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试验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4917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力学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力学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力学试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学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试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签:标题篇一: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全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央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 复 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 实验六 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 实验八 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 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 金属轴件的上下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 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 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

2、和阻尼比实验126 9 12 16 19 23 32 37 41 45 47 49 53 59 62 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mm实验前2低碳钢弹性模屋测定E?实验后?F1?1?A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3载荷一变形曲线F A1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拟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I I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根本破坏形式.4篇二: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工程力学实验报告自动化12级实验班1-1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一、试验目的1. 测定低碳钢Q235钢的强度性能指标:上屈服强度Re

3、H,卞屈服强度ReL和抗拉强 度 Rill o2. 测定低碳钢Q235钢的塑性性能指标: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3.测定铸 铁的抗拉强度Rm.4. 观察、比拟低碳钢Q235钢和铸铁的拉伸过程及破坏现象,并比拟其机械性能.5.学 习试验机的使用方法.二、设备和仪器1. 试验机见附录.2.电子引伸计.3.游标卡尺.三、试样ab图1-1试样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中最根本的实验.为使实验结果可以相互比拟,必须对试 样、试验机及实验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国标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 伸试验方法中规定对金属拉伸试样通常采用圆形和板状两种试样,如图1-1所示.它 们均由夹持、

4、过渡和平行三局部组成.夹持局部应适合于试验机夹头的夹持.过渡局部的圆 孤应与平行局部光滑地联接,以保证试样破坏时断I I在平行局部.平行局部中测量伸长用的 长度称为标距.受力前的标距称为原始标距,记作10,通常在其两端划细线标志.国标GB/T228-2002中,对试样形状、尺寸、公差和外表粗糙度均有明确规定.四、实验 原理低碳钢Q235钢拉伸实验图解方法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头中,引伸计装卡在试样上,启动试验机对试样加载,试验 机将自动绘制出载荷位移曲线F-AL曲线,如图l-2o观察试样的受力、变形直至破 坏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 部变

5、形阶段.屈服阶段反映在F-AL曲线图上为一水平波动线.上屈服力FeH是试样发生屈服而载荷首 次下降前的最大载荷.卞屈服力FeL是试样在屈服期间去除初始瞬时效应载荷第一次急 剧下降后波动最低点所对应的载荷.最人力Rm是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承受的最大载 荷.相应的强度指标由以下公式计算:上屈服强度ReH : ReH?FeH1-1 SO下屈服强度ReL: ReL?FeL1-2 SOFm1-3 SO抗拉强度Rin:RiiP在强化阶段任一时刻卸载、再加载,可以观察加载、御载规律和冷作硕化现象.在Fm以 前,变形是均匀的.从Fm开始,产生局部伸长和颈缩,由于颈缩,使颈缩处截面减小,致 使载荷随之下降,最

6、后断裂.断口呈杯锥形.测量断后的标距局部长度Lu和颈缩处最小直径du,按以下两式计算其主要塑性指标:断 后伸长率A:A?LuLO?1OO% LO1-4式中LO为试样原始标距长度名义尺寸50nmio由于试样的塑性变形集中在缩颈处并向两边逐渐减小,因此断I I位置不同,标距局部的塑 性伸长也不同.假设断II在试样中部,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的缩颈段全部在标距长度内,标距长 度就有较人的塑性伸长量;假设断I I距标距端很近,那么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的缩颈段只有一局部 在标距长度内,另一局部在标距长度外,因此,标距长度的塑性伸长量就小.这说明断II位 置对测得的伸长率有影响,为此应用所谓移位法测定断后标距长度H

7、o试验前将试样标距分成十等分.假设断I I到邻近标距端距离大于103,那么可直接测量标距两 端点间的距离.假设断II到邻近标距端距离小于或等于103,那么应用所谓移位法亦称为补偿 法测定:在长段上从断I I O点起取长度根本上等于短段格数的一段得B点,再由B点起 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之半得C点见图1-8 a;或取所余格数奇数减1与 加1之半得C与C1点见图1-8 b;移位后的L1分别为:AO+OB+2BC或者 AO+OB+BC+BC1.测量时,两段在断I I处应紧密对接,尽量使两段轴线在一直线上.假设断II处形成缝隙,此 缝隙应计入L1内.断面收缩率Z:72SO?Su7100% SO1-5式

8、中SO和Su分别是原始横截面积和断后最小横截面枳.铸铁拉伸铸铁拉伸时没有屈服阶段,拉伸曲线微微弯曲,在变形很小的情况卞即断裂见图1-3, 断I为平端口.因此对铸铁只能测得其抗拉强度Rm,即:Rill?Fm1-6 SO铸铁的抗拉强度远低于低碳钢的抗拉强度.五、实验结果处理1.原始记录参考表1-2和表1-3填写.表1-2原始尺寸图1-3铸铁拉伸表1-3断后尺寸2. 数据处理低碳钢据Fm值和F-AL图计算力轴每亳米代表的力值m,从F-AL图上找出FeH和FeL点的位 置,屋出它们至AL轴的垂直距离heH和heL,从而计算出FeH和FeL值即nilieH和mheL, 然后按公式1-1 1-3计算上屈服

9、强度ReH、卞屈服强度ReL和抗拉强度Rm,按公 式1-4 和1-5计算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解:由图可知 FeH=30.11kN,FeL=27.17kN,Fm=43.99kN铸铁heH=4.5 86min, heL=5.261 nmiReH=3784MPa,ReL=341.5MPa, Rin=553.9MPaA=28.62%,Z=6570%据记录的最人拉力Fm,按公式1-6计算抗拉强度Rm.解:由图可知Fm=12.25kN Rin=159.3NIPa六、思考题1.低碳钢试样拉伸断裂时的载荷比最人力Fm小,如按公式R?F计算断裂时的应力,SO那么计算得到的应力会比抗拉强度Rm小.为什么“

10、应力减小后试样反而断裂?4. 铸铁试样拉伸,断口为何是平截面?为何断口位置大多在根部?5. 做低碳钢拉伸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引伸计,又为什么在试样拉断前要取下引伸计,为什么 此时可以取下引伸计?七、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目的,设备名称、型号,实验记录列表表示与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画 出试样断裂后形状示意图可画在数据记录和处理栏内,试验机自动绘制的F-AL图附于 实验报告内.附注:实验步骤篇三:力学实验报告三角支撑梁的测试实验报告学院系专业班实验日期姓名学号同组者姓名 _、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及型号, 精度 U ,三角支撑梁实验装置编号三、试件尺寸及相关数据应变片灵敏系数1=电阻值R= 弹性模量丘=四、实验原理五、实验数据与整理AB段轴力FAB=AB段最大弯矩MB=六、结论、设想和建议超静定组合结构的测试实验报告学院系专业班实验日期姓名学号同组者姓名 _、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及型号, 精度 U ,超静定梁实验装置编号三、试件尺寸及相关数据应变片灵敏系数1= 电阻值R= 弹性模量丘=四、实验数据与整理CD杆的直径:d=mmCD杆的直径:d=nun?力学实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