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330565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1、光的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1)产生干涉的条件: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n=0、1、2、3)时,出现亮条纹;若符合,(n=0,1,2,3)时,出现暗条纹。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2)熟悉条纹特点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2.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原理:两个相邻的亮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_=l/d测波长为:=d_/l(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只改变缝宽,用不同的色光来做,改变屏与缝的间距看条纹间距的变化单色光:形

2、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双缝间距是已知的,测屏到双缝的距离,测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测出个亮纹间的距离,则两个相邻亮条纹间距:3.光的色散:不同的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干涉现象,用不同色光做实验,条纹间距是不同的,说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

3、象叫光的色散。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谱。从红光紫光,光波的波长逐渐变小。4.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现象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反射的光形成的,与双缝干涉的情况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用图中实虚线来代表两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叠加后加强,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注意: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几个问题:(1)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5.应用(1)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的增透膜。(2)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6.光的衍射现象光偏离直线传播绕过

4、障碍物进入阴影区域里的现象。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与波长可比(相差不多)或更小。单色光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为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应用:用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高三物理课堂必记知识点总结(二)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

5、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_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_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_。注:(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