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34548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试题汇编09年密云中考语文二模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云县2009年初三综合测试(二)语 文 试 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报名号和准考证号。3.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卷(共60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纸上。(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 污秽(hu) 脊梁(j) 随声附和(h)B.联袂(ju) 侥幸(jio) 脑髓(su) 扣人心弦(xun

2、)C.惩罚(chn) 提防(d) 绯红(fi) 首当其冲(chn)D.允许(yn) 憎恶(w) 祈祷(q) 一碧万顷(q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婉约 完璧归赵 各行其事B.布置 陪伴 破釜沉舟 搬门弄斧C.秘诀 端详 三顾矛庐 相辅相承D.包容 竟然 再接再厉 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C.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D.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3、”。B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左传庄公十年,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和体验。二、填空(共8分)5.默写(6分)(1)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1分)(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1分) (3)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4)陋室铭 中 , 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交往不俗。(2分)6文学名著(3分)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在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以 (人名)的经历最为典型,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

4、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他因此 (情节);黑旋风李逵是众多好汉中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 (姓名)。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为落实通知要求,初三年级准备开展“爱父母”主题教育活动,语文教师要求同学们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7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写两句献给父母的话,请你补全第二句话。(2分)上句是:父亲那深沉的爱,叫我领悟生活需拼搏;下句是:母亲那温柔的爱,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两项任务。(1)这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2个字作答)(1分)(2)请采用议论性的

5、表达方式,把你的最深感受写出来。(2分) 材料一512汶川大地震,一座废墟下,一位母亲,蜷曲着身子,牢牢地顶着倒塌体,她那弯曲的身子下面,静静地躺着他的孩子,孩子是毛发未损,母亲早已逝去。这位母亲的手机上已编辑好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要记住:我爱你!”材料二越南战争一镜头:美国兵用机枪扫射难民,美国记者拍摄了此景,发现一女子,当她中弹时,不是向前扑到,而是蹲下,然后再倒下。当记者把照片冲洗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这位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记者得知:如女子中弹向前扑倒,会压着小孩,而蹲下后再倒,就有效地保护婴儿的平安。 9孝敬父母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别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就

6、是最大的孝敬。例如:“多读书,不去网吧。”就是其中一条标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3条。(3分)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曹刿请见(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彼竭我盈,故克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夫战,勇气也。12本文所加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的角度概括三段大意。(3分)第一段,曹刿论:第二段,曹刿论:第三段,曹刿论: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那个孩子,完成第13一15题。(11分

8、)那个孩子朱 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会梦见父母是市长或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

9、刻,孩子很后悔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

10、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予似的。母亲

11、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

12、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听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象、崇拜的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

13、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13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 (2)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 (3)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4)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14结合语

14、境理解“母亲的表情很舒畅”句子中 “舒畅”一词的含义。(2分)15文中的父母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不超过150个字)(5分)(二)阅读说“雀”道“鹊”,完成第1618题。(共8分)说“雀”道“鹊”卞自“雀”和“鹊”,读音都是qu,又同属鸟类,难怪常有人“雀”冠“鹊”戴。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两种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雀”是个会意字,下面是“隹”短尾巴鸟的统称;上面再着一个“小”字。鸟之小者,麻雀也,当然也可泛指小鸟。麻雀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吱吱喳喳,所谓“雀喧知鹤静,鸭嬉识鸥闲”也。某小说写幼儿园的孩子,便喻之为“一窝麻雀”。当年有部影片乌鸦与麻雀,用麻雀喻指生活在底层的小市民。看完这部影片,喧闹的场景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是跳跳蹦蹦。麻雀腿短,翅膀也短,飞不高也飞不远,经常在房前屋后觅食。而稍加观察,我们便可发现,麻雀总是双腿并着跳来跳去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常用词“雀跃”。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麻雀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胆小。人们讽刺胆小鬼时,总是说“麻雀胆子”。成语“雀目鼠步”,也是用麻雀和老鼠来比喻惶恐的神态。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曾作过这样的描写:“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鹊”则是个形声字,以“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