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3350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课在那颗星星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在那颗星星下 教学设计第三课 在那颗星星下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瓣、晰、钓、谴、赞、纸、颗”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会组成词语。掌握“当场、纤细、茂盛、正视、分外、清晰、谴责、糟蹋、以身作则、迷惑、应付”等常用词语,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模仿课文中句型造句、句式造句。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列出的“是还是”“连都“是的”等句型句式,熟悉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过程与方法:4、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

2、提出的问题。情感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教学用具: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教学课时:6课时课前准备(含预习布置):1.朗读课文。2.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3.质疑问难。板书设计:(我) 在那颗星子下 (成长) (林老师)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调皮 关爱、理解学生 舒婷贪玩 循循善诱聪颖 亲切、热情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3、第一课时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在那颗星星下的词语学习课时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过程与方法:2、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情感与价值观: 3、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课时重点: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课时难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教学过程:一、导入1.许多老师故事非常让人感动。今天,我跟着当代女诗人舒婷走进她的梦一般的中学时光,摇响她记忆中的小铃,在闪烁的银河里,追寻着星空中一颗最亮最亮的星星。?我们一起来学

4、习课文。2.板书课题在那颗星星下 请同学们齐读三遍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小声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1、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把它圈出来,做上标记。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那颗星子”指谁?三、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2、(板 书 ) 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5、疑难生字瓣、晰、钓、谴、赞、纸、颗6、疑难词语当场、纤细、茂盛、正视、分外、清晰、谴责、糟蹋、以身作则、迷惑、应付、附加、称赞、威胁、示范、枯燥、佩服。7、句型

5、学习1、究竟是还是: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门课,而我自己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而:连词,在此句子中表示转折,与“但、可”用法相同。如:不少同学觉得累,而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究竟:追根到底的意思。如:在这件事上,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是还是:用于选择、是非、反问句式上。如:你是吃米,还是吃拉条子?2、连都:你的记忆能力,连我都佩服。 表示强调。如:你怎么连他都不认识?3、是的: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学生)。 如:这个演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演员)。四、检查步骤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

6、。2、做练习一至四题。3、造句练习: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4、在小组中讨论不懂、不会运用的词语,由小组成员集体考虑如何运用,如有困难,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5、各组挑出几个自己认为较难的词语让其他组造句,看哪个组用疑难词语造句又多又好。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2、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 用学习提示三、四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过程与方法:2、把握课文的

7、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情感与价值观: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4、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课时重点: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课时难点: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二、读一读,想一想。(一)、组成四人小组,根据所学过的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可以讨论):1.“那颗星子”指谁?2.你从哪里看出来?3.为什么“我”认为林老师是闪烁在“我”记

8、忆银河中的星子,而且是一颗最亮的星星?4、你猜“我”考了多少分? 课后评卷,我板书示范后,重打的分数是多少?(二)、熟读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三、学习课文内容1、板书课题2、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课文。3、听课文录音。4、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5、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四、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回答问题:1.“那颗星子”指谁?(板书:林老师)2.你从哪里看出来?(文章第17节)3.为什么“我”认为林老师是闪烁在“我”记忆银河中的星子,而且是一颗最亮的星星?(1)用自己的话说说。(2)读课文圈划出相应的词句细细品味。(3)再读读。读出你的体

9、验。4、:你猜“我”考了多少分?113分! 课后评卷,我板书示范后,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五、读课文,释疑惑。(一)、指名3个学生读14自然段。1、提问:初一时,我给自己加了哪些“课”?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2、“我”为什么周末敢公开去看电影?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我的记忆力超强。后面课文就印证了这个特点。3、可见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子?(可见“我”的调皮、贪玩、聪颖,“我”是个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会玩、爱玩、调皮、聪颖的孩子。) 六、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内容。2、作业: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做练习二

10、、三题。板书 第三课 在那颗星星下 我 林老师 记忆力好 调皮、贪玩、聪颖 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三课时知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句型,要求能结合情景使用,能够模仿造句。过程与方法: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情感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教学重点: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教学难点

11、: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电影还没看完,可是“我”的三个同学为什么都走了呢?她很纳闷,同学们赶紧帮她找找原因吧。二、学习课文5-10自然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电影还没看完,可是“我”的三个同学为什么都走了? 2、我是怎么应付英语考试的? 3、尽管我是临时准备,但为什么仍然考得很好?2、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明确:1、大家回去复习去了。2、我早上一路长跑到学校,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翻开书,我先复习那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

12、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3、拥有过人的记忆力。三、学习课文11-15自然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考后评卷时,我为什么只得了47分?2、提问:从113分到47分,面对这样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老师会怎么想、怎么做?(可能会怀疑她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可能令勃然大怒,当众训斥她;可能把她晾在一边不予理睬;或者干脆当众改了她的分数等,不管是哪种办法,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自尊,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3、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格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老师怎样批评了我?为什么还给我打优?

13、(林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她很有策略,实事求是,该肯定的肯定,该表扬的表扬,然后再指出问题。)4、读课文第14自然段第1、第3句。提问:这里的“它”指什么?“糟蹋”在句中的意思是?“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改为陈述句是什么?“被 ”的意思是什么?整句话的意见是什么?(整句话的意见是要珍惜,发挥好,运用好你过人的记忆力,而不是糟蹋它。要不然,到最后,你的脑子里会什么都没有,因为记忆力也有衰退的时候。)师小结:这段话循循善诱,入心入肺,抓住了要害,说到了点子上,使“我”心悦诚服。板书:关爱、理解学生 循循善诱生齐读品味。5、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6、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提问:“纤细

14、的手搁在我的肩头”,“我”却感觉是“沉甸甸”的,那不是矛盾了吗?板书:亲切、热情。四、师小结:于是“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这一眼充满感激、充满深情,她像一颗星,这颗星是拨亮“我”心灵的引路人。她成了一颗最亮的星星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评价。五、作业1、熟读课文,背会生字词语。2、做课后练习三。3、预习课文二。板书设计:(我) 在那颗星子下 (成长) (林老师)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调皮 关爱、理解学生 舒婷贪玩 循循善诱聪颖 亲切、热情课后反思: 课文二 叔叔来了,幼儿园变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复述课文观点。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