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32009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材解读: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的体裁是通讯。课文中再现了在1998年震惊中外的特大洪涝灾害中,人民解放军不怕危险、不畏牺牲、奋勇抗洪的场景。课文中描写点面结合,场面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子弟兵在洪水中顽强战斗的录象,多媒体课件。2、第一课时教

2、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感受当时洪水决堤的危急场面。(2)学生质疑,归纳为两个问题:A、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为铮铮铁汉B、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救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一;一;大江保卫战。上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这堂课我们就围绕两个重点,去感受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去领略人民救星的崇高精神!(板书:铮铮铁汉人民救星)【第一课时已经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两个重点,第二课时开始重新提出两个问题,也明确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人民解放军保大堤、救群众的感人场面。(默读课文

3、,汇报)【总体把握人民解放军保大堤、救群众的感人场景。】小结:课文的25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场景。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1998年7月27日凌晨两点,当我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灾情就是命令,四百多名官兵迅速赶到现场。他们是如何与洪水决战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并且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感动,并试着把它读好。(出示第2自然段)(2)、找到令你感动的句子了吗愿意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交流感受。)【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人民子弟兵不畏危险、奋勇救堤的感人场景。此段中对战士们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得极为传神,读来格外惊心动魄。让学生们品读这段,为的是充分感受战士

4、们的献身精神。】A、官兵们保住大堤!体会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只有一个念头等词句。小结:战士们肩上扛的是沉重的沙包,脚下是泥水,还夹杂着嶙峋的片石,可是这些并不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一;(引读)大堤,保住大堤!保住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无数人的生命,所以尽管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但是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一;(再次引读)大堤,保住大堤!B、战士们加油!体会:这是战士们在面对洪水、面对挑战时所体现出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男生读)C、一个个伤痕累累。体会奋然、伤痕累累、鏖战等词句。小结:战士们毫不畏惧,高声喊着口号,奋然跳入

5、水中,没有犹豫,没有胆怯,用生命之躯作为屏障去阻挡肆虐的洪水!可怕的洪水冲垮了堤坝,冲毁了房屋,却冲不倒战士们誓死护堤的信念!女同学一起来读好这几句。(女生读)多么英勇的战士啊!可是,(引读: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伤痕累累)【通过重点句的品读,加上教师适时的概括描述,更深更细致地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为理解铮铮铁汉打好基础。】(3)这段话是人民子弟兵与洪水进行大决战的情景,这惊心动魄的抗洪场面,作者用了这样一幅对联进行了高度概括。(出示对联)一起来读好它。(齐读)【对联是对抗洪场景的大概括。】(4)让我们再次却感受一下当时那紧张而又刺激的情景。(多媒体播放抗洪片断)【事情发生在

6、98年,如今的学生当时是尚未懂事的孩童,因此书上的描写学生们只能抽象理解,播放当时片断能让学生们仿佛回到当年的场景,加深感性认识,从而对人民解放军产生崇敬之情。】(5)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战士们以铮铮铁骨保住了大堤。在那鏖战的几个小时里,战士们付出了多少代价从那累累的伤痕里,我们读到的是官兵们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敬佩之情一起来读好这段话。(齐读全段)【通过充分的感情铺垫,学生们此时读起来已然是充满了对官兵们的敬意。】3、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曾经有战士说:站着是一根伫立的桩,倒下是拦洪的沙袋。与洪魔英勇搏斗的子弟兵们早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解放军某部连长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7、1)、(出示第四自然段)谁来深情地读一读黄晓文的故事(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是面的描写,第四自然段树立一个典型人物,品读他的故事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抗洪的战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们谈体会可将战士们的勇敢精神内化到自己的情感之中。】(3)、同学们都被黄晓文的勇敢和奋不顾身所感动,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他很勇敢呢(一系列的动作和二话没说、三下两下等词语体现出时间的紧迫,动作的迅速,黄晓文的奋不顾身,相机指导朗读)(4)、是啊,他知道,大堤随时都会坍塌,也许,一分钟的松懈就会使无数房屋被冲毁;一秒钟的休息就会使无数人的生命被夺去。所以当团长要派人去找随队军医时,黄晓文大

8、声说;一;一;(引读)来不及了!说着,;一;一;(引读)爬上了大堤。【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不仅体现了黄晓文的铁汉精神,也体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5)、为了保住大堤,制服洪魔,我们的子弟兵们献出的何止是鲜血,更有他们年轻的生命!(播放抗洪战士牺牲的片断)【抗洪过程中感人的事太多太多,一些战士们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播放此片断能更深刻的打动人心。】(6)、小结:又是一个年轻的战士倒下了,他就是李向群,年仅20岁的李向群,在与洪魔的斗争中,他永远地长眠在抗洪大堤上!无论是久经考验的将军,还是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像黄晓文、李向群那样,发出了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得在的誓言,他们奋不顾身保大堤的英雄壮举,显

9、示出我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奋不顾身保大堤)【圆满小结第一个问题,所有的人民子弟兵都具备了整整铁汉的英雄本色。】4、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不仅是保大堤、制洪魔的战斗惊心动魄,解放军官兵们在滔滔洪水中救出被困群众的场面也同样震撼人心。(1)、(出示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看你能读懂些什么。(2)、交流:你读懂了些什么呢【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是教师跟学生共同品读,第四自然段基本放手让学生来讲故事体会,到了第五自然段自然而然地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谈理解,循序渐进,不但能锻炼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能体现学习上学生的主体性。】A、汹涌的激流中摇摇晃晃的电杆。(抓住三个飞向,体

10、会人民子弟兵抢救群众的急切心情。男生齐读。)B、在安造垸希望(理解省略号,解放军还救出了无数的群众。女生齐读)小结:是啊,人民子弟兵们救出的何止是周运兰和小江珊两个人,他们把老大娘背出了危险的房屋,他们把小木船送给了无家可归的母女,他们把救生衣让给了在洪水中苦苦挣扎的人民群众。他们把生的希望送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舍生忘死救群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板书:舍生忘死救群众)C、哪里闪烁(理解红五星、迷彩服等就是指子弟兵,哪里有危险,他们救出现在哪里)小结:只要有洪水、有危险的地方就会有我们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正如小江珊奶奶所说的那样:孩子,只要你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穿迷彩服的

11、人,你就向他求救,他一定会来救你的。在江珊奶奶的眼中,在所有人民群众的眼中,解放军战士就是他们的大救星!(全班齐读)【圆满小结第二个问题,人民解放军救出了无数的群众,他们是人民群众的大救星。】(3)、让我们充满激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这些人民救星们牢牢地记在心里。(齐读全段)5、引读第六自然段。为了保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子弟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热爱人民)【为课前归纳的两个问题进行总结,引出人民子弟兵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加深对战士们的崇敬之情。】总结:是的,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怀着对人民的

12、热爱,战士们用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打胜了这场;一;一;大江保卫战,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永久的丰碑。作为这场大决战的见证者,大江,永远铭记着;一;一;(引读)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一;一;(引读)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三、拓展阅读。【这首诗歌雄浑大气,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奉献精神,更体现了人民对解放军的感激、敬仰之情,最后的朗读把勇敢无畏、坚定执着深深铭刻在心里。】1、出示诗歌:让高高的防汛纪念碑化作大笔,把胜利的捷报写上浩瀚的楚天;让巍巍长江大桥化作巨琴,奏响英雄曲,迎接抗洪将士光荣凯旋!今天,当我们即将合上98抗洪这部煌煌大书,我们已经把生命的奋斗和思考一起留给了历史。以抗洪的名义,我们将何难

13、不克,何功不遂。以抗洪的名义,忘记98就意味着背叛!当后世子孙肃然按下历史的放音键,听到98抗洪惊天动地的呐喊时,我们,将不会羞愧,因为我们尽到了这一代人的责任!2、齐读。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写一首讴歌抗洪战士的诗。教后感:在港闸区教育局主办的的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分析会上,我执教了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当初选择执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因为它虽然是一篇通讯,但是课文语言相当精彩和大气,学生们容易读出气势,我非常喜欢它。而且学生们对1998年的这场洪涝灾害并不了解,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文字不能深刻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人民子弟兵的崇高精神,所以就想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帮学生重现当年,加深理

14、解。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为铮铮铁汉;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是人民救星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重点理解2、4、5自然段。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对于三个重点段落;一;一;第2、4、5自然段,我采取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学习三段分别提了三个问题:1、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令你感动,并试着读好它;2、听了黄晓文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3、读读第五自然段,看你读懂了什么三个问题步步深入,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高精神的理解也步步深化。在学生们交流第二自然段令他们感动的句子时,还联系到了实际,联系到了自己,说到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时,谈到自己平时有一点小疼痛就会撒娇,但是战士们

15、却全然不顾,令人敬佩;还有的学生谈到伤痕累累时,声音竟然在颤抖,他说他们为这些战士们心疼!还有的学生说到凌晨两点,那正是大家正睡得正香时,却谁也想不到有这么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正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而战斗着学生们说得真好!而又在观看了一段抗洪录像之后,又有了一次直观的体验,在充分感动的基础上,再次来朗读这一串文字,每个人的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了!而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在充分感受到黄晓文的勇敢献身精神之后,又让学生观看了一名抗洪英雄牺牲在大堤上的片断。几乎所有的孩子眼圈儿都红了,一些孩子哽咽了,甚至于还有几个流泪了是的,虽然事情发生在几年前,虽然当时他们尚未懂事,可现在当年的情景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怎能不令这些善良的孩子动容第五自然段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而第五自然段又是由好几个排比句组合成的。这段的学习就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学习,他们谈感受、谈想法、谈感动、谈颂扬,不知不觉地,已能将这段文字熟记于心。当我提出人民子弟兵为什么要这么奋不顾身地保大堤、救群众这个问题时,学生们肯定地回答: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爱人民、更爱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