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311888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年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总结 肇州县第一中学 张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化学教学,即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唤醒情感、锻炼意志、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二) 创设成功的情景,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创设美的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二) 用生活中的化学引起学生兴趣。 建立平等、和谐的

2、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一)在教学中设置“坡度”磨练学生的意志。(二)利用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行为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通常认为,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对学生动机、兴趣、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即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学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唤醒情感、锻炼意志、发展个性,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使学生的认知

3、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达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由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它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求和愿望,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和愿望,就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的心理力量。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这一心理现象,把教学内容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需要。(二) 创设成功的情景,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采用“三层次教学法”,将班上的学生分成A、 B、 C三个小组,留作业时区别对待,让每个学生都能吃饱。只有让学生在学习

4、中获得成功,才能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展现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甜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创设美的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妙趣横生的科学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

5、贯注的学习,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了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常会掌握的迅速而牢固。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极具时代气息的活生生的学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知进程、意志形成,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

6、成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材。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时时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并由因喜爱老师而热爱化学学习。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当一些学生学习中不能领会教师所讲知识,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上来、检测得不到满意成绩时,教师不要一味责备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求解决的方法。教师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

7、目的“惟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我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多民主少强制;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爱少用气。在我的课上,师生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学生在我面前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心情愉快,从而增强了求知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使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极大地丰富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情感。2011-2012年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总结 肇州县第一中学 张凤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学生年龄的增长、主客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的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 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

8、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 于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有41.0%的中学生认为健康教 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 。”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 、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 宣传 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

9、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 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 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中学暂时还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此,由校长、书记、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 员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每个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 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这些教师应当对心理咨询工作有热情,而且自身心理健康,

10、并受过一定的专门培训。切不可把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都难于胜任的“闲人” 派作此项工作。并且,要舍得投资,用于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培训应课程化,要学习心理 咨询理论与技巧、心理辅导概论、心理卫生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等专门课程。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

11、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 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 发。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 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 论指导下进行

12、,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6、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使未来的中学教师承担起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目前,师范教育所开设的课时不多的心理学课程,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 理论,着眼点是帮助师范生去教好书,而不在于如何应付急剧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现代师范教育应有足够的关于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塑造人格健全的跨世纪新 型教师。毕业后承担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其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的主要力量。2012-2013年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总结 肇州县

13、第一中学 张凤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学心理素质教育如何进行?有没有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模式?这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所要探究的问题,这一问题不是一种纯理性的构架,而是在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理性认识,长庆一中通过三年来的具体实践。一、确立目标中学心理素质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30日)中的有关精神,依据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目前各校普

14、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形象,教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故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

15、,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不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二、遵循原则1、心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现代心理素质教育的趋向由矫治转向预防和发展,故我们认为心育工作应面向全体,而不局限于对部分学生的指导,唯此才能真正发挥心育工作的作用。在当今高速运转,复杂多变的社会,适应不良日渐成为社会病,寻求辅导的人与日俱增。只有面向全体,大力开展预防性教育,才能防患于未然。2、心育工作应尊重人的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