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内聚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34824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的内聚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群体的内聚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体的内聚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的内聚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群体规范对内聚力的影响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说是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 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规范,否则,群体将难以存在下去。规范指导成员的行为朝向 群体的目标。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 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体的特征。群体成员智力越高,他们就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2、群体构成。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如果群体成员有共同 的目标、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兴趣爱好,则成员之间的行为表现容易达成 一致,群体的凝聚力就更强。3、群体的任务。如果任务较常规、清楚。那

2、么规范容易形成。4、物理环境。如果成员们工作地点离得近、相互作用机会多,则容易形成 规范。5、组织的规范。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一致的,但如果群体成员不赞 成组织的规范,他们就会发展与组织规范相对抗的规范,如怠工、罢工等。6、群体的绩效。一个成功的群体将维持现有的规范并发展与其一致的新规 范。而一个失败的群体将不得不改变有关的规范,而重建一些可能导致好结果的 规范。7、心理因素。群体规范,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 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那么,群体的规范性对一个群体的活动会产生怎么的影响呢? 一个好 的群体,其凝聚力一定高,从而会有很高的士气,明确的动机和坚强的抗 干扰的力

3、量。群体成员彼此的吸引力越大,则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也越大, 群体凝聚力就越高,增进成员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有助于增加群体的凝聚 力。群体规模的大小与凝聚力通常成反比,规模小的群体比规模大的群体 更容易产生凝聚力。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对外来攻击的防御, 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承担群体的任务等都可以表明群体凝聚力的高或低。 凝聚力有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有高度凝聚力的群体比缺乏凝聚力的群体 工作效率要高。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 员的诱导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 效率,而且高凝聚力组生产效率更高;消极诱导则明显降低了生产效率

4、,高 凝聚力组的生产效率更低。高凝聚力条件比低凝聚力条件更易受诱导因素 的影响。这说明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规范和目标。是 决定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并不是任何凝聚 力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内的小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可能不一致。 只有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则高凝聚力反而会使生产效率下降。 群体内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明显相关,一般地说,内聚力强的群体工作效率也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内聚力越强,其成员就越遵循 群体的目标和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

5、效率,那么内聚力强的群 体工作效率就会高;如群体内聚力强,但群体却倾向于限制工作效率,群体就会 降低工作效率。群体的倾向和规范是决定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中介 因素。我们研究影响群体规范对内聚力的影响,目的在于运用和创造这些规范,增 强群体内聚力,提高工作效率。那么,群体内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如何,是否 内聚力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实验研究了群体内聚力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情况。沙赫特在有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检验了群体内聚力 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于生产率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内聚力和诱导,因变 量是生产率。设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条件,即高、低

6、凝聚力和积极、消极的诱导4种不同的结合。这个实验表明:第一,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 而且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更高;消极的诱导明显地降低了生产率,而且 凝聚力最高的群体生产率最低。第二,凝聚力高的群体,若群体规范规定 的生产标准很低,则会降低生产率。第三,对群体的教育和引导是关键的 一环,不能只靠加强成员间感情联系来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因此,管理者 必须在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同时,提高群体的生产指标的规范水平,加强对 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克服群体中的消极因素,以使群体的凝聚力 真正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综上所述,群体内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内聚力 高,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也可能降低生产效率。其关键在于群体规范的性质和水 平,即群体共同指定的生产指标的性质和数量。在一个内聚力高的群体里,成员 的行为高度一致,个人有较强的服从群体规范的倾向。如果这个群体的目标与组 织目标不一致,则内聚力与生产率之间成负相关;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 致,则二者成正相关。前者内聚力越高,生产率越低;后者内聚力越高,生产率 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