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32490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纯主食控制。上个世纪,医学界认为血糖高主要是由于摄入主食造成的,因此主张糖尿病人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要低。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的认识不断在变化,1921年对病人的要求是碳水化合物占总食量的20%1950年是40%,1971年提到45%,1986年认为是60%,1994年已认为应和正常人一样,占65%。米面一类主食一般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机体将动用蛋白质、脂肪产热,过多的脂肪代谢将产生较多的酮酸,进一步造成三大代谢紊乱,甚至产生酮症酸中毒。科学家认识到糖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平衡膳食。主

2、食是最“廉价”最直接的热量供应源,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应放宽主食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产热比是6065%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脂肪产热则可达9千卡,超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2倍。因此单纯控制主食而不控制总热量,摄入过多肉类食品或油脂,将造成总热量过高,血糖控制不会理想和稳定。2、 早餐不想吃,中午吃得过饱。有人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过度饥饿导至午饭超量,餐后血糖过高,造成血糖高低波动,这对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是很不利的。糖尿病人由于生理现象,早晨血糖一般是一天中最高的,不吃早饭就很难安排药物治疗,因为吃药不吃饭造成低血糖,以糖尿病人来说是绝对不可取的。3、 吃饭速度讲究。糖尿病人容易

3、饥饿,每当吃饭时都有些迫不及待,但进餐太快是糖尿病人的大忌,进餐太快使得产生饱腹感的时间延后,容易造成食量过大。如进餐时间长一些,可使餐后血糖上升平缓,避免血糖突然升高。4、为了控制饮食,一步到位。饥饿本身是糖尿病症状,当血糖控制好了,病情稳定了,饥饿症状就会缓解。要放真检查摄入量是否正确,每天主食46两是生重,其它食物摄入要足够。当饥饿难忍时,可用黄瓜、西红柿等充饥,也可以吃些含纤维素高的食品。开始控制饮食时,要逐渐减少热量,让机体有个适应过程,不要一步达标,还可以少食多餐。如果有低血糖现象,要立即吃些糖水或含淀粉的食物。5、目前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动物食品摄入量有较大上升,但即

4、便是瘦肉也含10%左右动物脂肪。另外烹调油摄入急剧增加,很多人每天已经超过50克。脂肪摄入过多,是我国居民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黏、肥胖、脂肪肝、痛风等一系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代谢性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营养专家已经提出,正常人每天植物油摄入量应在25克以下。糖尿病人及患有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病人应限制在20克以下。另外,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在体内易氧化,产生过氧化物质和自由基。自由基损伤细胞膜,除加重糖尿病及合并症外,也与癌症有关。6、 只吃素不吃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纤维素合称“七大营养素”。为保证摄入充足,我们不主张吃素,更不主

5、张糖尿病人吃素。糖尿病人由于控制饮食,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如果再吃素,对身体伤害更大。况且动物性食物的营养是植物性食物不能代替的,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优,其氨基酸比例恰当;而植物性蛋白质(豆类除外)缺少赖氨酸,营养不全面。另外,动物食品中的营养素人体易吸收,如血红素铁比无机铁吸收好,有机锌、有机硒、有机铬都比无机元素吸收好。动物食品又是一些维生素的丰富来源,长期不吃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动物食品也不能随便吃。来衡膳食要求每天有250克牛奶、1个鸡蛋、3两左右瘦肉或鱼,这个数量的食品带人的动物脂肪,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脂肪最好的比例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饱和脂肪酸

6、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瘦肉或鱼)。如果按上述数量进食,人体脂肪的比例基本上可以达到最优。7、 大油炒菜香。蔬菜加热过程中,水分丢失,油脂进入菜中或附在菜上,虽然没吃肥肉,但多吃菜势必增加了脂肪的摄入,如果是大油(猪油)就更不好了。菜也不能无限制地吃,每天12斤就可以了。糖尿病人由于每天脂肪摄入量在20克左右,不能多吃炒菜,最好是氽、煮、拌。8、 忌糖不忌盐。很多糖尿病人觉得菜没有味道,用盐较多。我国的饮食习惯是南甜北咸,东北每日吃盐在15克以上,北京为10克,南方8克。多盐即多钠,近年有很多科学报道,多钠与高血压有关,而且还增加肾脏负担。糖尿病人容易合并高血压合并症,应该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天

7、在6克以下。可以采用其它调味办法。9、红薯纤维高,南瓜降糖好。红薯含纤维虽高,淀粉、糖含量也高,易出现餐后高血糖,最好不吃或少吃,如果吃,要与主食进行交换,每吃100克红薯就要少吃25克粮食。南瓜有很多种,能降糖的是日本品种,口感较脆。中国的南瓜(或窝瓜)淀粉含量很高,多吃反而对病情不利。南瓜保健食品是经过加工提取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有调节血糖的保健作用是可能的。10、干果最耐饿,多吃没有多大坏处。花生、核桃等干果耐饿的原因是含脂肪高,20粒花生米、2个核桃相当于25克主食的热量,100克花生米产热500千卡,是一日应该摄入热量的1/3,如果没有把这部分热量计算在内,势必造成一日

8、摄入热量严重超标。高脂肪是引起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因此不主张糖尿病人吃花生等高脂肪食物。11、无糖食品随便吃,食用蜂蜜通便。有的糖尿病人认为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这是错误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单糖或二糖,但仍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属于主食的一部分,点心类还包含脂肪。因此无糖食品必须计算在一日总热量份额中,不能随便吃。有的病人便秘,听说蜂蜜可以通便,就大量食用。蜂蜜含相当多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应该多吃蔬菜或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通便,蜂蜜不能吃。1 2、水果和蔬菜差不多,互相可以替代吃。蔬菜是所有糖尿病人必须吃的,每天以5001000克为宜。而水果含糖高,不能代替蔬菜。空腹和

9、餐后血糖高的病人不可吃水果,血糖控制好的病人可以在两餐中间吃少量水果,但要和主食进行热量交换,每吃200克水果应少吃25克主食。13 、吃米不吃面。米面含碳水化合物(多糖)基本一样,二者血糖指数也都接近,吃米吃面对血糖没有太大差别。有的人可能因为两种食物数量控制不够准确造成的计算误差,认为吃面食比吃米血糖高是没有科学根据的。14、为了少排尿,从而减少喝水。多尿是“三多一少”症状之一。多尿并非体内水多,而是血糖高所致。改善多尿的根本办法是控制好血糖。有的病人认为是喝水造成的,因此采取不饮水或少饮水的办法,这是错误的。糖尿病人由于中枢神经感受性减弱,很难感到口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易出现

10、高渗。高渗是很危险的,这是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发病原因,死亡率很高。血液浓缩后,黏度增加,容易发生民脑血管病,这也是糖尿病人重要死亡原因。糖尿病人需要主动饮水。15、糖多钙不会少。我国的饮食结构决定了大部分人钙摄入不足。食物中牛奶含钙较高,但由于黄种人普遍缺乏乳糖酶,喝奶后容易产生腹涨或腹泻,因此不愿意喝牛奶。糖尿病人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因此需要补钙,最好每天喝250克牛奶,并要适当补充钙制剂。骨头汤含钙很低,单纯喝骨头汤是没用的。16、多吃饭也要多吃药,血糖不会过。血糖高低与进餐的总热量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将贯穿糖尿病治疗全过程,不论是病情如何、采取什么手段治疗,都无一例外要进行饮食控制。

11、饮食治疗是一切治疗的基础,胰岛素用量、用法都要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确定,并依血糖水平进行调整,不控制饮食势必增加胰岛素用量,这样不但使血糖波动,还会使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多,加重胰岛素抵抗,造成恶性循环。口服用药如果多吃,对肝肾等器官有影响,易产生抗药性。不控制饮食,摄入热量过高,人也容易发胖。血糖控制满意了说明饮食、药物、运动建立了比较好的一个平衡关系,要长期坚持,不要轻易变动饮食和药物。认为多吃饭,多吃药就可以的做法,只会加重糖尿病。17、出现低血糖,忍着就能过去。低血糖危害极大,糖尿病人有时会出现低血糖,特别是吃磺尿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发生的时间一般是餐前或半夜23点钟。低血糖症状出现的

12、快慢与胰岛素制剂的性能有关系。中效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角发的低血糖症,早期的症状可能不及短效胰岛素那么凶猛,但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将导致昏迷不醒甚至死亡低血糖的症状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因血糖的急速下降,刺激肾上腺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产生交感神经亢进症状,如冷汗、发抖、起鸡皮疙瘩、心跳过速、饥饿、软弱、头痛等。这些症状是警告,提醒病人面临危险,必须及时处理。由于脑部的营养全靠血中糖分来供给,因此在脑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病人会发生头晕、头痛、焦躁不安、神智不清,甚至昏迷的现象。出现低血糖,千万不能强忍着,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血糖会继续下降,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治疗的办法很简单。在有轻度低血糖反应时,可

13、立即给病人吃含有糖分的食物,像砂糖、糖果、巧克力等。这些糖类很容易吸收,食用后十分钟内可立即使血糖上升,一般至少给病人食用2025克。如在15分钟内仍无好转,可再进食一次。若仍无效,应立即送医院治疗。病人如注射短效胰岛素,由于持续作用时间只有68小时,所以低血糖反应重复发作的机会可能较少;而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就须特别留意。发病时除给予上述吸收较快的糖类食物外,还需加上碳水化合物等吸收较慢的食物,如牛奶、面包、饼干。若病人已神志不清,切勿强行喂食,以免食物误吞到气管内而窒息,应立即送医院急救。通常采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液静脉注射,可使病人很快苏醒。(摘自人民政协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张效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