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32242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三违”发生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煤矿 “三违 ”是安全工作的万恶之源,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三违 ”行为是煤矿事故中最主要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环境恶劣,条件多变,五大自然灾害并存,事故的威胁时刻存在;从主观上分析,多数事故都是由于当事人“三违 ”所造成的。“三违 ”屡禁不绝,已成为煤矿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只有把握矿工“三违 ”发生的规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一、把握 “三违 ”发生规律,加强安全管理预见性根据煤矿各类事故的分析,发生“三违 ”时具有特定的事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刺激和影响,情绪

2、波动较大,导致心理功能紊乱,注意力分散,诱发事故的发生,其主要表现为:“三违 ”者思想受到1、新工人进矿入井时,容易产生“新鲜感 ”和 “恐惧感 ”,井下环境不熟,操作技能差,易发生人身事故。2、生产条件较好时,容易产生“麻痹感 ”而放松警惕;生产条件差时又易产生“威胁感 ”而盲目蛮干。3、当同志之间发生矛盾时,容易产生“窝火感 ”或“失落感 ”,心思烦乱,易走神出危险。4、当受到批评或惩罚时,容易产生“不服感 ”或 “报复感 ”,极可能用“违章 ”行为发泄心里忿忿不平,造成安全隐患。5、下班前后,容易产生各类 “违章 ”。“急躁感 ”或“侥幸感 ”下班前不顾质量,图快图省事蛮干,下班后急于升

3、井,常发生6、倒班前后,容易产生“瞌睡感 ”,倒时差造成工作中精力不集中,打盹睡觉,发生情况反映迟钝。7、任务重工作量加大时,容易产生“疲惫感 ”,身体劳乏难以适应,进而投机取巧,极易产生违章行为。8、节假日前后,容易产生“浮躁感 ”,朋友聚会吃喝成风,工作中心猿意马,对安全十分不利。9、农忙季节,容易产生“惦记感 ”,尤其是家住农村的职工总是惦记着播种、收割的事。烦闷的心态,分神的举止必然成为不安全的因素。10、当职工家中遇到天灾人祸、夫妻不和等特殊情况时,容易产生“烦闷感 ”和 “忧郁感 ”,工作中容易“打岔走神 ”带来安全隐患。上述情况都是发生“三违 ”的重点时期,也必然是我们应把握的规律,安全生产中对握其发生的规律,才会加强安全工作的预见性。才能更好地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违 ”治理工作只有把”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