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406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课题开题报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编号: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课题申请人 许志刚所在院(部)外国语学院课题指导教师张瑞娥 职称填表日期2013年3月8日安徽科技学院二OO九年十二月制填报说明一、填写申请书之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并直阅安徽科技 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管理办法(暂行)及相关文件。二、请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地填写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表达 应明确、严谨、简洁。三、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 中的字体为小四,1.5倍行距;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均用 A4纸双面打印z于左侧装订成册。四、正式申请时需提交一式二份申请书(要求一律用打印

2、稿件, 并且至少一份为原件),需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直、签署意见并加 盖印童。五、页面右上角项目编号由科研处统一填写。六、凡格式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书”不予接收。、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项目类别AA科学研究类B.发明创造类C.设计策划类人名请申姓许志刚|外国语英语102项目来源V学生自主立题教师推荐选题 教师研究项目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张瑞娥副教授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课题组 主要成员姓名院系班级联系方式签名周敏外国语英语104毛传莹外国语英语104姜军外国语英语104申请项目 金额600元预定完成 时 间2013年11月内容摘 要(不 得少于 400 字)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

3、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 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 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 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 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 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 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 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二、项目论证(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己有的实

4、践创新成果等)1. 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 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來运用到实践中去, 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 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 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 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 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

5、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 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 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 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 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釆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損长写作, 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3. 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 文学的漠

6、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 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 扬光大。4. 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0、2011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 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2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12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 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和2012年暑期社会 实践先进个人。(4)

7、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 填写)1. 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10年4月 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 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

8、 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 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 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 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 的社会生活结合起來,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 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 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

9、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 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 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 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 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 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 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

10、,能熟练、 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 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 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朱维铮:“国学”答问载书城2007年第9期(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 页(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杨适.原创文化与经典M.北京:人民文

11、学出版社,2007.(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第3期(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 第四期(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一一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三期(四)研究内容和提纲1. 研究内容: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其至从來没有 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 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

12、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 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 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 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 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 作用。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

13、阅读中国 经典文学的积极性。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 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 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2. 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一一找出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釆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一一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 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查阅

14、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 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釆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 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 决方案。(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 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 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2. 技术路线:提出问题一

15、实证分析一解决方案 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 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 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 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实证分析:利用SPSS13. 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 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 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 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 性。 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 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 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 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