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15411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2017 2018 学年第 一 学期 电子政务 课程论文班级: 15公共事业管理1班 姓名: 郑杰华 学号:20150640124 成绩: 评分内容选题结构内容观点排版总分分值30分20分20分20分10分得分论文格式排版要求: 1、字体要求:课程论文题目3号加粗,内容5号,字体宋体, A4双面打印。 2、课程论文内容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授课:XXX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目录摘 要1第1章 传统政府公共服务的特点及不足2第2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的联系2第3章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23.1对社会总体的积极影响23.2对政府

2、及民众的积极影响2第4章 对我国未来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展望4参考文献:4 授课:XXX摘 要传统的公共管理哲学认为,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社会。这场发生在社会各领域的技术革命,同时拓展了各国政府发展自身公共服务的途径。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在信息化时代, 电子政务对于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此外增加了对政府未来公共服务的展望。 关键词:信息化 传统公共服务转变 服务型政府

3、 未来展望授课:XXX第1章 传统政府公共服务的特点及不足 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维持性公共服务。 是指维持国家安全、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的公共服务, 如国防、外交等;二是经济建设服务。 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服务, 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是社会服务。 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公民直接面对行政机关,公民有任何的需求都需要前往相对应的政府行政部门办理,过程漫长繁杂。政府机构处于被动服务状态的同时,还无法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相

4、互联系,这就决定了民众办理业务时困难重重。大部分时间,一个项目审批下来,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这就加深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也说明传统政府公共服务亟待解决的必要性。 第2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的联系 电子政务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 电子政务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政务活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随着政府从管理性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占据主导。 政府的政务活动也将也将由先前的以管理为主变为以服务为主,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的开展也将逐步实现电子化与网络化。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政府公共服务更多考虑公民的需求, 使政府公

5、共服务范围的范围大大扩展。 同时,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紧密相随, 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保证!第3章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3.1对社会总体的积极影响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G-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G -C)和政府对其所属雇员的电子政务(G-E)。 将这四部分进一步具体化, 电子政务的内容就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政府部门与公民和企业之间以互联网为依托所进行

6、的互动交流与政府服务的提供。因此,电子政务的目的, 相对于公民、企业和其它组织而言, 是要有利于他们更加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政府信息与服务, 降低他们的办事成本;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则是要有利于这些部门通过信息技术使政务公开化、决策民主化、行政高效化。 简而言之, 电子政务是要塑造一个更加高效、更具服务意识、更富责任感、更加公开透明的政府, 以满足信息社会公民的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授课:XXX3.2对政府及民众的积极影响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将使政府的职能发生重要转变。在服务方面,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将政府部门的公告,资料向公众公告,所有的文件变得一目了然,政府服务变得透明化,此外,通

7、过电子政务系统,民众可以直接和政府进行沟通,这就消除了很多社会隔阂,民众有更多的参政议政的兴趣,政府可以更加方便灵活向民众传递最新的动态和优惠政策,大大加深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在管理方面,借助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很多业务都实现了网上办公。与此同时,由于政府掌控了70%的社会信息,借助先进的大数据和云平台,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有了重要的数据参考和支持,然后在电子政务系统上将公示公诸于众。在消费方面,政府无论是采购还是招投标,都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向全社会公告,这既实现政府消费的透明化,有利于社会对政府的的监督,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能力的组织和企业都可以承接政府的消费,这就减少了政府的时间精

8、力,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二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传统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依靠脑力来处理大量的文件,这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出现,民众有相关的业务都只需要上网办理,民众和政府直接沟通对话,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基层民众与上层决策机构直接展开对话,减少了传递信息的阶层,信息就可以直接,准确,及时传递到民众中去,这在一个方面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此外,电子政务系统的出现,使得政府部门之间的的沟通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阻隔,各级政府和同级的政府部门确切实现了资源共享,文

9、件互通。民众办理业务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一体化的政府,他不用再去思考自己该去哪个部门办业务,随时都可以去办理业务,服务效率大大提高,民众的时间精力大大节省。政府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很困难做到的事情,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建立了各种各样民主的决策手段措施,但实施起来,困难很大,不是只做形式就是不认真贯彻。电子政务系统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可以直接和民众进行讨论,民众也有途径参与讨论,这既体现了决策的科学化,也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三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政务公开提供了便捷,实时,准确的载体,有利于建立透明政府和廉政政府。政府是绝大部分社会信息的

10、拥有者,也是出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人。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政府部门无疑是强势一方。传统的政府信息很难全部公诸于众,信息为少数人把持,绝大部分民众无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权力机关还是行政服务部门,出台了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之后,都可以在政务平台公示,第一时间传递到民众手中。政府信息的公开,保护了民众的相关权利,也促进了政府运行的透明性,建立阳光政府的口号也得以实现。在政府廉政建设方面,因为政府运行是透明的,因此不必担心部分信息会被屏蔽,信息处理交给网络,杜绝了人为干预。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所有审批的程序都是可视的,政府的行政服务都可以被检测到,监督机制得到完善,增加政

11、府办事的透明度。授课:XXX四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民众参政议政,业务办理提供了途径,加快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电子政务的出现,极大地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反之,通过电子政务。民众也可以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民主监督,意见反馈。电子政务使政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互动化,提供了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的可能性,推动公民对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公民参与政治的深度与广度。第4章 对我国未来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展望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发展,在理论,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显示出共同的发展趋势。它是一个有政府内部

12、到外部,由政府到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推进的过程。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和单向沟通阶段,处于双向互动阶段,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全方位网上事务处理阶段。经过这些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相比, 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相比, 与国际上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其它国家相比, 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亟待进一步强化。 尤其是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了我国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失衡与城乡失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就是要努

13、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电子政务,因为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也能够拉动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发展方向必须与电子政务紧密联系,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授课:XXX参考文献:徐晓林,杨兰蓉.电子政务导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徐双敏.电子政务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李传军.电子政府管理M. 北京:科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刘邦凡.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樊博.政务智能:政府主动服务模式的决策支持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褚云茂.公共关系与现代政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美)道格拉斯霍姆斯.电子政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刘爱丽.政府公共服务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何元增.电子政务视野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