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31919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微观提高练习12016年3月3日,物理学家杰拉德杰克逊和史蒂芬霍维试图就反物质湮灭释放巨大的能量来制造宇宙飞船的推进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如图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2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3下列关于微观和宏观物体的大致尺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夸克电子质子原子分子B电子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C地球月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D月球地球太阳银河

2、系太阳系4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盖尔曼C卢瑟福D查德威克5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原子核带负电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7如图甲所示是锂原子的结构图,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锂原子内有 个质子,电子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原子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模型(图乙),那么图甲中的 相当于太

3、阳系中的太阳。81911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在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占空间很 (选填“大”或“小”)通过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带 电。9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这个模型是物理学家 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核式结构模型。10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组成的.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 模型。答案和解析12016年3月3日,物理学家杰拉德杰克逊和史蒂芬霍维

4、试图就反物质湮灭释放巨大的能量来制造宇宙飞船的推进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如图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分析】氢原子是由原子核内一个质子和核外一个电子构成的,明确反氢原子和氢原子的不同点。【解答】解:首先要明确一个氢原子是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构成的,那么,一个反氢原子就是由一个反电子和一个反质子构成的。反电子带正电,反质子带负电。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信息题,关键根据信息找出反氢原子与氢原子的不同点。2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

5、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分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解答】解: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比较可知,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的是水蒸气。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及不同状态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下列关于微观和宏观物体的大致尺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夸克电子质子原子分子B电子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

6、C地球月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D月球地球太阳银河系太阳系【分析】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还可以分成夸克。【解答】解:A、B、目前研究认为,夸克和电子都属于基本微粒,无法比较两者尺度大小。故A、B不正确;C、D、月球体积小于地球,太阳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普通的星系。所以尺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

7、该为: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故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尺度关系,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4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盖尔曼C卢瑟福D查德威克【分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解答】解:1909年,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故选:C。【点评】熟悉基本的物理学史,掌握主要的物理学家的主要成就。5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

8、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原子核带负电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分析】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解答】解:A、B、C、原子是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电子构成。故A正确,BC错误;D、原子核非常小,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

9、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3)宇宙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员;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解答】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故B错误;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7如图甲所示是锂原子的结构图,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锂原子内有3个质子,电子带负(选填:“正”或“负”)电荷,原子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模型(图乙),那么图甲中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分析】根据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的结构,弄清图甲中哪是质子、哪是中子、哪是电

11、子,然后数出个数。了解太阳系中几大行星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图甲中带正电的粒子为质子,数量为3个,不带电的为中子,数量为4个;核外电子有3个,带负电;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故答案为:3;负;原子核。【点评】知道原子核的核式结构以及粒子的带电情况是解题的关键。81911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在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占空间很小(选填“大”或“小”)通过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带正电。【分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2、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原子核所占原子内部空间非常小;(2)已知原子核带正电,由图知,粒子远离原子核而没有靠近原子核,说明粒子所带电荷性质与原子核所带电荷性质相同,即粒子带正电。故答案为:(1)小;正。【点评】本题考查了粒子散射实验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9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这个模型是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的类似

13、行星绕日核式结构模型。【分析】根据对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卢瑟福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答案为:核外电子;质子;卢瑟福。【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原子结构的了解,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10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分析】根据对微观结构和物理学史的了解答题。【解答】解: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即电子;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电子;核式结构。【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知识及物理学史的内容,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