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31557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有感王爱萍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 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 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 美德的。罗素这段话让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自我满足,在 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幸福在于教师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 土壤,从内心感到满足,幸福。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千人一面,要用心发现每 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帮助他,给他们一片自 主发展的土壤,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流淌潺潺的小溪流,碧草青青的草地上,硕果累累的果园里,

2、芳香四溢的花园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多么激发灵感的地 方,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精心选用的 课堂”。我也向往这样的课堂, 假如我也能每天带着我的学生徜徉在那种 课堂”,那么,我和我的学 生将会品得出愉悦的滋味。善待每一个儿童,发挥每个儿童的优点,让他们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都拿满 分,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种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愉悦。其实真实、平凡的课堂,作为教育只要动一番脑筋,努力让孩 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们愉悦的源泉,让他们在感到自尊 的前提下自愿创造劳动,那么这愉悦的滋味将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孩子经常感

3、觉到新鲜、兴奋。那么引人入胜的中队活动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妙的天 地,掀起孩子情绪的波澜,因为自主、自信、自强而使学习生活充满 神奇的魅力,进而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选择,怎会不从 学校飞向自己生命的梦想?怎么不会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呢?看到孩子们收获成功幸福的笑脸,我会欣慰,似乎看到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听到他们花开的声音!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 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 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 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

4、罚 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 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 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 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其实惩罚也是需要艺术的。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 轻老师,对班上调皮的学生十分头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也不 见有什么效果。无意之间,我看到了的一篇文章为这样的 “惩罚 叫好,心中不禁一亮。文中讲到 5 条罚于教育之中的 “惩罚 ”方式: 作业不按时完成者 ,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 3 分钟的古人勤学的 小故事。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办公室读 5遍回家写一点 读后感,

5、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 书包。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内捡纸屑。作业字迹 潦草者罚回家临一页帖。看完上述文字之后,我感慨很多: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 是一门艺术,上面的几个教育办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过失,也 知道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会受到 “制裁”,更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 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该把自己管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 正在成长的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吃一堑,长一智 ”,犯错误是人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中的表现。惩罚不 是教育的目的,带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一 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

6、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 的教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 “没有 规矩不成方圆 ”信念,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 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事实证明,我采用了以上措 施,对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教育非常明显。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成 就和自豪。卢梭说过: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应该使他们觉 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 ”新课程主张 “一切为了学 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自控力 不强,不能准确辨别是非 ,一旦犯了错误 ,教师运用的方式是怎样呢? 现代教育呼唤更艺术的 “惩罚 ”,于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引导和改变学 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追求良药 甜口.这就是一个惩罚的 艺术。我们还必须承认: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