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31427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图桥涵梁统一设计原则-预制桥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莞高速施工图预制桥梁设计统一规定根据广东省的地方特点和习惯做法、项目总体组的总体设计原则、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相关意见、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同时统一各设计协作部门、各个设计人员之间的风格、习惯差异,制定本设计建议。本建议用于上部结构为组合箱梁、T梁、空心板等预制结构的桥梁。一、技术标准及桥梁断面1、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2、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6度,按7级设防。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1/100。5、桥面总宽度及组成:(1)、桥梁从莞主线整体式路基: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标准断面全宽33.5m,桥梁净宽为

2、2净-15.549m。整体式路基桥梁标准横断面见图1-1。分离式路基: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标准断面全宽16.75m,桥梁净宽为1净-15.854m。分离式路基桥梁标准横断面见图1-2。图1-1 桥梁标准横断面图(整体式路基,单位mm)图1-2 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分离式路基,单位mm)清溪支线整体式路基: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标准断面全宽26m,桥梁净宽为2净-11.799m。(2)涵洞、涵式通道从莞主线整体式路基:桥面总宽度:33.5米。 设计宽度:与路基同宽。分离式路基:桥梁设计断面与路基横断面同宽。路基设计宽度:16.75米。设计宽度:与路基同宽。清溪支线整体式路基:桥面总宽度:26米。设计

3、宽度:与路基同宽。6、桥面铺装:1) 预制空心板桥: 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厚度:10cm ;防水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厚度:10cm。2) 预制分体箱梁桥及预制T梁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厚度:10cm ;防水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厚度分别为:8cm、10cm。3) 现浇箱梁: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防水层;原则上不设置调平层,部分桥面横坡变化复杂、用箱梁构造调整存在困难的桥梁可研究后使用;7)其余未尽细节可参见施工图设计细则。二、装配式预制结构桥梁施工图设计1、预制桥梁预制梁平面布置1)一般原则(1)一般情况下通过预制梁板的平面布置、梁端湿接缝厚度变化适应路线平曲线,不宜采用变化预制梁长的设计方

4、案。(2)梁长增减幅度调整应满足通用图要求。(3)部分平曲线半径较小、桥梁长度较大,确实需要调整梁长的桥梁,应在慎重研究后,采用尽量统一预制梁长后的布梁方案。2)主要的布梁方案(1)径向布设,本项目的主要使用布梁方案,用于两联以上(含两联)、或一联较长的桥梁。如图一所示 图一其特征为:桥墩中心线与交点处切线所成角度完全相同;桥墩中心线互不平行;桥台背墙线与预制梁端线平行布设(一般情况下应为破角度)。 对于一些桥梁所处平曲线半径较小,为减小墩顶张角,预制桥梁均采用左右幅分离布设的方案,以平曲线内侧弧长控制跨径。但景观需求严重的桥梁应研究后确定,宜避免左右幅桥墩错位。 墩顶联端为了设置伸缩缝,而由

5、平曲线引起的张角在相邻桥墩墩顶调整。 应注意由于预制梁布置与盖梁存在微小偏角导致桥梁墩台盖梁挡块与预制梁之间净距变化。 空心板梁梁长调整,一般调整封锚段长度。(2)中小桥或桥长较短的大桥,当矢高 10cm时,按照直线布设,如图二所示其特征为:桥墩中心线及桥台背墙线与桥梁中心线所成角度完全相同;各个桥墩中心线相互平行;不同桥墩盖梁长度完全相同;坐标的计算以桥梁中心线为基准。 本方案应注意:为平衡左右幅桥梁的平面偏差,应对桥梁中心线偏1/2的矢高; 应将梁(板)的翼缘设计成与土路肩边缘一致的线形,并给出四分点和跨中点的矢高,以保证线形吻合。 应明确给出那两个桩号直线连接为桥梁中心,以便于设计、施工

6、复核。图二(3)中小桥或桥长较短的大桥,中小桥当矢高 10cm时,按照折线(平行)布设,如图三所示其特征为:桥墩中心线及桥台背墙线与路线中心线所成角度各不相同;各个桥墩中心线互相平行;各个桥墩盖梁长度各不相同;坐标的计算以路线中心线为基准。 应将梁(板)的翼缘设计成与土路肩边缘一致的线形,并给出四分点和跨中点的矢高,以保证线形吻合。 图三3)其它事项 应绘制边梁一般构造并列表说明如何调整悬臂以适应曲线,桥梁平面位于曲线上,应将梁(板)的外翼缘设计成圆弧线,并给出四分点处的弓高,方便施工预制。在反映悬臂长度调整的设计图附注中,应说明悬臂钢筋调整的情况。 对于位于曲线上的预制梁,应出“预制梁平面布

7、置图”和“纵向湿接头长度”表格或“梁长调整长度L”表格。 对于组合箱梁桥梁,在设计说明和上部一般构造图中,应说明预制梁横坡调整方法。2、设计内容1)桥位平面图;2)工程地质纵断面;3)全桥工程数量汇总表;4)桥型布置图;5)墩台特征点坐标表;6)预制梁平面布置示意图;7)桥梁上部标准横断面;8)上部与通用图有差异的图纸;9)桥墩系列设计;10)桥台系列设计图;11)基桩声测管; 12)锥坡构造;3、各图纸设计要点1)桥位平面图一般按1:500或1:1000比例出图,桥长在500米以上桥梁可以按照1:2000出图;图中内容须满足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如有改路、改沟工程应在该图中反映平、纵、断面及工程

8、数量,并把改路平纵面提交内业组以便反映到总体图中。2)工程地质纵断面 参照使用地勘单位提供地质纵断面图。3)全桥工程数量汇总表(1)采用各类桥梁统一的材料数量汇总表。(2)由于桥梁施工引起的填、挖方数量须在数量表中考虑(如系梁、承台、施工平台的开挖量)。(3)表中各数量的取用位数应按照制图标准执行,对于支座、锚具等量应取为整数。(4)数量汇总表中数值为零的项目应删除掉。另外,各钢筋构造图、构造细部图中,除编制材料数量明细表外,还须编制部分汇总表以便于编制全桥数量汇总表。4)桥型布置图(1)桥型布置图须按准确的构造尺寸、线形、比例绘制;剖面图须采用大比例示图(1:250左右),建议采用手工绘制;

9、平、立面图绘制采用1:250、1:500、1:800、1:1000比例(可根据桥梁规模选用)。并在图名后反映示图比例值。(2)对于左右幅错墩、错孔布置的桥梁须按左、右幅桥分别绘制立面图,立面图中只反映对应半幅桥的地面线。(3)跨线桥桥型布置图平面、立面应对被交路、河流、沟渠等有关干扰物资料进行详细、准确的反映。(4)平面图中应按比例如实反映桥梁平面设计情况。(5)各桥应注意反映水文设计资料和地质纵断面资料。(6)采用统一附注格式,但须认真核对具体桥梁的具体情况与附注样本的区别。(7)里程桩号表中须根据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反映(增加)路线平面线性指标一栏。(8) 附注要求及格式如下:注:1.本图尺寸

10、以厘米计,桩号、高程以米计;2.本桥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或公路-II级);3.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0000m的左/右偏圆曲线上(缓和曲线上),纵面R00000m的凹/凸形竖曲线上(0.00%的单/双向坡上);4.本桥平面布置采用弦线法平分中矢,具体布置见分体箱梁/预制T梁平面布置图。5.本桥上部构造采用00m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小箱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或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结构,具体图纸参见00m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小箱梁(第XX册);分联情况为:000+000+;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6.本桥内侧护栏采用F型钢筋砼护栏(防撞等级SAm),外侧护栏采用加强型钢筋砼护栏

11、(防撞等级SS),详见桥梁公用构造(第XX册)。7.本桥两岸均设m搭板,详见桥梁公用构造(第XX册)。8.本桥号台采用GYZF4四氟滑板圆板橡胶支座,号桥墩采用GYZ圆板橡胶支座;9.本桥号台设置DX0模数式伸缩缝,号墩设置DX0模数式伸缩缝;伸缩缝安装详见桥梁公用构造(第XX册)。10.本桥跨越河和国道,河为级航道,交叉桩号为K00+000,交角为00。通航净空:BH=00m。最高通航水位:00.00m,最低通航水位:00.00m,设计水位00.00m。11.本桥下部岸兼通道;12. 在桥上下游两侧00m范围内河槽侧壁需进行铺砌防护,防护数量已计入全桥工程数量表。K00+000处原沟需进行改

12、沟,改沟数量已计入全桥工程数量表。13.(另附其它特殊说明)。5)桥梁标准横断面(1)该图须反映桥梁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的关系。(2)反映PH点位置。(3)反映桥面铺装信息。6)预制梁平面布置图(1)须说明预制梁适应曲线的方式,应出“纵向湿接头长度”表格或“梁长调整长度L”表格。(2)应说明弓矢高的调整方式。(3)如用湿接头调整,应根据上部通用图设计现浇中横梁钢筋图及负弯矩钢束图。(4)如通过梁长调整,应根据上部通用图说明上部梁长调整形式和预制梁正弯矩钢束钢筋的调整形式。7) 现浇中横梁钢筋图和负弯矩钢束图当预制梁采用调整纵向湿接头长度以适应曲线时,需出此图。8) 墩台特征点坐标表坐标表中给出桥

13、台特征点和桥墩桩基中心坐标;附注应说明平面布置方法、要求施工方施工前核对控制点坐标。9) 桥墩一般构造图(1)比例:1:501:200(2)应反映支座垫石、“墩台、垫石高程一览表”。(3)平面区系梁顶面埋置深度按原状土(如为鱼塘,按塘梗顶面高程计算)0.51.0米控制;山岭区桥梁按系梁顶端埋入高侧桥墩立柱处土层0.51.0米控制。(4)附注中须说明下列问题: 基桩设计类型; 桩长、桩顶标高设计调整原则; 如为摩擦桩,须提出单桩承载力要求; 如为嵌岩桩,须提出嵌岩深度、岩体的天然湿度的单轴极限抗压强等要求; 支座垫石支座梁底预埋钢板的理论支撑高度及各分项高度; 桩底清孔要求:嵌岩桩=5厘米, 摩

14、擦桩=10厘米; 要求施工方施工前核对控制点标高、坐标; 说明盖梁横坡值正负取值的含义。10)桥台一般构造桥台设计时应注意:桥台处地形、地质资料、台后填土高度;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桥台。(1)柱式、肋式桥台设计一般要求 一般情况下,桩柱式桥台适用于台后填土高度5米且桥台处地形利于锥坡、护坡放坡的桥台;肋板式桥台适用于台后填土高度5米且桥台处地形利于锥坡、护坡放坡的桥台;附注中反映基桩设计类型(摩擦桩或嵌岩桩)。如为摩擦桩,须提出单桩承载力要求;如为嵌岩桩,须提出嵌岩深度、岩体的天然湿度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等要求;附注中反映桩底清孔要求:嵌岩桩=5厘米, 摩擦桩=10厘米;桥台横坡利用盖梁整体斜置调整

15、形成;应严格标示桥台背墙前缘线与路线中心线(桥梁中心线)的交角;对于纵坡较大桥梁,应绘制桥台背墙位置局部大样图;原则上要求背墙竖向角度与梁端竖向角度一致。(2)U形桥台设计一般要求 一般情况下,重力式桥台用于地基承载力、地质稳定性较好且桥台处地形不利于锥坡、护坡放坡的桥台; 如横桥向地势较陡,为避免开挖量过大,U台横桥向应采用阶梯形布置; 立面图中应示出侧墙部分的现浇混凝土段范围(一般为1米高度),该图设计参照通用图纸进行; 注意台后排水设计(参照统一使用图纸),台身与侧墙应预留排水孔,台背填充透水性材料; 附注中说明地基容许承载力要求,如地基承载力无法达到承载力要求需进行换填; 桥台横坡利用前墙顶端设置平面等厚段楔形体调整; 对于纵坡较大桥梁,应绘制桥台背墙位置局部大样图;原则上要求背墙竖向角度与梁端竖向角度一致。 考虑到广东地方特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