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330682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博士“教育叙事研究” 主持人一、不越过师德的底线(参见黄向阳博士的观点)师德建设的重心与取向子贡赎人二、有教育改革的精神: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别人做了什么 行动研究(准实验研究):我可以做点什么 经验总结(教育自传):我做得怎么样 别人做了什么1. 读书:从述评开始2. 读教材:从研究教材开始3. 观察儿童:从研究儿童开始我可以做点什么1. 实验研究2. 准实验研究3. 行动研究我做得怎么样1. 自传2. 我的经验总结3. 我的教育信念我的教育信条1. 我的教育目的观2. 我的课程观3. 我的教学观结论:以中庸的态度对待极端1.

2、 塑造教育还是自然教育:教育目的论之争1.1 孩子你慢慢来:自然主义教育的源流1.2 儿童的发现:苦学与乐学的转换1.3 多元智能:成为你自己2 知识教育还是生活教育:课程论之争2.1 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从学科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2.2 知识与思维: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2.3 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3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还是体验学习:教学论之 争3.1 自学/自学辅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源流3.2 在发现中接受3.3 走向体验学习:建构主义的个人知识观 以中庸的态度对待争执塑造教育还是自然教育:教育目的论之争知识教育与生活教育:课程论之争 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教学论之

3、争三、有农夫的身体与工匠的技艺 1.运动2. 劳动3. 技艺与游听刘良华博士报告后感蔡兴飞12 月 22 日,听了刘良华博士的报告,主题为“优秀教师的专业 素养”,我觉得,实际报告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感 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不越过师德的底线。刘博士讲了很多师德方面的要求,有几 点我印象较深:对待学生,教师要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待专业, 教师要精益求精;对待同事,要厚道;对待领导,要诚实而显出富有事 业心。刘博士讲了很多例子,可惜我记录不全,不好转述。刘博士又说, 对师德的要求应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要求,而不能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 事。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说就是“做一个圣人,

4、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 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要用“常轨”来要求教师,而不是圣人 的标准。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实际,很人文。二、人才的重要品质。刘博士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一个 片断,说明了人才的重要品质。虽然片断中各人的观点有分歧,但大体 是一致的。我觉得人才品质中排前五位的是:人品、创新(智慧)、自 信(激情)、团队精神、执着。我想,刘博士讲人才的这些品质,也是 想说明优秀教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三、有教育改革的精神,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一个优秀教师要有 教育改革精神,要能通过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一、要做历史研究(调 查研究):别人做了什么?第二、做行动研究(准实验研究):我可以 做什么

5、?第三、做经验总结(教育自传):我做得怎么样?对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刘博士要求我们要勤于读书、读教材。 对读书,刘博士幽默地向我们推荐了4 个“三角形”:“陶行知杜 威胡适”、“肖川张文质刘铁芳”、“舒本华尼采 普罗伊得”、“罗素卢梭苏霍姆林期基”。刘博士要求我们 要认真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读教材, 刘博士说,这里的教材不仅仅指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圆心的与教学有关 的书籍组成的半圆,如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等。对行动研究(准实验研究),刘博士介绍了我国一些有影响的教 学实验,如“八字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 异步教学实验,目标教学实验,情境教

6、学实验等等。一个优秀教师要敢 于承担并做好教学实验。对经验总结(教育自传),刘博士说,第一,要坚持记录“自我”; 第二,要做好“我的经验总结”;第三,要形成“我的教育信条”。刘 博士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经验总结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在做报告 前,刘博士还给我们每人赠送一个他的专著教育自传。刘博士这场报告内容很多,我能记清楚的也许不到50%,可这于我已启发多多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刘坚(主持人):首先发言的是教育叙事研究第一人,这个评价不为过,所以就请 他就教师成长这个专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我汇报的专题是教师成长,讲稿和相关的案例 都已经放在我的博客上

7、面,刚才提到叙事研究,就是这个地址,http: / 我每天都在我的博客上面寻找思考。现在“成长博客”已经 成为我生活和工作的部分。我的团队有一个福建乡村学校的教师,他的说法是自 从进入“成长博客”,踏脚实地的生涯发生改变,对我们来说都是这样的。这个 世界不断的变化,需要我们去适应一些变化。我每天在网上大概会花 1 到 2 个小 时,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网上大概平均 5 到 8 个小时。因为很多资料都在网上我写 文章的时候要不断回到网上提取资料。我写文章的很多资料都是从网上直接下 载。主题是教师成长这个主题我们的起点是,我们要给自己提个问题,什么 样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好老师有多种评价方式,同

8、事的评价,校长的评 价,专家的评价。我们现在选择一种评价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什 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这个 文章写得并不严谨,但是能够表达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一个基本症状。这篇文章 也在我的博客上面,老师感兴趣可以上去提取。它的说法第一个是“像父亲一样 严而有度”,这是第一个特征。这是一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你可以看一看这几个老师,最左边的是 像父亲一样严,但是没有度,这是学生很讨厌的一个老师,他也是一个校长。不 是说校长就一定受学生讨厌,因为这个校长做得不太地道。第二个,像妈妈一样闪亮慈爱的老师,在座的有很多比我年长的老师,叫乡 村女教师

9、是前苏联的一个电影,这部电影我看过,有几个细节很让人感动,这 个女教师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因为她像妈妈一样的慈善。第三个,实习老师,学生普遍喜欢实习老师,我们有一些老师不服气,我们 要思考的问题是实习老师为什么受学生欢迎,我曾经在网上讨论过这个主题,他 们给学生带来一个新的世界,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平等,但是实习老师也会出现 一些问题。第四个,是宽容型的老师,这个老师看上去不太像是老师,觉得像是 小商品市场的一个什么人,但是如果你跟他交往,你把这个电影看下来,就会知 道好老师的形象不是固定单一的,他就是用她的宽容让学生感觉到他对学生的期 望。第五个,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这个说法太单调,但实际上学

10、生是有这个 评价标准的。我们有些老师不太注意长相,人到 40岁就要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 责任。第六个,温柔的美女老师,这个老师其实不是以她的美丽来征服学生,而 是以她的一种思想和责任唤醒学生的生活信念。第七个,风趣幽默的老师,这个老师他身上的激情、智慧专业的力量感。第八个,充满爱心的老师。我看电影鲁冰花看到的是这些老师的爱心, 非常朴实的爱心。第九,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我为什么把这个提交出来,是因为以身 作则的老师往往有这个感觉,这是我的偏见可能。第十、是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他以他的专业智慧,尤其是让一个女学生对他 一生追随。这些说法我做一个总结,可能带有偏见,第一个是具有专业素养。第二个是

11、 有积极心态,有人格魅力。学生希望我们的老师,你可以有痛苦,你可以某天不 高兴,但是学生对老师的期望是他比较阳光,比较乐观,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我 们班上有那么多很尴尬的事情,我有一个同学每天在寝室里面要打几个同学他才 高兴,但是我的班主任用他的宽容让学生一个一个融入这个班级。我想写一篇文 章,但是现在还没有写成,我一直思考我们那个陈老师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一种影 响,现在觉得是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宽容,一种乐观,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在他脸上 显示出来的是宁静,而不是焦虑。我们提交受学生欢迎十种老师的目的,实际上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我们这次讲座的起点,我们从哪里出发,我们要把教师引向什 么地方。我刚才总结第一

12、个是专业智慧,第二个是人的魅力。我和我的团队所理解的 方向是这两个,要智慧然后要有人格魅力。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基本上可以称为合 格的老师,但是还不够,他如果要特别优秀,就必须有人格魅力!这两个主题我们做解释之后,接下来我们讨论的重点转想怎样成为有专业智 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我们提交的第一个思路是教师学习,我们要学习,中国最喜欢学习的人是毛 泽东,还有一个比毛泽对更喜欢学习的就是刘少奇,因为毛泽东同志说了一句话,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我这个思想太简单了,(听众笑),一个老师可以 不断的看书,但是并不见得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学校里面有一个特例,我在广 东的东莞遇到一个特级教师,他看很多书,发表

13、了很多文章,但是他上的课比较 学生欢迎,不客气的说,非常不受学生欢迎,是有这种现象的。第三个途径是教师反思并发表。就是我们学习了我们有行动了,我们自己的 课堂有改了,但是还要做一件事,如果不做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教师发表 为什么重要呢?第一个原因是爱把自己读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发表出来,别 人才知道你做的是好还是不好,人才才有可能对体提出批评性或者扩展性的建 议。第二种是当一个老师有阅读有行动的改变之后,如果不发表,这个老师很难 维持,因为无人喝采的生活最后都会走向萎缩中断。我的讲座如果一直讲一直讲, 没有鼓掌,那我就非常郁闷了,所以等一会结束请给我一点掌声我就高兴了(观 众掌声)。新课

14、程做到今天我认为已经出现一些新的迹象,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智慧。 教师博客,至少现在看到是新课程一路走下来很重要的智慧,它为我们教师发表 提供方便,提供一个平等的对话。不需要通过太多人为的关系努力的发表,这很 重要。昨天晚上没怎么睡,一直睡不着,后来我想到武汉有一个老师,经常睡不 着,但是精神还非常好,我就无所谓了。(听众笑)我在思考的问题是新课程到 了今天到底有哪些经验,这些经验给我们的教师培训带来那些改变。至少现在老 师们可以看得到,新课程开发出来大量的案例,以前我们教师培训没有案例,第 一个原因是我们不重视案例,第二个原因是想用案例的方式培训,但是没有案例 的资源。现在我们新课程已经发表

15、了好多优秀的,有些还是在我看来比较经典的 案例,这很重要。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对我们教师培训有所改变的,另外一个就 是一些老师加入进来之后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状态,就是强调参与,是参与式的培 训。我的讲座是我一个人讲,别人听。我喜欢别人看着我,很认真的听我讲。这不是参与的风格,但是我有一个改 变,原本上是我一个人讲,但是我经常会提问的,有对话的效果,如果你听着没 有对话的效果,那是你听着不认真。这种参与式的风格现在看来是很重要的。还 有一种参与就是刚才我刘坚老师提到的,你可以提问,你可以举手,这是我讲课 的特点,你无论在哪个地方摸鼻子,打手机我都可以看到的,这种参与式的风格 给以前独白式的讲座带来了

16、变化,还有一些其它的经验可以在我们讲课中慢慢体 会。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部分,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智慧?第一点,是要有课程机会,这次改革叫新课程改革。老师说为什么不叫教学 改革?有些老师一致认为我们是教学工作者,从来不认为我们是课程工作者,我 认为从教学的主题就有足够的暗示,真正的教师首先是教学工作者最后才是课程 工作者。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情更重要。后来我就找蒋院长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情更重要,为什么教师要有课程智慧呢?因为我们的 老师以前觉得用什么方法把这个知识教给学生就够了,但是老师不知道他第一个 要思考的是我教的这个知识到底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当这个知识不太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