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42251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 关于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说明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 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 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完成这个任务所必不可缺的条件是:1 .向学生阐明正确朗读的要求并严格执行。正确朗读的基本要求包括:(1)读准字音。要读得清晰、宏亮,不容许有丝亳含糊,对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尤其要认 真对待。要指出,这样读才能促进听觉记忆,也有助于正确地掌握词义。(2)行奏鲜

2、明。关 键在于要正确地划分停顿,既要根据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疏密来划分一句话中的停顿(这种停 顿一般极短,但能察觉出来),又要善于区分复句和分句后的停顿(前者较长,后者较短)。也 要指出,这样做有助于正确把握句意。(3)读出一点语气。主要是读出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这四种语气。判断语气的根据主要是文意,也要看用了哪些虚词。这一条有一定的难度, 在起始阶段教师无妨作一点示范性的说明,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用祈使语气读,用“也” 作结表示诚恳地希望如此;“大道之行也“当用陈述语气读,也”有提示下文的作用。这些要求人人明白,但又不易做到。现今的初中学生习惯于快读强记,字音、停顿和语气 上的毛病往往淹没

3、在快读之中。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放慢读的速度,每分钟以读 110120字为宜。这是正确朗读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学生朗读中的缺点错误才能得到及 时的纠正。2 . 一定要在课上争取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过去我们也重视文言文的背诵,然而难见成效。主要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过于琐碎,总 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往往把背诵当成课后作业来处理,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背书感 到厌烦,甚至视为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学生也练习背诵,但目的仅在于应付教 师的检查,亳无自觉性可言:又因为用的是强记手段,记忆也难以保持下去。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就必须把背诵练习移到课堂上来,置 于教

4、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当堂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这样做是否有可能呢?答曰:有。且以本单元为例。本单元授课时数为8课时,合计360分钟。要求背诵的篇段合计为1082 字,按每分钟读110字计算,读一遍仅需10分钟,假定读十遍可以达到成诵的话,也只需 要100分钟,尚余260分钟可供教师自由支配。要实现这个规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教师要善于把诵读的指导跟疏通文意结合起 来,要在读中求解,以解助读。第二,教师要讲得精炼,不该讲的(讲了学生也难以接受的) 和不需要讲的(学生已经明白的)都不讲,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的不讲成两句。不少学校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上实现了成诵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 学生不仅在课下乐于继续练习以求巩固,而且敢于尝试背诵课本以外的名文。3 .教师要为学生示范。这一条无须多说,道理人人自明。你要求学生背诵,就要先从自己做起,对十三四岁的孩 子来说,榜样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再说,你要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先读七八遍,取得一点实 践经验也不为无益。目前已有不少教师做到了这一点,但仍有待推广。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最近20年来,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内,“字字落实”的教法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每讲一课不 论内容深浅如何,不论语言障碍有多少,都要从头至尾逐句地译成现代语。但这件事其实也 不容易做好,到了不便照直翻译的时候,往往不得不求助于

6、语法。这样一来,翻译和语法便 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两大支柱。翻译和语法并非绝对不能讲。在初学阶段,翻译几个难句仍不失为疏通文意之一法,但把 学生一看就懂、一点就通的句子都逐一地译成现代语,有什么必要?至于跟读文言不足万字 的.学生讲什么“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语法规则,则近乎故弄玄虚, 正如俗话所说“你不讲我倒明白,你一讲我反而糊涂了工我们在前面说的“不应该讲和不 需要讲,主要就是指此而言。这些年来,多数学生对学文言产生厌烦情绪,主要原因就是“不 应该讲”和“不需要讲”的东西过多。文言课应当让学生看的是文言,读的是文言,想的是文 言,如果让翻译和语法充斥课堂,就没有多少文言味了。这

7、种教法无疑是考试教育的产物,因为实行“字字落实”,便是教师责任已尽,考试中出了 问题就只能怪学生不用心听讲;至于这样教下来能否使学生终生受益,则非所与计。今天,我们正处在从考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是大 势所趋。在这个大势而前,作为决定性的第一步就是要彻底废除这种“填鸭”式的教法。不塞 不流,不止不行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应当抛弃偏见,要看到初中学生运用探究方式学习文言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文 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 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

8、奥费解,佶屈瞥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 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 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 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在初学阶段,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一般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即通常所谓的疏通文意。这一步是从预习开始的,主要是看 注释、查字典、解读文句,初步掌握全篇大意;不明白的地方以及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都要记 下来,为课上的探究做好准备。课上的探究则侧重在贯穿理解上,要在整体感知的原则下弄 清各个局部的意思。例如桃花源记的故事情

9、行的一大特点是:渔人在无意中发现了桃花 源,待到有意去寻它,反而不见。要引导学生首先认识这个特点,然后探究各个局部。探窕 局部要先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没有指明渔人舟行的时间和方向,但从桃 花盛开可以判定是春二三月水涨之时,从“林尽水源”可以判定他是逆水而行,从“落英缤纷” 还可以判定他早已见到水上的桃花瓣。提出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把学生带到故事的境界中来 了。再根据“渔人甚异之”一句设问,这个局部的内容必能洞若观火。第二步是探究思想内容(有时也包括作者的感情)和写法。这种探究一般是就文论文,有时 也可以向外延伸。就文论文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要害来启发学生,例如核舟记一文,首先 要抓住

10、这件雕刻品的名称来探究雕刻家的匠心(运用哪些艺术细行来表现“大苏泛赤壁”的图 景),其次要让学生仔细品味第三段(“船头坐三人这一段)的丰富内涵,抓住了这两处要害并 作一点分析,再读全文便会觉得理丝有绪。向外延伸就是用有关的资料(例如同一作者的其 他作品)来印证本文的某些观点,例如探究“黄发垂岩并怡然自乐飞桃花源记)这句话的内 涵,就可以提到桃花源诗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两句,还可以用大道之行也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这两句来印证,从而看出这是陶渊明社会理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分步进行的办法大概适用于议论文以外所有的文体:对于议论文则有必要作特殊考虑。 例如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几乎每句

11、话都有特定的内涵,根据这个特点,也无妨在疏通 文意的同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一点探究,既省时又可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至于学习的组织形式,则应灵活掌握,每个教师都有权选择他(她)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形式。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用得好,每一种组织形式都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想说的就是这么多。最后谈一点希望。把背诵练习移到课堂上来和运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文言,对我们之中的多数人来说,都是新 的课题。旧的经验有的不能用了,而新的经验有待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念; 只要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能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文和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就一定能从眼 前的困惑中走出来,开创一个文言文教学的新局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