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33605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山隧道施工测量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道G206线兴宁松陂至丰顺北斗石桥头段改建工程丰顺第六标段(K2247+680K2250+560)隧道施工测量方案编 制: 复 核: 审 核: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丰顺第六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十二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 总则为了保证隧道贯通符合规范要求的误差,并使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确保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准确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施工进程中隧道的相关变化量,为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以便于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隧道施工顺利准确,施工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方案。二、 工程概况国道G206线改建工

2、程丰顺段第六标段起点桩号K2247+680,终点桩号为K2250+560,路线长2.88km。韩山隧道进口位于丰良镇;隧道出口位于北斗镇,长度1449m。韩山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进口里程为K2248+309,明暗分界设在K2248+314,明洞长5m;出口里程为K2249+758,明暗分界设在K2249+750,明洞长8m。两端洞口均采用30m长管棚超前支护,保证安全进洞。三、 编制依据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16)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

3、60-2009)5、两阶段施工图设计6、设计交桩记录表四、人员组织机构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我项目部成立施工测量组,测量组设测量组长1名,测量副组长2名,下设测量员2人。 测量组成员如下:组 长: 殷科副组长: 李慧、杨明组 员: 吴胜杰、李威殷科负责韩山隧道重点部位控制及隧道测量工作复核;李慧、杨明负责韩山隧道现场施工测量工作(李慧负责坐标计算,杨明负责测量内业资料),吴胜杰、李威配合组长及副组长的工作。 五、仪器配备仪器名称编号使用状态用 途GPS良好平面坐标测量GPS良好平面坐标测量GPS良好平面坐标测量GPS良好平面坐标测量拓扑康全站仪全新隧道测量苏州一光水平仪全新高程测量六、测量组人员职

4、责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复测成果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报批,批准后方可使用。2、根据本施工处的生产计划安排,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3、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4、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及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继续施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5、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与复核工作。6、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及时更新复测成果,复测成果及时向监

5、理单位报批,批准后方可使用。七、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八、隧道控制网设计隧道控制网的设计主要是要考虑是否经济、合理、能否可靠地满足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尤其是满足横向贯通精度的要求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应根据横向贯通误差进行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估算洞外控制测量产生的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并进行洞内测量设计。隧道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限差要求可参见下表。 隧道贯通误差规定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横向贯通中误差(mm)高程贯通中误差(mm)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洞外洞外L425452525贯通误差限差(mm)10070本标段韩山隧道全长1449m,依据规范要求,按照总横向中误差65mm 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的分配原则,分配给洞外横向中误差为25mm、洞内横向中误差为45mm。通过对隧道洞内、外的控制测量设计,要保证隧道开挖能按规定的精度贯通。

7、1、隧道洞外控制网的设计由于隧道全长为1.449km,且地形条件复杂,所以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拟采用GPS进行测量。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当隧道长度在L5km时,则拟按照三等GPS测量的要求进行控制网的设计。本隧道是利用复测成果稳定的E035、E036和E038控制点与加密控制点,在隧道进出口组成大地四边形或三角形。2、隧道洞内控制网的设计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洞内导线测量主要是保证隧道的平面位置,以规定精度贯通。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当隧道长度在L2km之间时,则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进行控制网的设计。 洞内导线布设3

8、、横向贯通误差预计分析3.1、 洞外控制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在GPS控制测量前,应按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 式中后两项可由式计算得到洞外定向误差L相向开挖隧道计算设计长度,考虑到洞外GPS控制点位布设离洞口有一定距离的因素,取隧道线路长度加1kmmJ、mC进、出口 GPS控制点的 Y坐标误差,根据复测成果分析E035控制点Y坐标误差均小于10mm,所以Y坐标误差均取10mm。LJ、LC进、出口GPS控制点至贯通点的长度;贯通面拟选在隧道中点。 mJ、mc进、出口 GPS联系边的方位中误差; 、进、出口控制点至贯通点连线与贯通点线路切线的夹角。 、GPS测量定向联系边方向中误差()

9、,按规范要求取1.3限差,=则由上述计算式可得:洞外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为45mm,显然15.6mm25mm,所以满足规范中的限差要求。3.2、洞内控制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在控制测量前,应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 (其中,) 式中 :my测角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中误差(mm)。 myl测边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产生的横向中误差(mm)。 m控制网设计的测角中误差(),按规范应取1.8。 Rx控制网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m)。 ml/l控制网设计的边长相对中误差,按规范应取1/50000 dy控制网各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m)。 则:=1.8/*=12.65mm=1/5000

10、0*95687=1.9mm综上所述,可得到洞内外综合贯通中误差为:该值小于65mm的横向贯通限差要求,说明洞内、外平面设计可行。九、隧道控制测量在隧道施工测量中,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是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控制测量主要包括: 1. 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2. 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 控制测量施工作业流程测量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现场勘查、加密头、控制测量、计算成果、资料满足施工复核计算否否1、建立控制网1.1、洞外控制网洞外控制网在设计院的E035、E036和E038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E035、E036和E038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

11、E035、E036和E038加密控制。洞外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洞外平面控制网应沿两洞口连线方向布设成多边形组合图形,构成闭合检核条件。b.控制点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c.视线应离开旁遮障碍物1m以上,通过水田、沙滩时应适当增加视线高度。d.隧道进、出口的中线控制桩或E035、E036和E038应纳入隧道控制网。1.2、洞口控制点洞口控制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布设不应少于3个,水准点不少于2个。b.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短于500m。c.洞口平面控制点应便于向洞内引测导线。d.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

12、5,导线网、三角形网不宜大于15。e.洞口GPS控制点应方便用常规测量方法检测、加密、恢复和向洞内引测 。洞口子网各控制点间应尽量通视。f.洞口附近的水准点宜与隧道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高差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1.3、洞内控制网洞内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 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b. 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定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以上。 c.洞内导线应布设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环由4-6条边构成。长隧道宜布设成交叉双导线形式,以增加网的内部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1.4、洞内导线点布设要求洞内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便于设站的仰拱填

13、充面上,导线点采用22 mm不锈钢 中心刻“十”字丝,点位要低于混凝土面2-3cm,上面加盖等保护措施,导线点兼做高程点使用。洞内、外导线边连接方式和洞内交叉双导线的布网2、平面、高程控制测量2.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外平面控制网采用GPS同步静态观测模式,采用大地四边形或三角形同步图形扩展方式进行布网,相邻同步环之间由2个公共测站相连,每个同步环由46个测站组成,每个环同步观测1个时段,每时段观测不低于60分钟,满足设计要求。GPS观测数据采用接收机自带的数据转换软件,将原始观测数据统一转换为标准的Rinex格式,然后采用华测公司数据软件统一进行基线解算,基线解算合格后输出基线向量文件提供平

14、差计算。平面控制网加密GPS测量的精度指标等级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b基线方位角中误差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四等10 mm10 mm/km2.01/100 0001/40 0002.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控制测量方法进行。洞内控制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洞外平面控制网宜以边连接。洞内导线应随施工进度分期布设,建立新一期导线前,应先检测原有控制点。洞内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适用长度(k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9201.01/100 000隧道二等691.31/100 000三351.81/50 000四1.542.51/50 000一级1.54.01/20 000备注:本标段隧道洞内导线精度提高一个等级,按四等控制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