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31478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专题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抹煞(sh) 遒劲(jng) 脊骨(j) 妄自菲薄(fi)B.犄角(j) 倔强(ju) 给予(gi) 引吭高歌(hng)C.啮噬(ni) 怪癖(p) 干瘪(bi) 汗流浃背(ji)D.爪牙(zhu)甄别(zhn) 纤巧(xin) 四肢百骸(h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们也曾有约,无论谁先走,剩下的那人都要一如即往地好好活着。B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C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

2、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3.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沉湎 的回忆。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 ,而曾使你难过。现在你正准备大专联考 深感读书之苦,我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 鞭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A. 眷恋 责备 而 甚至 B. 留恋 责备 并 而且C. 责难 眷恋 并 而且 D. 留恋 责难 而 甚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有的人想当

3、医生,又想当教师,总是见异思迁。B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我们将会怨天尤人。C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当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D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党员干部怎么了?对于群众的困难怎么能视若不见,不以为然呢?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我市出台并实施了“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后,大大缓解了事故现场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拥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B“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之间长期处于相互分割、相互隔绝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造成的恶果。C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个十

4、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D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浩大的职业理想宣告,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面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什么人们如此“吝啬”仇富心理?而对他充满了崇敬和敬佩?B经过10年磨练,逐渐形成由张瑞锋、祝勇和庞培、宁肯为代表的新散文写作群体,产生了诸如算术题牙引日宫殿收藏等一批独创性的作品。C. 2月15日,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本次两会将对驻会代表严格要求,不允许各省市代表自带厨师、自带食品、自带加工原料。(2月16日娱乐

5、信息报报道)D图书馆里的学生几乎清一色地都看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计算机、经济、法律等应用类书籍,大家都忙于考研、考证、考公务员、考出国英语。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食指,原名郭路生,他的代表作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海洋三部曲。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及其门人所著。D韩

6、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9.下列对食指相信未来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选取化为深秋的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别人怀中的鲜花等意象,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含蓄地表达了失恋的痛苦。B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纯洁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这些意象都给人以希望。C第三节诗人摆脱前两节的灰色、冷峻的一面,色彩明亮,气象壮阔,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磨灭的理想。D反复咏唱 “相信未来”,一唱三叹,不断强化坚定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相信未来的美好,相信理想一定能实现。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

7、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君子生非异也1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表扬,赞许。 B习其句读者 读:句中的停顿。C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通常。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1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

8、字的一项是( )A.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作师说以贻之 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师不必贤于弟子 / 水为之而寒于水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6.下列各句加点虚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童子之师C不拘于时,学于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1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

9、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思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9、下列句子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c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二、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各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山而招,臂非加长

10、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11、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20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B、而耻学于师 以为羞耻C、小学而大遗 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竟然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2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相同,相同 B、不同,不

12、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13、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三、阅读想北平“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为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4.第一段中,整理是怎样来形容对北平的爱是几乎想说二说不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