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32526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 业 论 文题 目: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入 学 年 月 2010年05月 姓 名_ 管昕 _ 学 号_ 10026134003 _专 业_ 小学教育 _学 习 中 心_ _ 河南濮阳 指 导 教 师_ _ 王原璞 _完成时间2012年3月30日目 录内容摘要3关键词.3正文.4一、 网络使用特点和未成年人发展特点.4(一) 网络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5(二) 网络满足内心的多种需求.5(三) 家庭关系不和5(四) 自我自制力不强.6(五) 游戏是最容易成瘾的.6二、 网络成瘾的危害.6(一) 影响学习6(二) 影响身体健康7(三) 影响人际关系.7(四) 影响行为

2、.81、 杀害亲人.82、 家庭暴力.83、 离家出走.8三、 预防对策.8(一) 要注意家校联合.9(二) 要注意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9(三) 要注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9(四)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10(五) 社会预防.10小结.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内容摘要: 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渡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根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

3、、家庭关系更重;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经历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部分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属于前三类。未成年人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的特点正好迎合了未成年人的众多需要,是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关键词:网络成瘾、未成年人、网络特点、网络危害、预防手段 正 文: 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渡使用网络

4、,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根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家庭关系更重;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经历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部分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属于前三类。未成年人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

5、群,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从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特点看,他们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活跃的思想、积极的参与意识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因而很容易为相同的志趣形成或参与到某一群体之中,尤其是当网络开始走进青少年生活中以后,对交往的渴望、对新事物的探索,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把虚拟世界作为自己学习、交往的平台。由于网络不仅能够满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信息需求,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信息沟通、思想和情感分享的平台,所以青少年通过这一桥梁可以迅速、便捷地结识更多的网络朋友。因此,青少年对网络有着特殊的偏爱。并且,青少年学生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大多在1316岁,这部

6、分网民占总体学生网民的几乎一半,而这一时期证实大部分学生的初中阶段和高中早起阶段。众多的数字表明,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存的第二空间,渗透到了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更是一个普遍交往的社会。因此,它的到来打破了人们关于生长的血缘、业缘、地缘和趣缘的关系,为年龄相近,爱好相同,价值观一致的青少年提供了在极短时间中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的特点正好迎合了未成年人的众多需要,是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一、网络使用特点和未成年人发展特点 (一)网络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未成年人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

7、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未成年人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对于一个正常成长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与人交流沟通,但是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家长不与孩子沟通,根本不知道核子平时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时孩子便以网络娱乐和游戏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逐步成习。(二)满足内心的多种需求 未成年人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满足与他人交流的需要,能正常与人交流,但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

8、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正常交流。尤其是当代社会,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他们性格倔强、感情脆弱,学习压力大,心理处在断乳期,加之社会的诸多问题,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正是青春刚刚萌动的时期,有些想法和感情,有时不愿对父母、老师、甚至是对最亲近的人表露出来。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既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又能够轻松、毫无忌讳地表达出来,不会担心他人的评价,也不必害怕因此受到讽刺和打击。(三)家庭关系不和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88%,双亲家庭3.9%。在父母经常吵架和非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庭中,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分别高达8.25%和5.97%。

9、随着离婚率升高,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四)自我组织力不强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未定型,自制性和自律性较差,所以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光怪陆离的网络诱惑,被网上五花八门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网络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信息畅通无阻,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并且,网络交往的低成本性与隐蔽性,又使他们在家中或网吧之内就能结交到形形色色的网友,满足自己

10、感情和交往的需要。网络信息的泛滥,新奇逼真的游戏,群体成员的频繁互动,都像“毒品”一样使青少年学生沉溺其中。如果不及时戒掉,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引发青少年的犯罪。(五) 游戏是最容易成瘾的 未成年人网友成瘾主要是能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力量感和成就感,几乎所有网游成瘾的未成年人都是网游高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的比率非常高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在网络中能轻易地获得各种网络游戏。这也是网络便利性带来的。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尽管网络为青少年提供的了丰富的信息滋养,色彩斑斓的世界样态和无限宽阔的交往环境,人们对它的评价却损誉参半,尝尝用一柄“双刃剑”形容其间的利弊。这是因

11、为,网络给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信息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一) 影响学习 青春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应集中全部精力搞好学习。由于很多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一旦上网成瘾,则一发不可收拾。逃课、晚归,泡在网吧中,消磨光阴,逃避紧张的学习,虚度自己的花样年华。迷恋于浪漫的网恋中而无法自拔,似乎感染了“QQ病毒”,打开书看不下去,读书不愿意张口,拿出笔来不愿写字,由于晚上熬夜,整天就像吸大烟似的,昏昏沉沉,怎么不使成绩一滑千里呢? 小男孩源源(化名),13岁。4岁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6岁时父亲再婚,一年后,弟弟出生,家庭关系逐渐出现不和谐。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发呆,要

12、么搞小动作,要么扰乱课堂秩序,常常不交作业,并且经常逃学,出入网吧。他总是与流浪小孩为伴,与网友们为伍,一进网吧,两眼放光,兴奋异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多次卖书包、卖课本,换钱上网。 (二)影响身体健康 上网严重损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由于长时间上网,视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加上缺乏户外锻炼,缺少睡眠,作息没有规律,身体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随时可能侵袭你。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连续上网,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容易变得非常虚弱。同时,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网吧大多环境恶劣、空气浑浊、声音嘈杂,青少年在这种环境的网吧内上网,也容易被传染上疾病 2006年7

13、月11日,高三毕业生小雨因高考过后几乎全部时间都在惊醒疯狂的网络游戏导致视网膜裂孔。他每天平均玩10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玩的最多的是网络游戏“cs”和魔兽世界。据调查,现实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小时,约百分之一的孩子上网成瘾,每天上网超过三小时。(三)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的满足 在广西柳林市南二环路一栋居民楼下,一名16岁少年与母亲扭打起来,只是为了能常泡吧没人管。辖区派出所民警接报赶到事发居民楼,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孩只顾往前走,全然不理会紧紧拉住他的母亲。母亲哭着哀求:“儿子啊,你不要再去网吧了,妈妈求你了。”男孩用力一推,将母亲推倒在地。男孩冷漠地说:“你快点拿纸笔来,马上写协议书,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