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32012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采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采煤大工 (一)一般规定 1.进入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工作范围内的顶板和支架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 2.任何支柱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在松软膨胀的底板或不见底时必须“穿靴”,真底要有麻面。 3.使用木柱要粗端向上细端向下。无论木柱或铁柱,在倾斜煤层中,均需打35的迎山角。 4.打柱时,要注意附近工作人员的安全,支柱下方及可能波及的地方不准站人。 5.打柱时,注意不要将风管水管电缆等 打在支柱之间,并加以保护。 6.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三直(煤壁直、支柱成直线、溜子直),两净(浮煤出净、放顶支柱回净),两畅通(上、下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7.工作面坡度大于15时,采煤

2、只能由上往下进行;15以下(含15)可以由下往上采,分段作业方向要一致,并保持10米以上距离。 (二)不同支护形式的操作方法 1.单体液压支柱 随时随地检查支设的单体柱三用伐、柱筒有无漏液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更换。 单体支柱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三用伐漏液超过规定; 活柱的密封圈漏液; 活柱上顶缺小爪或把手损坏; 单体柱有变形弯曲。 支设单体柱时,活柱拨出高度不小于200mm,回采高度发生变化,活柱拨出高度不足200mm时,要进行卧底。单体柱的支设高度不许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高度。 支设单体柱时,必须使用铰接顶梁相配合。 三用伐、柱筒漏液时,不得用黄泥和煤粉堵漏,应立即更换。 在使用注液枪

3、前,必须冲洗注液枪咀及单体柱进液孔,注液枪咀不要对着人,不许随便开动注液枪手把。 升柱时,将注液枪咀插入三用阀的进液阀筒,卡好注液枪锁紧套,操纵注液枪手把,当支柱将铰接顶梁贴紧顶板,活柱不上升时,松开手把和锁紧套,取下注液枪。 工作面使用的注液枪和高压管路都必须悬挂好,不得随意丢放。 严禁用锤、镐等硬工具敲击柱体和三用阀。 2. 采面特殊支架 木垛 木垛的形状采用长方形、方形或实心木垛; 木垛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 木垛必须码到与顶板接触为止,各层材料平行,四角成直线,并与顶底板垂直; 最下层木垛材料应垂直大墙,并靠在两个柱子上侧; 木垛材料长短不齐时,靠大墙一端必须打齐; 木垛从上往下在第一

4、层与第二层之间用楔子打紧,最上层与顶板之间用板皮楔严背实; 木垛材料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端头支护:金属支护采面或单体面三对六梁架设方法。(说明:回采工作面端头是指采面上下两道的回风巷、溜子道附近的地点), 当工作面采上下端口,在端头沿工作面倾斜向内20米处向前采一孔,拉出缺口,此时,缺口处控顶距为3米; 在沿工作面走向端头三排,紧靠铰接顶梁部位各加一根金属大梁,并与采面基本柱对直打上柱子; 随工作面推进,端头缺口保持超前1米; 紧靠已架好的金属大梁,再超前各架上一根金属大梁,替下原来的铰接梁,此时端头已成了三对六梁支护; 采面每采一孔,每架金属梁中的一根向前移2米,交替逐步进行,工作面有两

5、台溜子时,中部机头也要架三对六梁; 操作端头支护时,遵守金属柱和梁体操作的有关规定。; 二、采煤小工 1.进入作业地点后,应详细检查顶板及支架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2.扒(铲)煤时要站在支架完好、背帮背顶牢靠的地点,发现块煤等滚下要及时让开,并招呼在下方工作的人员。 3.靠近柱子不能乱扒乱铲,发现有不到底的柱子要停扒(铲)煤,立即处理。 4.停开溜子时禁止往上装煤,遇大块矸石应及时搬入老圹。 5.扒(铲)煤时发现瞎炮或残炮,要及时交给放炮员处理,禁止用手乱拆雷管或用岩尖乱刨。 三、放顶工 1.放顶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出净余煤,将溜子、溜槽、风管等移至切断线以内,修理加固好工作面,检查放

6、顶工具的牢靠性等。 2.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的控顶距离,严禁提前摘柱和落后放顶。 3.葫芦回柱放顶工作由三人担任,自始自终要有一人负责观察顶板压力情况。 4.放顶过程中,顶板来压危及安全时,要停止作业,人先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过后,顶板稳定时,再继续作业。 5.放顶必须站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后路不得堆积浮煤乱料,保持畅通无阻。 6. 回柱放顶的顺序:由里向外、从下往上、先柱后梁。 7. 同一采面放顶、采煤平行作业时,其错开距离至少15米。 8. 放顶前要超前1米以上挂好挡矸帘,其高度符合规定。 9. 回液压支柱程序: 站在柱子斜上方安全地点,先塞紧顶梁的铁销子,再将卸载手把插入右阀筒卸装

7、孔中; 转动卸载阀,柱内阀套轴向内移; 打开卸载阀,柱内乳化液排出,活柱回缩,用葫芦拨出。 10.放顶回柱时,作业人员均应站葫芦大钩的上方,拣金属柱人员不能用手扶柱顶,回出的液压支柱立着靠向大墙,严禁倒放在底板上。 11. 回铰接顶梁程序: 用锤敲脱园柱销; 用撬棍撬,使其错位; 站在控顶区域内拣梁子,或用葫芦拖出。 12.应回的支柱铰梁上有扁销子时,应先回掉销子再回柱。四、打眼工1.进入作业地点,先检查顶板、支架、煤壁等安全情况,并认真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排除隐患方可作业。 2.打眼前检查电煤钻,开关是否灵敏、可靠,电缆是否破损。戴好绝缘手套,做好打眼准备工作。 3.炮眼位置、角

8、度、深度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4.打眼时,打眼工稍成弓步站在安全稳固地点,双手握住电煤钻手把扶正钻,推进力适当,钻杆要直,不断来回拉动钻杆抽出煤粉,并随时观察运转情况,打完眼后,及时关闭电煤钻开关。 5. 眼窝用手镐先行点好,严禁手握钻杆点眼、打眼。 6. 严禁将残炮眼加深。 7.打眼过程中,遇顶、壁松动、瓦斯异常等安全隐患,应立即停钻,观察处理后再行作业。遇电煤钻有异声、发热,应停钻检查,确认完好后重新作业。 8.遇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打眼: 支架不完整,安全出口不畅通; 控顶距超过规定; 临近5米内有老巷; 顶板很破碎,冒顶区边缘及其它危险地带。 五、放炮工 (一)一般规定 1.井下放炮工必

9、须由有两年以上采掘工龄的专职放炮工担任,并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放炮工必须熟悉爆炸材料的性能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3.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应穿棉布或其他抗静电衣服,不准穿化纤衣服。 4.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 做药工作必须在安全可靠、无电缆及电器设备的地点进行,并严禁非有关人员接近。 5.必须严格执行矿制定的爆破器材领退等管理制度。 (二) 爆破前准备工作 1.根据本班实际需要使用炸药、雷管的数量,由区队值班人员填写爆炸材料领用单,并领取合格的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下井。 2. 领取并检查防爆启爆器。 将发爆器钥匙扭到充电位置,指示灯要发亮; 禁止用短路方法

10、检查发爆器; 发爆器完好,电池有电。 3. 领取放炮所需的足够并符合标准的母线 4. 备好炮杆(木质或竹质),炮杆直径略大于药卷直径。 5.凭爆炸材料领用单,核实电雷管和炸药的需用量,凭爆破证到爆炸材料库领取所需爆炸材料。 6.爆破材料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运送、存放和使用。 7. 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配起爆药卷。 8. 装药操作 装药前,放炮工要与班组长及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及炮眼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检出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进行装药: 工作面的控顶距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或有片帮冒顶的危险; 爆破地点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

11、 在爆破地点20m上下通道不畅; 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放炮工按照作业规程爆破说明书规定的各号炮眼装药量、起爆方式进行装药。各炮眼的雷管段号要与爆破说明书规定的起爆顺序相符合。 装药时要一手拉脚线,手拿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使药卷紧密相接。药包装完后要将两脚线末端扭结。起爆方式分正向起爆和反向起爆。按正向起爆方式装药:即起爆药卷最后装,起爆药卷及所有药卷的聚能穴都朝向眼底。4. 封泥 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

12、其他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填炮泥要遵守下列规定: 装填封泥时,一手拉脚线,一手拉炮棍推填封泥,用力轻轻捣实; 封泥的装填结构,先紧靠药卷填上3040mm的炮泥,然后装水炮泥一至数个,在水炮泥的外端再填塞炮泥; 装填水炮泥不要用力过大,以防压破。装填水炮泥外端的炮泥时,先将炮泥贴紧在眼壁上,然后轻轻捣实。 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炮眼深度为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炮眼深

13、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炮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的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5. 连线 连线方式与接线要求: 各炮眼雷管脚线的连接方式应按照“作业规程”爆破说明书的规定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雷管脚线与母线的连接由放炮工一人操作; 电雷管脚线和连续线、脚线与脚线之间的接头,都必须悬空,不得与任何物体接触。 爆破母线与连接线敷设: 爆破母线、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互相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金属管、金属网、钢丝绳、刮板运输机等导电体相接触; 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不受此限; 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面。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面,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保持0.3m以上距离; 只准采用绝缘胶线单回路爆破,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爆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