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33119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万科粹叠园一标段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 制 人: 职务(职称) 年 月 日审 核 人: 职务(职称) 年 月 日批 准 人: 职务(职称) 年 月 日编制单位:江西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目 录一、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二、 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三、 工程地质条件及沉桩可行性分析(一)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二) 、沉桩可行性分析及压桩机选择四、 桩基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五、 桩基施工主要设备配备六、 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一) 、施工设备(二) 、现场管理和人员管理(三) 、施工放样(四) 、程桩工艺流程(五) 、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六) 、基

2、坑开挖注意事项(影响到桩基方面的各种因素)七、 桩基施工各工种岗位职责和安全要求八、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 、工程进度计划(二) 、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措施(三) 打桩对临边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安全要求九、 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一)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二) 、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十、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一) 、施工技术管理网络(二)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十一、 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一) 、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三) 、施工防火安全措施十二、 特殊情况下的施工十三、 作好施工相关单位的配合工作十四、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桩基测试工作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

3、程名称:南昌万科粹叠园工程地址:南昌市红角洲,国体大道东侧,高铁南侧建设单位:江西万科西城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武汉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西省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1. 反循环钻孔施工:钻机就位后,复测校正,钻头对准钻孔中心,同时使钻机底座水平。开钻时低档位慢速钻进,以保证桩位准确性,在砂土层中应慢速、稠泥浆钻进,通过钻压、转速、泥浆指标等参数的调节来控制钻进成孔速度,防止孔斜、缩径、塌孔等现象的产生。开钻时慢速钻进,待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加速钻进。钻进过程中,采用纵横十字线控制桩

4、位,钻机工每班、测量组隔天校正桩位、垂直度,确保桩的桩位、垂直度满足规范、验标要求。2.检验桩孔:钻孔到设计深度后,采用检孔器对钻孔深度、直径及孔的倾斜度进行检测,成孔孔径不小于设计直径。孔深采用水准仪定护筒标高,测绳及钢尺量测孔深。孔的倾斜度通过钻头在孔口位置及孔底位置量测砣绳偏移值计算出孔的倾斜度。当钻孔深度到达设计要求,用外径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高度为孔径的4倍的钢筋笼检孔器吊入钻孔内进行深度、直径及孔的倾斜度检测,对全长进行检查。3.清孔:在成孔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保持泥浆正常循环,把密度较大的泥浆和钻渣换出,直到孔内泥浆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下钢筋笼和导管之前,再次采用泥浆比重计检查泥浆指

5、标和沉淀层厚度,合格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吊放前应使上下两节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焊接。入孔后,牢固定位,防止在灌注水下砼过程中下落或被顶托上升。钢筋笼入孔后的定位标高必须准确。5.导管安装及储料斗:导管内壁力求光滑、顺直,无局部凸凹,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导管安装使用前做水密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下导管前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注明长度,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紧密不漏水。储料斗容积为需根据计算确定,确保混凝土首盘灌注后使导管埋深在1.5m以上,在其次的施工过程中须保证导管底埋在水下混凝土顶面下2m,以防孔内泥水冲入混凝土中。6.二次清孔:安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后,检测泥浆比重,如泥浆比

6、重过大再用导管压浆进行二次清孔,沉淀厚度小于等于300mm后,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工序。7.灌注砼: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可开始灌注工作。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果沉淀厚度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分钟,使沉渣悬浮。剪球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灌注开始后,须紧凑地、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

7、内下混凝土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当导管提升到法兰盘接头露出孔口以上一定高度后,拆除1节或2节导管。此时,暂停灌注,先取走漏斗,重新拴牢井口的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同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待螺栓全部拆除吊走被拆的导管,将混凝土漏斗重新接到井口的导管上,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拆除导管动作要快,以10分钟控制。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并注意人身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

8、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止钢架骨架被混凝土顶着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a.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b.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保持较深埋管,并徐徐灌入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c.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12米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0.5m。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会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的情况,这时可以在孔内

9、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拨除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在桩头上形成泥心。二、 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一) 、编制依据1、 桩基工程有关设计图纸。2、 现行有关的规范、规定:(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20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 、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

10、0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由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二) 、适用范围本施工专项方案仅适用于万科粹叠园项目三、 工程地质条件和沉桩可行性分析第一节、施工场地条件本施工建场地地形高差起伏不大,属赣江级阶地,原始地貌为赣江冲积阶地;场地北侧为堆土区(堆填时间约半年,堆填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碎屑、碎块),南侧为农田,勘察时场地正进行平整工作,场地标高为17.8024.88米。第二节 施工地质条件通过本次野外钻探揭露,在钻探深度范围内,该场地土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耕植土(Q4pd)

11、、粉质粘土、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下卧基岩为第三系(E1-2)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组成。现将场地层的组成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叙述如下:-1杂填土:杂色,松散状态,稍湿,高压缩性,回填年代约半年,上部为泥质粉砂岩碎屑、碎块,底部为砂土;回填泥质粉砂岩碎块块径约0.10-0.50m,硬杂质含量较高。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层厚0.006.40米,层底埋深1.206.40米。-2耕植土:灰黄色,松散状态,稍湿,高压缩性,含植物根茎。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层厚0.000.90米,层底埋深0.500.90米。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稍湿,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

12、。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分布,层厚0.604.10米,层顶标高16.5020.00米,层顶埋深0.506.40米。-1细砂:黄色、灰色,松散状态,稍湿饱和,含粘性土,主要成分为石英,级配良好。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层厚0.008.20米,层顶标高13.2518.18米,层顶埋深1.109.80米。-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饱和,高压缩性,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灰色粉细砂。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层厚0.006.40米,层顶标高13.2416.90米,层顶埋深2.807.80米。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稍湿,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

13、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层厚0.007.10米,层顶标高7.4014.28米,层顶埋深4.6017.00米。细砂:灰色、灰白色,松散稍密状态,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级配良好,局部夹薄层粘性土,下部夹薄层中砂,底部约20cm夹砾砂。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分布,层厚0.906.70米,层顶标高4.9011.48米,层顶埋深7.5018.90米。-1强风化砂砾岩:紫红色,泥质胶结,风化作用强烈,裂隙发育,裂隙面上矿物质充填,岩芯呈砂砾状、碎块状夹短柱状,局部岩芯中可见溶蚀小孔洞,直径约10mm,敲击声哑,取芯率约60。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分布(ZK51、ZK52、ZK60、ZK61),层厚0.006.

14、30米,层顶标高5.065.25米,层顶埋深13.6013.90米。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长时间暴露会进一步风化。-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风化作用强烈,裂隙发育,裂隙面上矿物质填充,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敲击声哑,取芯率约65;钻孔ZK51、ZK52、ZK60、ZK61揭露该层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岩芯中可见溶蚀小孔洞,直径约10mm。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分布,层厚1.202.70米,层顶标高-1.196.28米,层顶埋深11.9020.10米。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长时间暴露会进一步风化。中

15、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风化作用一般,裂隙一般发育,裂隙面上矿物质渲染,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夹碎块状,敲击声脆,取芯率约85。钻孔ZK26、ZK27、ZK35、ZK36、ZK37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底部揭露中风化砂砾岩(详见钻孔柱状图),其强度与该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相差不大。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分布,该层未钻穿,本次勘探揭露厚度10.012.50米,层顶标高-3.894.68米,层顶埋深13.5022.70米。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极个别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未发现洞穴、软弱层及破碎岩体存在。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区内土质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四、 桩基工程项目部管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