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乘法口诀表苏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33404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乘法口诀表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乘法口诀表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乘法口诀表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乘法口诀表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口诀表教材第8384页的内容。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 ,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逐步熟记乘法口诀。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意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重点:熟记乘法口诀表。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乘法口诀表、课件。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口诀?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师:同学们背诵得都不错 ,今天我们就来整理这些乘法口诀。1整理乘法口诀表。师:我们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

2、示教材第83页乘法口诀表。)师:仔细观察乘法口诀表 ,你能看出已经填好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吗?师:其余的空格应该是哪些乘法口诀呢?想一想 ,自己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填?小组讨论:怎样填写比拟快?学生独立填写口诀表。师:按顺序先横着读一读口诀 ,再竖着读一读 ,检查自己填写的口诀是不是正确的。学生读口诀。2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师:通过填写乘法口诀表和读表中口诀 ,你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交流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发现的规律表述清楚。全班交流:从小组内选派一名代表汇报。3应用乘法口诀表进行练习。教师说一句口诀 ,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口诀说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

3、式。学生2人一组照样子进行练习。4背诵乘法口诀表。(1)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背乘法口诀表 ,尝试横着背、竖着背。(2)师生对口令。1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观察表格中已经填写好的数 ,说一说应该怎样填写这张表。(2)提出要求:比一比 ,看谁填得又对又快。(3)观察表格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一斜行的数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张表中 ,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2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计算 ,在2分钟内完成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2)集体交流 ,同桌互相批改。3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完成后 ,提问:填出的是什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什么不同的填法吗?4

4、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4题。(1)解决第(1)小题。学生读题 ,弄清题中的条件有哪些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提问:求一共种了多少棵青椒 ,应选择题中的哪些条件?为什么这样选择?独立完成解答 ,集体交流汇报。(2)解决第(2)小题。思考:求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 ,题中现有的条件能求出来吗?独立思考:怎样补充缺少的条件?小组内交流。根据你补充的条件 ,应怎样列式解答?小组内完成。小结:解决问题时 ,遇到有多余的条件时 ,要根据问题选择适宜的条件列式解答;遇到缺少条件时 ,要根据问题先把条件补充完整 ,再列式解答。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5、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

6、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在本节课教学时 ,先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 ,再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 ,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 ,并在前面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根底上 ,自己试着在头脑中建立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 ,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作铺垫。 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 ,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 ,发现规律。以小组为单位 ,先在小组里说 ,然后在全班交流 ,大多数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但仍有少数学困生不能记住口诀 ,需要进一步指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