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30927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 目 配送中心优化设计与研究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 班 级 工程0702 学 生 董俊兵 学 号 20070407008 指导教师 曲一兵 二一 年 月 日(宋体三号,居中)- 1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I -1 前言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752283亿元,同比增长262,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分析2007年我国物流总费用构成,发现物流总费用主要由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和管理费用所组成。其中运输费用为24708亿元,

2、占物流总费用的544,比上年增长176;仓储费用14943亿元,占物流总费用的329,比上年增长212;管理费用5755 亿元,占物流总费用的127,比上年增长136。运输是实现物品空间价值的手段,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运输距离长,费用所占比例较大;而仓储费用主要是物品在仓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存货占用资金、仓储设施的投资与管理费用等;管理费用主要涉及到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对物流管理产生的各种费用,它与管理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密切关联。显然,从运输、仓储保管和管理三方面提高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物流费用是挖掘物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关键。可以说,通过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和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可以为社会节

3、约大量资源,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实现物流是第一利润源泉,这些观点已逐渐被政府、社会和企业所公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益显现,人们对物流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发展物流业的相关政策,以此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各地近年来也出现了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热潮,物流配送中心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中作业最为复杂的节点之一,在物流系统中对降低物流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尤其是配送中心内部物流系统设施,并对配送中心内部物流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科学安排配送中心内部物流作业流程,为配送中心的有序运作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对降低全社会的物流费用,促

4、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1.2研究目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

6、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本文针对某快运公司所面临的如何处理某服饰公司这一问题对他们公司的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法分析与研究,分析与设计出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评价与选择。1.3主要研究内容(1)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组成要素研究从总体上研究配送中心所包含的一系列作业流程以及重要作业流程的特点,分析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关键作业点,确定配送中心的各项组成要素,研究配送中心在公司、企业以至整个社会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配送中心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影响配送中心效率的各项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影响程度。(2)具体分析影响配送中心效率的各要素深刻理解此快递公

7、司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分析得知此公司仓库布局不合理,使其存储能力远没有达到饱满状态,甚至浪费存储空间,以致影响物流运输的效率。还有就是此快递公司的拣货作业无序、杂乱,根本完成不了现有的拣货作业量,浪费人力资源,甚至严重影响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3)配送中心布局仿真模型其实就是针对此快递公司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法,也就是对其仓库进行重新的合理布局,选择更好的拣货方法,这就需要根据所面临的问题建立配送中心模型,确定配送中心的基本要素,包括区域的平面布置、设备选型与特征参数的确定、设施布局、货物入库、货位分配原则以及货物数量等变量,再次模型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研找出以最合

8、理的解决方案。(4)配送中心仿真模型运行、分析以及综合评价通过配送中心仿真模型的运行,综合评价配送中心的设计方案以及运作效率,主要包括货物分拣能力,设备利用率,作业流程合理性,分拣策略的合理性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整个系统的柔性,设立配送中心的仿真模型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结果得知此优化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要求。2案例中配送中心所面临的问题21配送中心的定义、功能和案例中存在的问题211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枢纽,也是流通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2001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中关于配送中心的定义如下: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

9、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王之泰在现代物流学中指出: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并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从物理应用的角度,我们可以将物流配送中心视为:从供应者手中接去大量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价值、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从供应链的角度,我们可以将配送中心视为:在典型的物流系统中,离开生产线的产品首先会暂时存放于某一地点,最后被运到离市场较近的

10、某处,这里就是配送中心。212配送中心的一般功能配送中心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济组织,也是集加工、理货、送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据点,综合了集货中心、分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功能。从理论上说,配送中心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集散功能。配送中心凭借其在物流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和拥有的各种先进设施设备,将分散在各地的生产厂商的产品集中到一起,经过分拣、配装后向众多用户发送。(2)衔接功能。通过开展货物配送活动,配送中心把各种产品运送到广大用户手中,客观上起到了产品传输链的衔接作用,在其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3)运输功能。配送中心应该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

11、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货物运抵目的地。(4)储存功能。为了顺利而有序地完成向用户配送货物的任务,配送中心要兴建现代化的仓库并配置一定数量的仓储设备,用于存储一定数量的货物。(5)分拣功能。作为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其服务对象众多,由于不同客户在订货时会对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等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技术和设备对货物进行分拣作业,以便向不同用户配送多种货物。 (6)装卸、搬运功能。配送中心应该配备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货物造成的破损。(7)包装功能。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

12、元。(8)流通加工功能。按照用户的要求与合理配送的原则,将组织进来的货物加工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这样既大大方便了客户,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配送效率。(9)物流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将物流活动过程中各环节物流作业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相关信息。22案例中配送中心的问题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快递公司专门为某服饰建立的配送中心还远远没有能力去接受其全部的业务,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货物存储能力、分拣能力,并且对退货货物进行相应处理得能力。总得来说是通过对仓库进行合理化布局,使用系统分类方法,采用适合的分拣方法,采用先进技术

13、,对人员进行合理化安排等方面使其成为具有相应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仓库。下面我们介绍下各个流程上存在的问题。(1)进出库分拣能力不足。存箱区的货物摆放没有采用托盘。虽然每天到货近400箱,但是由于规格很多,有近200多种规格,所以无法采用托盘。现在采用2米多高的货架,直接将整箱货物直接码垛在货架上,不严格按货位摆放。当需要往货架最上层码放货物需要借助梯子。货物在拣货区货架摆放是以件为单位的,拣货区的货架高约2米。发货前装箱工作,需要两个人进行,一个人念发货单,一个人核对货物号,这样效率低,而且出错率高。(2)存储能力不足。图2.1 仓库一层布置图图2.2 仓库二层布置图从仓库布局来看:办公室、退货区

14、面积过大,退货区位置不合适应放于二楼;原先两米多高的货架过低,存储量不够;没有一套合适的库存管理法,从而使得货物在库时间长,无形中增大了储存面积。(3)整个流程效率不高。分拣能力的不足和储存能力的不足都导致了配送中心整个流程的效率低下,还有就是没有采用一些基础运送机械设施如传送带、叉车等,如果采用的话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力的工作量。(4)货物退货问题。由于需求与生产的信息有出入,造成了每年每种货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货,这些退货占用了大量的仓库存储空间,而且对这些相同货物的进出库重复操作,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因此减少退货,是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特别是服装产品,尤其重要。3解决配送中心所遇问题的理论依据

15、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此快递公司专门为某服饰建立的配送中心还远远没有能力去接受其全部的业务,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货物存储能力、分拣能力和相应的处理得能力。总得来说是通过对仓库进行合理化布局,使用系统分类方法,采用适合的分拣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对人员进行合理化安排等方面使其成为具有相应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仓库。仓储系统通常是由储存空间、货物、仓储设备设施、人员以及作业管理系统组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仓储管理系统不仅仅包括有应用软件和相关硬件设备构成的技术支持系统,还包括仓储运作流程设计系统、仓库作业标准系统基于市场接口的客户服务水平系统。仓库的分类:按领域分:生活领域、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按性质分:剩余设备、保险设备和流转设备。按保管条件分:普通仓库、控温仓库、冷藏仓库、冷冻仓库和危险品仓库。按机械化程度分:普通人力仓库、机械化仓库和自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