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33404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总 分 核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常州市二七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 文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3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一)(二)(一)(二)(三)(四)(一)(二)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14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yn,它激l我超越自己,我要使这团火燃烧得更wng,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cu

2、。没人能模仿我的笔迹,我的成果,我的推xio能力。从今以后,我要使自己的个性充分发展,因为这是我得以成功的一大资本。 (摘自读者2006年13期)2默写。(7分,答案不能重复)(1)几处早莺争暖树, 。 春蚕到死丝方尽, 。(2)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说明:6句中任选5句。同一主题的2个句子,可出自同一诗文,也可以不同,但2个句子的内容必须符合主题要求)描写自然美景的2个句子: 富有哲理的2个句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美好愿望的2个句子:“ ”3名著阅读。(2分)用一句话概括格列佛游记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写出主人公曾到过的两个国家。 4语言运用。(3分)常州是

3、锡剧的主要发源地,但由于种种原因,锡剧已日渐衰微,运用下面材料,为“振兴锡剧”写一段鼓动性的文字。(不得照抄原文)锡剧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有100多年的历史,270多个传统剧目。它植根于农村,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锡剧长于抒情,颇具江南水乡情趣,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得 分评卷人(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5长期游离于城市社会主体之外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建设中日益发挥出他们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工厂企业、餐厅宾馆、社区街道,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已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速他们融入城市的步伐,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常州市已创建和正在创建的“

4、新市民”学校达数百所,青龙镇还为他们修建了“新市民”公寓。然而,对他们的称呼,却不尽相同。在2007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3套播出的“共建和谐家园心连心慰问农民工演出”专场晚会上,主持人称他们为“农民工”,此外,还有 “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外来妹”、“打工仔”等多种说法。这些不同称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那么,给他们一个怎样的称呼好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3分) 62006年11月13日开始,12集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综合下面材料,说说“大国”的含义。(3分)荷兰: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

5、半北京,在三百年前,仅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统一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美国:只有230年的历史,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还向世界50

6、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最终在20世纪后期,美国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 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 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78题。(共4分)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7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 】8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2分)

7、座位号专心-专注-专业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怎样学习古文一文,完成912题。(共10分)怎样学习古文?翻开唐才子传,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能读懂古文,还会写古文。是不是当时人特别聪明呢?再看近代人,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学完五经。可见今古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为什么现代人读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应当跟读法有关。前人读书,刚启蒙时,对读的内容几乎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豁然贯通,完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其关键就在于熟读背诵,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如此,读了一篇课文,记住了文中一些生字和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生字是“点”,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

8、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在不同的结构里也会改变原有的词性,有了不同的用法,碰到这个字的解释或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记住了一篇课文中所有的生字和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记住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句子,在别的课文里,同样的字,假如它的意义或用法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也还是不够的。而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比方“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开始不懂,当读到十几次时,渐渐懂了;读到几十次、上百次时,懂得就更多了。如,在学而篇里:“孝弟(孝敬父兄)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同欤)。”这个“仁”是指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即仁德。在同一篇里,说:“泛爱众,

9、而亲仁。”这个“仁”指具有仁德品行的人。在里仁篇,说:“里(居住)仁为美。”这个“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在子路篇里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思是假使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这个“仁”解释为推行仁政,改变了原有的词性,成了动词。在这些句子里,“仁”字作为仁德的基本意义没有变,只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具体的解释或用法有了变化。懂得了这些具体的变化,这就是对“仁”字的“立体的懂”。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废科举,兴学校,学校里不读论语,改读教科书了,但是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还是会读古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的学校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学,就教传诵的古文,不但教,

10、还要熟读背诵。当时的中学生,熟读背出了不少篇古文,他们对读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体的懂”;因此要会读古文,熟读背出足够量的古文也行。学会读古文跟学会读外语相似。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小时候读外文,老师挑出书中的精彩段落来要学生背,这次背一段,下次再背一段,积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这是吕先生他们所以对英文有“立体的懂”的原因。朱熹讲读史书,挑重要段落来读,跟吕先生的讲法相似,可以参考来使我们达到对古文或外语的“立体的懂”。结合熟读背诵来讲“立体的懂”,还有一层含义,即培养语感。学习古文也是学习语言。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来念书,不用教他北京话,过几年,他的北京话就讲得好了,从发音到用词都北京化了。他回到家里,听到大人讲话不合北京话的标准,还会起来纠正,因为他已有了北京话的语感了。学习古文也这样,熟读背诵了一定篇目的古文,对于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运用都熟悉了,也就会理解了。 (作者 周振甫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6年7期,有删改)9什么是“立体的懂”?有哪些具体做法可以达到“立体的懂”?仔细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