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32907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黄旭阳,是凤山中学七年级五班的学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法、知 法,争做守法的中学生。谈到“法”这个字,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那 什么是法?我认为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认清是非;法是知慧的窗 口,对人的思想进行点拔,行为加以制约。21 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 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星 球,都在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行,否则就会发生天体大碰撞;马路上的车辆必须尊守 交通规则,不然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必然也

2、要受到法律的约 束,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一旦违反法律,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 期。我们面对的世界,有鲜花也有野草;有阳光灿烂,也有夜暗阴霾,有携手同 歌,也有拼搏竞争;在我们渴求知识,崇尚善良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 气影响,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学法、知法,才能宏扬正义,远离邪恶。我想通过这么一说,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来就应该学法了。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讲 道理,如果我们人人不讲道理,那我们的国家是怎样一副场面,这个国家怎能还称 为一个国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法律意识,提

3、高我们的法律素质,这是非常有 必要的。这需要我们不但好好学习它,还要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遵纪守法,维 护自身的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朝着建设法制国家的方略和目标在努力。国家一直在开 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并且学 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多年以来,我国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 的秋菊一样,有很多原来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 法。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逐渐接受了法 律意识的培养,并自觉自愿地运用法律。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我们中学生来

4、说,我们 或许只是一个正在叩响法制大门的学生,对所谓的法制只略一二,但是迎着时代的 朝阳,法制对于我们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它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引导 着我们的学习,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作为 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只有学 习、掌握必要的法制知识,才能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 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我们广大青少年只有学习法制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 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清楚 地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同学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国家是法制国家。青少年应是“德、 智、体”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建

5、设法制国家的需要。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国家 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将要承担依法建设国家、依法管理国家、依法发展国家的神圣 使命。只有从自己做起,宏扬法制精神一一学法、用法、守法,做法制的先锋,才 能在将来不负重望,不厚使命,在依法治国中发挥更大作用。我的演讲到此接束,谢谢大家!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学法知法守法、共创人类文明。我校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通过 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被评为 xx 市六五普 法中期检查先进单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校同学中还存在一些法 制

6、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同学们,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我 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约为 6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1418 岁的少年发 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目前,在我们学校虽然没有出现严 重的违法犯罪现象,但有少数学生的行为已出现不良苗头,如夜不归宿、旷课逃 学、打架斗殴、欺负同学、敲诈勒索、与社会上无业青年交往密切等,这些行为的 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给你个人和家庭带来无法弥补伤害和损失。 那么,同学们如何防止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发生呢?首先、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 对社会有所贡献

7、,只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其次、各位同学要不断提高法制观念,用法律标准约束自己,要做到学法、懂 法、守法。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遵守纪 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同时,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知道什么 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常识,树立自尊、自 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再次、青年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因小事激化同学间的矛盾,要搞好同学之 间的团结,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鲁莽行事,要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法律 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当文明、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们,让我们一

8、起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去共同创建人类社会的伟大文明。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正值花季,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 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尊重和赞扬,以体现 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 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些现 象,以前在我们学校也曾经发生过,比如:有的同学在我们学校上学的时候,不遵 守纪律,不听老师的教育,爱小偷小摸,小到拿别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到偷 钱、抢钱等等,还

9、有的同学爱打架,总之在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许多劣 迹。当他们走出我们的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 制裁。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 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全 校师生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的学生,使我们 的孩子要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对你们的成长就极为不利,你们也知道有 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犯罪啊,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法律 知识,来尽量减少直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

10、求:一、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二、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生活中的我 们无论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伤害别人,又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总之,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学法、懂法、守法、不违法、不犯法。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一同举起生命的 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依靠法律,平安、 健康、茁壮的成长!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学法、知法、懂法,做个守法小公民。常言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

11、一个个人, 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是维护社会安定、 校园有序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小公民,校园的小主人,同学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学 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什么样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或许有的同学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法时刻存 在于我们的身边,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当你过马路的 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交通规则?放学后, 你有没有出入游戏厅、黑网吧等场所?走进美丽的校园,当我们走在走廊里,会偶 尔听到同学们嘴里传出难

12、以入耳的粗话、脏话,并可能演变成武力,造成意外人身 伤害;有的同学搞恶作剧,故意毁损学校的桌椅,拿走班级内的教学工具,损坏消 防器材等公共设施。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人们常 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错不改使他们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 渊。面对朋友,面对家人,他们青春稚嫩的脸上显露的是深深的悔恨与无助。在那 么多鲜活的悲剧前,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因小错而酿成终生大错,因为 守法与违法犯罪往往只是一步相隔。在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 培养遵法守法的意识,在行为和情感上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因为遵纪守法是 每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在此我呼 吁,同学们平时抽出一点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法律书籍,了解基本的法律要求,并从 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小公 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