机接触传媒,说明大众传媒具有缓解和消除各

8、种压力,帮助大学生放松和调剂生活的作用,是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文化娱乐、货的话题、得到休息的主要渠道。生活于校园中的大学生时刻感受着大众传媒的影响。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而言,他们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可以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找到答案。数据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报刊杂志的综合力最强,达到80.1%,作为纸质媒介,报刊杂志以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易保存,便携带的优势深得大学生的亲睐。特别是具有较深文化内涵,时尚而有质量的报刊杂志更是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调查中,大学生喜欢的报刊杂志有特别关注、读者、安阳日报等。(二)电影对大学

9、生价值观的的影响大学生是电影的忠实观众,电影对大学生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在一个月内,看12部电影的学生占18.1%;看34部的占12.6%;看56部的占3.1%;看6部以上的占12%;看一部电影以上的学生占46.7%。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电影非常感兴趣,对电影抱有很大的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反映出大学生对电影的认同和接受,也是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对电影的兴趣还反映在他们对看电影的方式的选择上。数据显示,73.1%的人通过互联网在线或者是下载到电脑上观看;4.1%的人使用影碟在电脑或者是电视上观看;15.7%的人通过去电影院观看。其他的就是用其他的方式来看。可

10、见,通过网络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看电影的主要渠道。选择这种方式看电影,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快捷、迅速和海量的信息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无序,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电影占据网络空间,满足了大学生寻刺激、找快乐、米新奇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各种层次的电影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无疑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他们在价值观的取舍和选取,以及价值目标的视线中容易进土误区。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还可以从他们对不同地域电影的喜爱程度、对电影类型的偏好以及选择电影的标准上得到验证。大学生喜欢电影是因为

11、电影作品反映着大众的世俗生活,反映着物质消费和娱乐的合理性,许多电影人物的行为思想为学生所追逐、所渴求、所效仿。因此,电影作品中的许多思想观点、情感取向和审美导向必然会极大地影响乃至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种影响具有导向性、间接性和潜影性的特点。大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而又富于理想与浪漫,思想单纯主见不够,电影作品中是与非、沉与浮、生与死、荣与辱、金钱与爱情、理智与情感、乐观与悲观等方面的演绎,会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上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大学生在欣赏电影作品的同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思想倾向、立场和观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调查中发现,61.9%的大学生认为电

12、影在“享受美感,丰富业余生活”方面对自己影响最大;43.5%的大学生通过电影“启发思考,开阔眼界”;34.6%的大学生被“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30.1%的大学生认为“电影更具有等多的可欣赏性”;9.9%的大学生以“电影中的主人公为榜样”。可见,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两大主要因素。(三)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被誉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其中,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的生力军。据我们的调查,百分之百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而接触在四年以上的占到50.7%。每周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占45.6%;46小时的占23.2%;79小时的占

13、10.8%;10小时以上的占35.4%。有的大学生首选网络是自己喜欢接触的媒体;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有的大学生则是在网上聊天交友、游戏娱乐;有的大学生在网上阅读新闻;有的则是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有的是利用网络收发邮件;还有则是参与BBS论坛、收猎奇闻趣事或进行其他活动。互联网已经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还表现在网络传媒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上。但是,据调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正、负面影响是同时并存的。但正面影响无疑更大一些,更突出一些。这种影响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作用,使他们在价值心理、价值认识、价值目标、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众所周

14、知,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快捷性和及时性、交互性和延伸性、隐匿性和异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使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多样、交往范围扩大、现代意识增强,加速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促使了他们的成熟和成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一些大学生价值心理缺乏理性、价值认识出现波动、价值目标模糊不清、价值评价标准不够确定、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多元化,产生了价值观困惑。对于互联网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己也有较为明确的判断。应该说,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知道,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网恋、网络道德行为、网络自由度、网络恶搞等问题上,有过半

15、的人表明了正确的态度,说明生活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在网络熏陶、学校教育、切身感受的共同作用下,对网络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有了清晰的价值判断,这为他们做出了正确的价值行为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创造了条件。手机是继互联网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大,手机作为大众传媒的多种功能和特性日以发掘出来,在庞大用户数量的支撑下,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近年来,手机迅速普及到大学校园。在我们的调查中,正在使用和曾经使用过手机者总数达到99.2%。手机的发展,一方面借助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速、便捷与时空压缩等优势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调

16、剂着大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负面的短信内容也使学生面临着价值观辨别上的“可能”与道德上的“应该”的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不可小视手机特别是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手机短信伴随手机发展应运而生,具有受传对象广泛、传播信息快捷、交互流动、接受便利、价格低廉、隐蔽自由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手机短信在大学流行,是因为他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进行信息交流、感情联络、人际沟通、情绪宣泄,有效的达到了心理平衡、人格稳定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发展。手机短信刺激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影响良好学风考风的形成,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三、结束语综上分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效利用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正视并努力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