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33776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班级:_ 姓名:_1. 阅读。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第三句写所闻: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这句诗运用了_手法。3“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_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C.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2. 阅读理

2、解。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_,诗中的“周郎”是指_。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3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不少于两个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_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_3. 古诗赏析。乡村四月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A.范成大B.翁卷3从题目中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象。4诗中属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从“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村人们的_。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B.诗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C.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4. 阅读理解。茅檐低小, _,_。 中儿正织鸡笼;醉里吴音相媚好,最喜小儿无赖,_。 _。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清平乐村居中“_”是词牌名,“村居”是_,它的意思是_。3想一想下面的词语在今天怎样表达。中儿:_无赖:_4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的情景;下阕刻画了三个儿子的形象: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三儿子_。5看着课文插图中的情景,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相关的诗句。我想把诗句“_,_”送给在溪东锄草的大儿子;想把诗句“_,_”送给编织鸡笼的二儿子;想

4、用诗句“_,_”来描述小溪里的荷花。我想为这幅插图取个名字:_。6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_7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我还知道他的一篇作品_,里面的名句是: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6.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因为有“_”一词写出了道路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3这首

5、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7.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1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这首诗既描绘了一幅_的画卷,又表现了戍边将士_的思想感情。8. 古诗鉴赏。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用自己的话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的意思。_。2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六种景象?“月落”、“_”、“霜满天”、“_”、“_”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_到的,后两句是诗人_到的。3这首七言绝句中的“愁”字用的妙不可言

6、,说一说这个“愁”字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_。4本诗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自然地把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表达出来。我们学过的借景抒情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_。9. 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10.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

7、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这首诗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色。A.早春B.晚春C.初夏2“水中柳影引他长”运用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柳条与水中的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画面,其中的“引”字照应了“_”一词。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1.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B.流行,盛行。C.兴致,兴趣。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_):_(_):_3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_4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劳动

8、人民的_,体会到诗人对他们的_之情。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天净沙:曲牌名。飞鸿:天空中的鸿雁。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红叶:枫叶。1这首曲子中“_”“_”两个关键词点出时间是傍晚。2这首曲子在景物的选择上动静结合,其中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都是静止不动的,唯有“_”在动,增添了情趣。3这首曲子运用表现色彩的字_、_、_、_、_,使作者笔下的秋景美丽而有韵味。4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一组景物的特点是(_),后一组景物的特点是(_)。a.明朗、清丽;b.热烈、向上;c.宁静、孤寂13. 古诗鸟鸣涧阅读。鸟鸣涧(唐)王维_,_。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主要是写_,描写了_、春山、_、鸟等景物,表达了作者_。14.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1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3解释下列词语。(1)游子:_ (2)临:_(3)意恐:_ (4)归:_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