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类复习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322712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类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类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类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类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类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类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类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选择题 1.大地水准面是( B )。 (A)计算基准面;(B)测量工作基准面;(C)一个水平、规则表面;(D)一个规则的曲面。2.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指标差和( A )等误差的影响。 (A)横轴误差;(B)纵轴误差;(C)竖轴误差;(D)对中误差。3.平面控制可构成三角形网和( B )网的形式。 (A)四边;(B)导线;(C)三角锁;(D)中点多边。4.水准测量中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双仪高法和( C )法。 (A)塔尺;(B)折尺;(C)双面尺;(D)直尺。5.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 D )。 (A)后-后-

2、前-前;(B)前-前-后-后;(C)前-后-后-前;(D)后-前-前-后。6.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 B )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7.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已知方位角和( C ),观测数据为边长和转折角。 (A)高程;(B)地理坐标;(C)已知坐标;(D)未知点坐标。8.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是如何准确地测定地物特征点及( D )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据此描绘成地形图。 (A)房屋;(B)桥梁;(C)地形;(D)地貌。9.观测竖直角时

3、,在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水准管微调螺旋,使之居中;其目的是使( C )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 (A)竖轴误差;(B)纵轴误差;(C)竖盘指标;(D)横轴误差对中误差。请预览后下载!10.当隧洞相向开挖长度小于4km时,其洞外三角网(锁)和水准等级分别选择为( B )为宜。 (A)一等、二等;(B)四等、四等;(C)三等、四等;(D)二等、二等。11.地球曲率影响,使标尺读数(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为零。12.水准测量或视距测量中,标尺前倾或后仰,标尺读数将(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为零。13.地形图的符号分为地物、地貌和( C )三

4、种。 (A)房屋;(B)河流;(C)地形;(D)桥梁。14.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B )。 (A)观测误差;(B)环境影响、仪器不完善;(C)人为;(D)偶然误差。15.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测站高差校核可用( A )方法。 (A)变动仪器高度或双面尺;(B)往测或返测;(C)正镜或倒镜观测;(D)计算高程或高差。二、简答题 1.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尺应做哪些检验?答案:四等水准测量所用水准尺应做如下几项检验: (1)每米长度平均值的测定。 (2)分米分划偶然误差的测定。 (3)一对水准尺黑面零点差数的测定。(4)每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零点差数的测定。2.放样(或测设)点位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5、?答案:一般有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及极坐标法等3.什么是导线测量?答案: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叫导线测量。请预览后下载!4.什么叫后方交会?答案:在待定点上向三个以上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然后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观测值确定待定点坐标的方法叫后方交会。5.什么叫水准点?答案: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达到一定精度的高程控制点叫水准点。6.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答案: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

6、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7.进行三角测量时,三角形的角度宜在什么范围为好?答案:三角形的角度宜在30120之间,最好为等边三角形。三、计算题 1.计算下列三角高程测量成果:A点高程为258.26m,AB间水平距离为624.42m,从A测B时,a23807,i1.62m, v3.65m;从B测A时,a22315,i1.51m,v2.26m,求B点高程。答案:解:正觇时, HBHAhHAStgiv 258.26624.42tg(23807)1.623.65 284.97(m) 反觇时, HBHAhHAStgiv 258.26624.42tg(22315)1.512.26 285.04(m)

7、则 答:求得B点高程为HB285.00m。2.一水准路线AB,如图D-8所示,其间布置9个水准点。 已知:HA82.322m、HB94.879m,其测段距离分别为: SA.14.0、S1.26.4、S2.37.8、S3.45.9、S4.54.2、S5.63.8、S6.7请预览后下载!5.8、S7.83.6、S8.96.3、S9.B6.2(单位:km)。 其测段观测高差分别为: hA.14.351、h1.25.474、h2.36.427、h3.41.255、h4.58.252、h5.610.308、h6.75.337、h7.83.517、h8.95.643、h9.B11.438(单位:m)。 求

8、9个水准点高程值。图D-8答案:解:水准路线闭合差 fHAhA.1h1.2h2.3h3.4h4.5h5.6h6.7h7.8h8.9h9.BHB 82.3224.3515.474(6.427)(1.255) 8.25210.3085.3373.517(5.643) (11.438)94.879 0.081(m) H1HAhA.182.3224.351 86.673(m); H2HAhA.1h1.2 82.3224.3515.47492.147(m); H3HAhA.1h1.2h2.3 82.3224.3515.474(6.427) 85.720(m); H4HAhA.1h1.2h2.3h3.48

9、2.3224.351 5.474(6.427)(1.255) 84.465(m); H5HAhA.1h1.2h2.3h3.4h4.5 82.3224.3515.474(6.427)请预览后下载! (1.255)8.252 92.717(m); H6HAhA.1h1.2h2.3h3.4h4.5h5.6 82.3224.3515.474(6.427)(1.255) 8.25210.308 103.025(m); H7HAhA.1h1.2h2.3h3.4 h4.5h5.6h6.7 82.3224.3515.474(6.427)(1.255) 8.25210.3085.337 108.362(m);

10、H8HAhA.1h1.2h2.3h3.4h4.5 h5.6h6.7h7.8 82.3224.3515.474(6.427)(1.255) 8.25210.3085.3373.517 111.879(m); H9HAhA.1h1.2h2.3h3.4h4.5h5.6 h6.7h7.8h8.9 82.3224.3515.474(6.427)(1.255) 8.25210.3085.3373.517(5.643) 106.236(m); 答:附合闭合差为0.081m;测段总长L54km;高差改正数等于0.0015mkm。3.平曲线测设中,曲线元素若分别以下列符号表示,如图D-17所示,R为曲线半径、L

11、为曲线长、I为外转角、T为切线长。请预览后下载!图D-17问: (1)若已知R、I,T为多少? (2)若已知R、I,L为多少? 答案:解:(1)T=R tgI2 (2) L=R I180五、论述题 1.怎样计算渠道的挖填方量?答案:渠道的挖填方量通常采用平均断面法,即先算出相邻两中心桩应挖应填的横断面面积,取其平均值再乘以两断面间距离,就能求得两中心桩之间的挖填方量。2.地形测图要做哪些工作?答案:首先踏勘测区,选择与测区相关的已知控制点坐标,根据测区情况进行外业控制测量,内业平差计算,然后进行测图。测图工作的步骤如下: (1)首先安放好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定向)。 (2)测量碎部点(水平角、竖角、视距、计算高程)。 (3)绘碎部点于图上(可以用坐标或量角器展点)。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请预览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