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3022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1、油脂的化学性质: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则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1)油脂的氢化(还原反应)(2)油脂的水解: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和甘油2、酯与脂的区别:酯和油脂在概念上不尽相同: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如甲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硝酸纤维等均属于酯类。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酯基的一类化合物。而油脂指

2、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从化学意义上说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类中特殊的一类。油脂和其他酯在结构上不尽相同,使之在性质及用途上也有区别。3、油和脂肪的比较:4、葡萄糖:(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葡萄糖的结构:分子式C6H12O6;实验式CH2O;结构式: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特点:葡萄糖结构中含有-OH和-CHO,应该具有-OH和-CHO的性质,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酒精,不溶于乙醚,存在于甜

3、味水果、蜂蜜、人体血液中。a、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Cu(OH)2反应;b、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己六醇;c、酯化反应: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例如与乙酸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d、发酵反应(制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e、生理氧化:糖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能源,机体所需能量的_%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体每日所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占食物的大部分),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5、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结构中含有官能团-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氨基酸的两性: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成肽反应

4、。6、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两性:因为有-NH2和-COOH水解:在酸、碱或酶作用下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为多种-氨基酸。盐析:少量的某些盐能促进蛋白质溶解,大量的浓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在溶液中使之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变性:在加热、紫外线、_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属化学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利用变性可进行消毒,但也能引起中毒。灼烧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常用此性质鉴别丝、毛织物等。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二)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

5、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糖类

6、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

7、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总之,人和动物几乎不能利用脂质来合成蛋白质。(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局限性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区别和联系: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都必须经过消化与吸收相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均可合成、分解、转变。都必需在酶的催化下点才能完成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CO2和H2O贮存方式不同:糖类和脂肪可以在体内贮存,蛋白质不能在体内贮存。不同代谢最终产物不同: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CO2和H2O,而蛋白质的代谢终点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只是一种能源物质(只在糖、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方由蛋白质供能)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