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360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水源MBR工艺设计方案39(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碧水源MBRE艺设计方案【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MBF工艺标准方案(lOOOOmVd )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 期:综合说明XXXXT程位于XXXX本工程原水主要为XXXX水,处理后的出水达到 XXXX 标准,用于XXXX根据本工程的进水水质及出水要求,推荐采用 3AMBR工艺进行处理,一步 到位实现从污水到再生水的利用。3AMBRT艺具有如下特点:(1)出水水质优良、稳定,优于国家一级 A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可直接回用;(2)工艺流程短,运行控制灵活稳定;(3)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4 )污泥龄长,污泥排放少,二次污染小;(5 )对水质的变

2、化适应力强,系统抗冲击负荷强;(6)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7)生物脱氮效果好;(8)模块化设计,便于根据水量情况自由组合;(9)可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本工程建成后,将会大大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利用再生水,节约水资源。本工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下:项目指标处理规模(m/d)10000进水水质(mg/L)CODc: 450; BOD 250; SS: 300; TN 50; NHN: 40;TP: 7; PH 69出水水质(mg/L)CODcr 30; BOD6; SS: 10; TN 10; NhkN : 1.5 ;项目指标TP: 0.3 ; PH 69污染物年消减量(吨)COD

3、cr 1533; BOD 890.6 ; SS: 1058.5; TN 146; NUN:140.53 ; TP: 24.46 ;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2390m;折合单方水:1.24m/m污水构筑物占地面积:3107.33吊;折合单方水:0.31 nVm3污水投资3工程直接投资:3774.74万元;折合单方水:3774.74元/m污水其中:设备投资:1643.43万元;折合单方水:1643.43元/m3污水成本(元/m污水)总成本:1.3095经营成本:0.8356其中:耗电成本:0.2909膜更换成本:0.10171. 工程概况2. 设计依据3. 设计范围及原则3.1. 设计范围32设计原

4、则4. 工程规模及水质4.1. 设计规模4.2. 设计进出水水质5. 工艺确定5.1. A/A/O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5.2. 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 6. 工程设计6.1. 总图设计6.2. 工艺设计6.3. 建筑结构设计6.4. 电气自控设计6.5. 系统配置7. 工程投资8. 运行成本分析8.1. 用电成本分析8.2. 药剂成本分析 83 人工成本分析84 污泥处置费用成本分析8.5. 日常检修维护费用成本分析 86大修基金8.7. 折旧费8.8. 膜更换费用成本分析 8.9. 管理费用成本分析 8.10. 总成本核算9. 附图工程概况XXXX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数据及资料现场

5、勘察情况及资料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城巾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本)8).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

6、009-2001 )2006年版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3年局部修订版)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7、95)2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5) .控制室设计规定26)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27) .28) .(GB50057-94)2000 版(JGJ_16-2008)(GB50115-2009 )(HG/T20508-2000)(HG/T 20509-200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 )(GB50052-2009 )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设计范围及原则 设计范围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工艺及所需的设备、建(构)筑物、电气

8、自控、 仪表等。污水处理厂(站)进出水管道、道路、供电、通讯线路及供水系统设计不在本 方案范围内。设计原则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在总体规 划的指导下,从保护城市水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 境、经济效益。具体设计原则如下:(1) 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工程中所采用的工艺和技术应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内不会被淘汰,避免重复改造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选择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并且能适应当地条件、节约能耗、 降低成本的处理工艺,科学安排运行方式。(2) 安全性原则再生水利用关系到千万用户,因此处理出水水质不能存在任何问题, 如果出现 水质超标,其影

9、响面很大,是关系到大量人群身体健康的安全性问题,设计应采 用处理技术和处理系统具有高品质的出水和安全保障措施。(3) 低运行成本原则工程运行成本应作为技术方案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设备选型以高效节能、可靠、方便维护为原则,确保工艺运行效果,降低运行、维护费用;采用适合国情 的监测仪表及自动化技术,便于操作和管理。(4) 少占地原则由于土地资源比较宝贵,处理技术的采用应考虑占地面积小、运行效率高。在 满足施工、安装及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占地,扩大绿 化面积。(5) 降低污染原则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选择能减少二次污染的工艺;尽量减少处理 工艺产生的异味,控制噪声强度

10、,减少噪声干扰。(6 )系统模块化原则工程的进水水量经常随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工程应考虑模块式的设 计理念,可以根据现状水量和未来增加水量的情况进行系统运行组合,以减少运 行成本。工程规模及水质设计规模本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量 10000 m 3/d。设计进出水水质本工程处理的原水为XXX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级A标准,部分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体水质要求。其进出水水质指标如下表:表1-1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表序号指标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备注1化学需氧量COD(mg/L)45030出

11、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切类25日生化需氧量BOD(mg/L)2506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切类3悬浮物(SS) (mg/L)30010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4氨氮(mg/L)401.5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序号指标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备注标准切类5TN(mg/L)5010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6TP(mg/L)70.3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切类7粪大肠菌群(个/L)1000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8pH69注:TN出水水质指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指标确定。工艺确定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能否达到处理要求及其

12、稳 定与否,运行管理是否方便可靠,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占地、能耗高低。本工 程采用碧水源公司和清华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强化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一一3AMBRL艺。3AMBR!传统A/A/O工艺和MBRT艺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是生物脱 氮除磷的原理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充分发挥膜生物反 应器高活性污泥浓度和高效率硝化的特性,使除磷脱氮能力大大提高。A/A/O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A/O 工艺(Anaerbio-Anoxic-Oxic )称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把除磷、 脱氮和降解有机物三个生化过程结合起来,并且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完成硝

13、化、 反硝化以及生物除磷过程中对环境条件不同要求,在池子的不同区域分别设置厌 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根据不同区域设置位置及运行方式的不同,在传统A/A/O工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改良工艺。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呈厌氧(A1) /缺氧(A2 ) /好氧(O)的布置形式。 其典型工艺流程见图5-1。混合液回流回流污泥剩余污泥图1-1 传统A/A/O工艺流程框图该工艺流程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他的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 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 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 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 低。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

14、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 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但传统A/A/O工艺也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特点,脱氮和除磷对外部环境条件的 要求是相互矛盾的,脱氮要求有机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而除磷要求有机负荷 较高,污泥龄较短,往往很难权衡。另外,回流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回流 到厌氧池中会影响厌氧环境,对除磷不利。为了解决A/A/O法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可采取将回流污泥进行两次回流,或进水分两点进入以及对回流污泥进行反硝化等等措施,于是派 生出了许多改良型A/A/O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MBR工艺原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简称MB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 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微滤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沉淀 池和常规过滤单元,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