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3277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探矿山的年检后洲、平据物探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目的任务11.2 实物工作量11.3 工作区范围、地理条件11.4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31.5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3第二章 地质概况52.1后洲测区52.1.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52.1.2矿区地质特征102.2平据测区132.2.1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132.2.2矿区地质特征142.3 地球物理找矿方案15第三章 物探工作部署与方法技术163.1 工作部署163.2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73.2.1 野外工作方法173.2.2 主要仪器设备技术指标223.3 室内工作方法技术233.3.1 室内

2、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233.3.2 综合研究243.3.3 报告编写24第四章 计划进度264.1 工作安排264.2 工作计划进度26第五章 组织管理和项目人员设置275.1 组织管理275.2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27第六章 经费预算286.1 预算编制的依据286.2预算编制的方法286.3 资金预算结果28第七章 预期提交成果30第八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318.1 质量保障措施318.2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318.3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323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目的任务广西南丹县后洲及平据多金属矿勘探权由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取得。为详尽该矿区的基础地质资料,提供进

3、一步勘查的成矿规律,圈定找矿靶区,为勘查工程布置提供决策依据;开展地质靶区,该公司委托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对该矿区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勘探。总体目的是通过CSAMT测量,查明测区多金属矿床资源分布特征,总结测区地质物探综合研究,全面分析以往地质勘查和矿山开发的成果资料,深入研究测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提高找矿效果。1.2 实物工作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量剖面约19.95km,测点距50m,测点322个。其中后洲测区剖面12.10km,平据测区剖面7.85km。1.3 工作区范围、地理条件后洲测区和平据测区分别位于南丹县大厂镇西官山老街一带和南丹县吾隘乡平据一带,行政

4、隶属南丹县管辖。勘查区至南丹县城约25公里,有村级公路相通,南丹至河池为210国道。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图1.1)。工作区拐点坐标如下:后洲测区:1、1072430, 2450002、1072730, 2450003、1072730, 2449004、1072800, 2449005、1072800, 2448306、1072730, 2448307、1072730, 2448158、1072545, 2448159、1072545, 24484510、1072500, 24484511、1072500, 24493012、1072430, 244930图1.1广西南丹县后洲及平据多金属矿

5、区交通位置图平据测区:1、1072100,2450002、1072200,2450003、1072200,2448304、1072230,2448305、1072230,2448006、1072200,2448007、1072200,2447008、1072100,2447009、1072100,24483010、1072030,24483011、1072030,24493012、1072100,2449301.4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区内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雨量1497.9mm,多集中在58月,年均无霜期289天。区内地貌为中低山区,海拔5501200m。一般相对高差

6、400500m。区内外居民以汉、壮、瑶等民族为主,主要从事农业、林业、采矿业等,粮食基本自给,生活水平中等,劳动力资源丰富。1.5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一、基础地质工作1、19571958年,广西有色215地质队在工作区进行了1:5万1:10万地质调查,初步查明本区地层、地质构造和矿产特点。2、19661968年,广西区测队在工作区开展了120万南丹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致查明区内的地层、构造及矿化蚀变特征。3、19871990年,广西区调队在工作区开展了120万南丹幅水系沉积物化探扫面工作,圈定铜、钨、锑、铅、锌等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多处。4、19861990年,李孝全、王香成、徐新徨等对广西河池

7、南丹地区泥盆系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远景预测作过专题研究,提出了丹池成矿带的矿床成因模式,对矿床勘查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5、建国以来,广西有色215地质队长期从事包括工作区在内的丹池成矿带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评价多处工业矿床,工作程度较高。二、地质勘探及矿床开采情况1、建国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地质勘探公司215队在丹池成矿带从事地质勘探,评价具工业价值的矿床多处。2、周边铜坑矿床、大厂矿床、五一矿床、亢马矿床等具有30多年开采历史,至今仍在开采中。第二章 地质概况2.1后洲测区2.1.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工作区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丹池成矿带是我国著名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构造上位于江南

8、古陆西缘,右江再生地槽北部边缘的丹池褶断带,属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发育,尤以泥盆系独具特色,是区内的含矿层。北西向丹池大断裂和丹池复背斜构成了区内的主要构造格架。此外,北东向断裂、褶皱亦较发育。北西向丹池大断裂具有控岩、控矿和控相的作用。中酸性岩浆岩常以岩墙、岩脉、岩枝状产出(深部多处见隐伏花岗岩),呈带状沿北西向丹池褶断带出露。(一)、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泥盆系分布广泛,岩相变化复杂,沉积类型繁多,以南丹型沉积建造为特征。本系各统出露齐全,统间为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下石炭统除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外,均为整合接

9、触。以灰岩、硅质岩、黑色泥岩、砂岩为主,生物群以漂浮和游泳的竹节石、菊石、牙形刺为主,见三叶虫、浮游介形虫,漂浮瓣鳃类及少量薄壳类腕足类等。代表断陷盆地较深水缺氧低能沉积环境的有塘丁组、罗富组、榴江组、五指山组。泥盆系下部为莲花山组、郁江组,属滨海沉积。石炭系分布较广泛,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早石炭世岩相变化复杂,于盆地相区为一套黑色泥岩沉积;台地与盆过渡相区为硅质岩、泥岩、砂岩和含硅质碳酸盐岩沉积;台地相区,下部缺失岩关期沉积,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中、晚石碳世于盆地部位为含硅质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两侧台地部位为具滑塌特征的碳酸盐岩沉积。二叠系由于受黔桂运动和东吴运动影响,沉积相与石碳纪有较大

10、差别。整个二叠系为两个较明显的沉积旋回,早、晚二叠世,下部为碎屑岩、泥质岩,上部为碳酸盐岩沉积。二叠系与下伏石炭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统间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三叠系仅出露中、下统,属再生地槽沉积类型,为一套碎屑岩、泥岩夹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属陆源碎屑浊积岩沉积。第四系零星分布,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和砂、砾石组成。据岩性和阶地特征划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厚514m。与下伏地层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岩浆岩工作区区域上岩浆岩不甚发育,可见有侵入岩和喷出相岩类。侵入岩侵入岩分布于北部芒场、龙灯,中部大厂、笼箱盖等地。地表所见为中(基)酸性斑岩脉,于芒场、笼箱盖深部见酸性岩体,均属浅成超浅成

11、侵入岩。区域上侵入岩依岩性划分为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霏细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安山玢岩、辉绿玢岩等。地表多数呈岩脉、岩墙状,少数呈岩枝状产出,深部隐伏岩体呈岩株、岩基状,少数岩瘤状产出。侵位于泥盆系、石碳系。据前人研究,岩体同位素年岭值为72138Ma,属燕山晚期。喷出相岩类喷出相岩类均产于一定的层位中,主要产于丹池北西向断裂西侧的盆地相内,产出层位为中下泥盆统塘丁组、罗富组,上泥盆统榴江组,下石碳系鹿寨组,上二叠统四大寨组、领好组及下中三叠统石炮组、百蓬组,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区域喷出相岩类主要为海底火山喷发的凝灰、凝灰熔岩、沉凝灰岩、火山碎屑岩等,均分布

12、于丹池北西向断裂西侧的盆地内。产出层位有中下泥盆统塘丁组、罗富组,上泥盆统榴江组,下石碳统巴平组,上二叠统四大寨组、领好组及下中三叠统石炮组、百蓬组等。一般火山活动规模较小,强度不大,表现为间歇性的喷发和溢出,其岩性有泥盆纪的中酸性石碳纪的酸性二叠纪的中基性三叠纪的酸性演化特征。泥盆纪火山岩于区内规模较小,但因处于特殊的构造环境,在海底火山活动过程中,因喷气和热泉作用,为金属矿产的形成和富集起了重要作用。(三)、构造丹池褶断带位于江南古陆西缘,右江再生地槽北部边缘的丹池断褶带,属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褶断带构造线总体走向为北西北北西向,其北西延伸与紫云弧形褶断带相接,南东与宜

13、山弧形断褶带相连,总体构成一个形似反S型褶断带。丹池褶断带由北西向断裂(丹池断裂、益兰断裂)和一系列北西向平行展布的长轴状复式褶皱(罗富复背斜、南丹河池复背斜和凤凰山复向斜)组成。具体构造地质特征参照区域地质图(见图2.1)。断裂丹池北西向断裂带丹池北西向断裂是一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由二至三条平行展布的断裂组成,于中元古代四堡期就已存在,在加里东及海西期皆为继承性断裂。它由一系列北西向韧性断裂和北北东向走滑断裂组成。断裂带走向310355,向北西与紫云大断裂相接,南东与宜山东西向弧形断裂相连。该断裂是泥盆纪时期的同沉积断裂。褶皱南丹河池复背斜总体轴向330,延长大于100km,宽约2030km

14、,核部出露地层为塘丁组、罗富组,两翼地层为石碳系、二叠系。它由芒场背斜、车河背斜、大厂背斜、北香背斜和五圩背斜等组成。罗富复背斜位于西部,总的轴向330,长约56km,宽约2025km。背斜枢纽波状起伏,有三个极高点和极低点,使背斜在空间上呈马鞍状。背斜东翼和背端有较多北西向次级边幕式褶皱组成花边状构造。图2.1 广西南丹县后洲铅锌矿区域地质图(四)、矿产区域矿产丰富,为全国闻名的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已知有锡、钨、钼、铜、铅、锌、锑、汞、砷、银、金、铀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2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11处。本区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地区,矿床学大家(涂光识、程裕川、曾允孚等)对本地区的矿床成因有极大兴趣,大部分矿床学家和在本区工作地质专家认为本区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火山热泉(喷气)同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矿床。矿床带呈北西南东向的狭长带状,自北而南依次分布芒场大山、大厂、大福楼、北香、五圩等锡贵重金属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在矿化带的西侧,有益兰、罗富、龙灯,北段巴平、麻阳,南段花蕉、红纱一带均有锑、汞矿产分布。矿床产出受地层层位控制,预查区外围已知矿床的产出地层主要为泥盆系榴江组、五指山组。矿化类型多种多样,有热水沉积的层状、似层状矿体,又有岩浆热液型的脉状矿体和矽卡岩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