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33825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第一条为了规范市直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第三条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公务外出,确需外地部门或单位接待的,应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第四条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

2、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接待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考察调研活动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第五条公务接待活动要轻车简从,不得跨边界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铺设迎宾地毯。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第六条公务活动需要就餐时,办公室凭公函(通知)办理审批1手续,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接待地点安排在定点的宾馆、饭店。接待费用实行公务卡结算或转账结算。工委办公室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第七条一般情况下,接待对象按照有关规定及标准(差旅、会议、培训等伙食标准

3、)自行用餐,接待单位统一安排就餐时,接待对象应向接待单位缴纳伙食费。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一次工作餐,就餐标准每天每人不高于_元。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第八条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_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_人;超过_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公务活动结束后,办公室应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第九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差旅费、会议费的管理规定。接待对象一般在指定的接待场所安排住宿,住宿费由接待对象支付。工委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不得超标准住宿。住

4、宿房间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不额外配发洗漱用品。第十条公务接待的出行用车安排集体乘车,合理使用车型,2严格控制随行车辆。第十一条接待经费报销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凭正规发票、接待清单、派出单位公函、接待审批单等报销相关费用,实际发生的接待经费全额列入“招待费”科目。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不准与其他支出混合入账,不准隐藏、转移列支招待费,不准到其他企事业单位摊派、报销招待费。第十二条实行公务接待经费定期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待经费开支情况。公开内容包括公务接待费预算数、公务接待费实际支出数和公务接待费决算数。第十三条加强对接待工作的管理,规范接待行为。严格接待程序,严

5、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严格执行禁酒令,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用公款铺张浪费,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严禁以其他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对违反接待管理规定所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二一五年_月_日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二)为进一步规范我局公务接待工作,减少接待开支,提高接待效率,从我局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制度。一、接待工作对象及范围本制度所指来客接待是指单位履行公务的接待,包括一般接待,专项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烟、酒、餐饮、来客住宿等。二、接待工作原则公务接待要本着“热情、周到、文明、节俭”原则,严格审批手续,杜绝铺张浪费,提倡工作用餐,做到周到服

6、务。三、接待工作程序1、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局机关接待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局财务股负责制定招待费用预算并进行监督和控制。2、凡属各业务工作接待的,由业务股室负责人向各自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报局办公室登记,由局办公室提出接待建议报局主要领导批准,经同意后方可安排接待。3、本局工作人员迎接检查、会议、工作加班等用餐由办公室把关批准,统一地点、统一标准。三、接待标准1、就餐标准。由办公室本着热情节俭的原则统一确定招待标准,在订餐时告知酒店,其他人员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准私自修改招待标准;宴请确需用香烟、酒水时,标准控制在中等以下;一般不得上高档烟酒和高档菜。工作人员加班等工作餐严格控制就餐标准,严禁超标准

7、用餐。2、公务接待公务接待实行对口、对等接待,尽量控制陪同人员。四、结算办法各股室招待费报销须由经办人、股室负责人签字后交局办公室审核汇总,并报请分管副局长、局长签字后,方可生效。自本制度执行之日起凡未按照公务接待就餐管理制度执行,无接待审批单的招待单据,局一律不予结算。本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电子版(三)为进一步规范我局公务接待工作,减少接待开支,提高接待效率,从我局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制度。一、接待工作对象及范围本制度所指来客接待是指单位履行公务的接待,包括一般接待,专项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烟、酒、餐饮、来客住宿等。二、接待工作原则公务接待要本着“热情、周到、文

8、明、节俭”原则,严格审批手续,杜绝铺张浪费,提倡工作用餐,做到周到服务。三、接待工作程序1、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局机关接待工作,并负责_实施,局财务股负责制定招待费用预算并进行监督和控制。2、凡属各业务工作接待的,由业务股室负责人向各自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报局办公室登记,由局办公室提出接待建议报局主要领导批准,经同意后方可安排接待。3、本局工作人员迎接检查、会议、工作加班等用餐由办公室把关批准,统一地点、统一标准。三、接待标准1、就餐标准。由办公室本着热情节俭的原则统一确定招待标准,在订餐时告知酒店,其他人员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准私自修改招待标准;宴请确需用香烟、酒水时,标准控制在中等以下;一般不得上

9、高档烟酒和高档菜。工作人员加班等工作餐严格控制就餐标准,严禁超标准用餐。2、公务接待公务接待实行对口、对等接待,尽量控制陪同人员。四、结算办法各股室招待费报销须由经办人、股室负责人签字后交局办公室审核汇总,并报请分管副局长、局长签字后,方可生效。自本制度执行之日起凡未按照公务接待就餐管理制度执行,无接待审批单的招待单据,局一律不予结算。本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机_务接待管理制度索引号:_生成时间:_年_月_日责任科室:办公室公开时限:长期公开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范围:面向社会为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节约经费开支,规范公务接待管理,根据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区社机关实际,对机_务接待工作作如下

10、规定:(一)公务接待基本原则1、热情、周到、文明、礼貌、节俭、规范,本着对口接待、对等接待的原则,积极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2、区社机关接待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安排;3、实行定点接待制度,由办公室确定定点饭店,原则上不得在定点宾馆、饭店以外安排公务接待活动(特殊情况例外);4、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接待标准,按规定控制陪餐人数;5、实行烟酒自备制度,办公室统一负责烟酒采购、领用登记工作。(二)公务接待范围1、区级以上领导(含区级)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科室领导来区社检查、指导工作;2、区社领导邀请或来访的重要客人;3、以区社名义召开的各种全局性会议;4、各基层单位来区社办理业务需要安排接待的;5、外地供销

11、社来区社交流、考察等公务活动的;6、镇、街领导和区部门领导来区社交流、指导工作的及请求有关部门支持工作需要接待的。(三)公务接待程序1、来客接待,经办人要填写“公务接待申请单”,由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批准;2、经批准后,由办公室按审批标准到定点饭店安排接待;3、办公室主任或分管领导不在单位时,须电话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办公室主任指定人员代作安排;4、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定点饭店以外接待的,要报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四)公务接待的标准1、结合本单位工作需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市级领导带队的报区政府安排接待;县级领导带队的安排在本市中档酒店接待;科级带队的一般酒店接待;以上标准不含烟、酒,烟、酒以地方产品为主;2、陪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来客人数;3、超出接待标准,超出陪餐人数,以及未经批准安排接待就餐的,其费用由经办人员自行负责。(五)大型团组和会议招待1、大型团组来社:相关部门要负责制定接待方案,接待方案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及时送交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方案及领导要求_接待;2、会议接待。各科室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安排就餐;以区社名义召开的各种全局性会议,经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六)接待经费的结算定点单位的接待由办公室负责人统一负责签单,接待费用由办公室按月进行审核结算。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