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30951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 国家森林城市:看呼和浩特是如何创出来的 写在呼和浩特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一周年之际 园林机械行业网8月15日消息:去年4月27日,从武汉市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传来好埔息,呼和浩特等8座城市被全国绿委、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呼和浩特市是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第8个获得此称号的城市,也是西北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西部省会城市中第二个获此荣誉的城市。呼和浩特的各个必备指标如城市森林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都达到标准。获得荣誉1年来,呼和浩特市在营造绿色首府的大路上没有一丝停顿。 去年4月17日下午,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后,呼

2、市创建森林城市交换意见会举行。国家创森考察组专家一致认为,呼和浩特市作为干旱半干旱的塞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中取得的成绩不容易,不简单,不寻常,让人震撼,特别是创建森林城市中的一些做法不仅在局部、在全国也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机场高速道路绿化、高压走廊生态公园、南湖湿地公园、新城区干旱阳坡塔沟项目区、劈柴沟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区、奎素退耕还林项目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等,考察组所到之处,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出人意料的绿色。要知道,呼和浩特是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塞北城市。荣誉来之不易! 这与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舍得投入以及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分不开。专家们在发言中指

3、出,呼市在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中坚持规划先行、科学造林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创森指标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因地制宜采取改善土壤活力、节水抗旱造林等做法,所形成的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进,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基本经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推广借鉴。呼和浩特市能取得这一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内蒙古提出的建设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的要求,特别是站在建设生态屏障和建设一流首府城市的高度,坚持建设北疆生态文明的结果。同时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为首府市民建设一个生

4、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的结果。对呼和浩特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志然感到不易而光荣。从2000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并着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等六项重点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市城乡整体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200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北方一流生态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并于同年10月正式启动森林城市建设,按照生态保护、青山绿水、绿色家园的创森行动计划,确定了五区、三环、两带的总体建设布局,加大了生态改造建设的力度。从2001年开始,在大青山前坡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实施

5、了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科技示范工程等8大生态建设精品展示工程和绕城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建设等10大创森重点工程;在市区周边,建设了4个万亩以上生态园;在核心区内,建设了4个千亩以上的大型公园和数十个大中小相结合的绿地广场,重点实施了全民动员、全城绿化、新建高压走廊带状公园等一系列工程,给市民打造出了一个个绿色空间。特别是2009年以来启动了环城水系生态工程,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加强河道两岸环境等整体治理,逐步形成了森林城市的生态防护体系。去年,全市栽植了包括针叶树、阔叶树、花灌木等250万棵。同时,建管并举,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强化法制保障,把林木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呼和浩特市先后制

6、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化条例、呼市公园绿地分级养护管理试行办法、呼市道路绿地分级养护管理试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法规,对征占用林地、绿地和砍伐林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监督举报制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破坏森林资源和绿地的行为,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提高了森林城市建设的管理水平。从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间,全市森林面积由451.35万亩增加到771.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7.48%提高到29.89%;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由28.42%提高到35.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19平方米增加到16.08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1年的196天增加到2009年的346天,首府城市的宜居水平

7、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突出生态规划,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其实,确定生态保护的规划在呼和浩特长期发展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去年,已经将专家评审通过的呼和浩特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正式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从当年起启动实施。在呼和浩特的生态规划中,对北部风蚀沙化治理区、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区、土默川平原绿化区、城市园林绿化区、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治理区5个不同类型区域进行规划治理。建立草场沙化控制区、黄河沿岸水土保持区、自然生态建设保育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山地森林自然保护区5个生态管制区,以一河、两山、四带、七区为重点进行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合理利

8、用黄河水,加大对中水的回用和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采取综合节水技术、工程措施、节水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加大再生水资源和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力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实施分质供水措施,科学利用水资源,保障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建设是首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在营造绿色首府的路上再接再厉今年,呼和浩特市按照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的要求,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首府城市建设的重要安排部署,努力将首府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文明有序、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在连续两年大规模绿化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以城市园林绿化为切入点,

9、再掀大规模植绿、大范围造林的绿化热潮。将对全市24条主次干道,22个公、游园,14处广场绿地,138条小街巷,90个庭院,51个小区和23处节点绿地进行绿化建设,力争实现公园绿地17.84平方米/人,绿地率达到35.0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8%。目前,园林绿化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5月中下旬,全市已栽植各类树木581.64万株,草坪10.7万平方米。其中:针叶树栽植71.4万株,阔叶树94.83万株,花灌木388.85万株,地被11.11万株,绿篱15.45万株。主干道绿化:已对新华大街、呼伦路、昭乌达路、锡林路、二环路、乌兰察布东街、兴安路等24条主干道进行了树木栽植

10、、补植工作,共栽植各类树木76.49万株,草坪7.4万平方米。公、游园基础设施改造及绿化景观改造:已对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动物园、湿地公园、阿尔泰游尔园、成吉思汗公园、高压走廊带状公园等15个公园和4个游园、6处广场绿地进行了绿化景观改造,共栽植各类树木162.88万株,草坪、草花3.3万平方米。园林绿化:锡林公园工程已完成土方工程2.7万立方米,平整、夯实场地2.3万平方米,共新植各类树木20.6万株,其中栽植针叶树0.5万株,阔叶树0.55万株,灌木19.56万株;敕勒川公园前期已投资350万元,拆迁工作进入尾声,前期建设项目全面展开,已完成公园原始地形测量、园路放线、原有树木病虫害确定

11、、装载机平整施工通道和公园东侧搭建围栏等工作,人工湖基槽已经开挖。环城水系绿化:按照环城景观水系河道绿地宽度为50-100米,最低不少于50米的规划,2011年以来,已栽植各类树木、灌木63.12万株。重要节点景观绿化:2011年,要重点对北出城口起,途经成吉思汗大街、呼伦路、乌兰察布路、新华大街、东南二环、至南出城口的沿线景观路线、节点进行绿化改造,目前部分景观节点正在进行拆迁,部分景观节点已经开始绿化改造工作。其中:新华大街与乌兰恰特交叉路口东北角处节点景观工程已完成土方3000余立方米,游园假山及路面硬化已经完成,给排水、电路等工作正进行,移植树木1000余株,栽植乔木25棵,预计6月2

12、8日基本结束;乌兰恰特西侧节点绿地完成栽植草坪800平方米,栽植针叶树4116株,阔叶树5.87万株,花灌木5.2万株;滨河北路节点景观改造完成栽植针叶树7393株,阔叶树625株,花灌木3.52万株;北出城口节点景观完成栽植针叶树1051株,阔叶树186株,花灌木1万丛。重点公路两侧绿化:机场高速路绿化完成翻地23.57万平方米,整地28.09万平方米,清理枯死树木4.15万株;新植各类树木7.06万株,移植各种树木5.91万株。火车东站广场前立交桥周围绿化带内移栽树木1576株,绿篱155平方米。金盛路是连接金桥开发区与盛乐经济园区的城市快速通道,将建设成一条绿色长廊,设计绿化总长度23公

13、里,道路每侧绿化带宽50米,绿化总面积250公顷,采取乔灌结合、针阔搭配方式,选用高规格优质大苗进行绿化。绿化工作从2010年11月启动以来,共栽植各类苗木20.12万株,地被195平方米,完成工程总量的84%。武川县哈乐镇上秃亥乡中部农田防护林带,位于武四、武达公路一侧100米范围内,建设长度50公里,面积7162亩,总投资约8488万元。目前,新栽植阔叶乔木5.46万株,云杉1.73万株,花灌木4.15万株,果树2200株。市四区绿化:新城区已完成123个庭院、42条小街道和9处街心绿地的绿化建设改造任务,累计栽植各类树木69.9万株。回民区已对57条街道、105个小区、4处街头游园绿地进

14、行了栽植、补植工作,共完成栽植各类树木9.46万株。玉泉区已对31条小街巷、28处庭院、6处游园及广场绿地进行了绿化补植工作,共栽植各类树木40.44万株。赛罕区已对包括10条景观街在内的主次干道、12处绿地、82处庭院进行栽植、补植工作,共栽植各类苗木140万株。为切实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呼和浩特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主要措施: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挂帅的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区、各部门分工负责,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圆满完成。为加快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二、是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在2011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呼

15、和浩特市结合绿地现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查看,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区域位置、特点重新规划,集中体现低碳园林、精品园林和节约园林等一些创新理念和原则。三、是严把苗木质量关。积极组织技术力量深入苗源地,从选苗、起苗、吊运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做好外购苗木的检疫工作,保证苗木质量。四、是加大督查力度。针对现阶段绿化进展情况,及时安排部署后期养护工作,并派技术人员对绿化建设路段进行跟踪检查,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在施工及养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五、是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栽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栽植完成后根据我市气候特点确定养管方案,达到精细化管理。如为防止在春季多风情况下新植树木水分过分蒸发,适时采用喷淋喷雾增湿车,对新植树木进行清洁保湿工作。六、是加强园林绿化监察执法工作。在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中,按照日常巡查、重点监察的原则,加大园林绿化监察的监管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作用,在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对私自开口、占绿、毁绿、破坏等现象进行适度曝光,加大对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油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