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33999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第六单元测试题测【提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一、(2014广西南宁)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o) 澎湃(bi) 坚持不懈(xi) B凛冽(ln) 瞻望(zhn) 随声附和(h)C田圃(p) 诱惑(hu) 冥思遐想(xi) D隐匿(m) 繁衍(yn) 锐不可当(r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雄姿 永往直前 对答如流 B浩瀚 大彻大悟 黎民百姓C慷慨 更胜一畴 月明风清 D芳馨 举世无双 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2、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宁市各县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B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今年年初广西姑娘石芳丽撞倒老人后积极救治的事迹。C高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D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为礼让斑马线点赞”大型公益活动中来。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

3、:“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6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 B C D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

4、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后,来到古老的郊区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C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造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D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5、万里 送 行 舟。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二、阅读分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5分)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

6、一生饱经战乱。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小题1】这首词按照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小题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游东坡 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

7、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自州门而东_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_(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_ (4)为一郡之最_【小题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

8、分)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意思。(3分)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1分)“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

9、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

10、现了。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

11、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

12、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四) (2014福建泉州)阅读下文, 完成后面小题。(24分)忘季羡林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

13、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刹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绝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