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30106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视觉计算题例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题(一)直方图均衡化:(结合书本页)要找到一种变换S=T ( r ) 使直方图变平直,为使变换后的灰度仍保持从黑到白的单一变化顺序,且变换范围与原先一致,以避免整体变亮或变暗。必须规定: (1)在0中,T()是单调递增函数,且0T()1; (2)反变换=T1(),T-1(s)也为单调递增函数,0s1。应用到离散灰度级,设一幅图像的像素总数为n,分L个灰度级. n k: 第k个灰度级出现的个数。 第k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P (r k)n k /n 其中0r1,k=0,1,2,.。,1 形式为:3。基本步骤: (1) 求出图像中所包含的灰度级k,可以定为L1,() 统计各灰度级的像素数目nk

2、(k=0,1,2,L-)(3)计算图像直方图(4) 计算变换函数() 用变换函数计算映射后输出的灰度级S()统计映射后新的灰度级的像素数目nk(7) 计算输出图像的直方图例:设图象有664=4096个象素,有8个灰度级,灰度分布如表所示.进行直方图均衡化。(1) 由(2)式计算s (2) 把计算的sk就近安排到个灰度级中。(3) 重新命名s,归并相同灰度级的像素数。r kr0=0r1=1/7r2=2/7r3=3/7r4=4/7r5=5/7r6=6/7r7=1 n k 790102385065632924512281P (r k ) 0.190.250.210.160.080.060.030.0

3、2S k计算 0.190.440.650.810.890.950.981.00S k舍入 1/73/75/76/76/7111S k s0s1s2s3s4nsk 7901023850985448P (s k ) 0.190.250.210.240.11 直方图均衡化实质上是减少图像的灰度级以换取对比度的加大。在均衡过程中,原来的直方图上频数较小的灰度级被归入很少几个或一个灰度级内,故得不到增强.若这些灰度级所构成的图像细节比较重要,则需采用局部区域直方图均衡.(二) 哈夫变换 Image Space步骤:1、离散化(0-180). =4,0 , ,90 例: 、按点的坐标(x,)和每个角度求(

4、x,y)-4 590(,0). 2 .4 (1,1) 1 14 1(,1)0。7 2 2。11(1,)-1.4 1 。8 3(,3)-7 3.5 3(4,3)。7 4 49 3(3,4)-0。7 3 。4 3、 统计(r, ) 出现的次数。 (三) 根据焦距选择镜头镜头的基本光学性能由焦距、相对孔径(光圈系数)和视场角(视野)这三个参数表征.因此,在选择镜头时,首先需要确定这三个参数,最主要是确定焦距,然后再考虑分辨率、景深、畸变、接口等其他因素。选择镜头的基本步骤可以参考以下几条:根据目标尺寸和测量精度,可以确定传感器尺寸和像素尺寸、放大倍率等;根据系统整体尺寸和工作距离,结合放大倍率,可以

5、大概估算出镜头的焦距.焦距、传感器尺寸确定以后,视场角也可以确定下来;根据现场的照明条件确定光圈大小和工作波长;最后考虑镜头畸变、景深、接口等其他要求。选型示例:被测物体10010mm,精度要求0.1,相机距被测物体在004mm之间,要求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分析如下:被测物体是100100m的方形物体,而相机靶面通常为:3的矩形,因此,为了将物体全部摄入靶面,应该以靶面的短边长度为参考来计算视场;系统精度要求为0。mm,10/0.1=00,因此相机靶面短边的像素数要大于000;相机到物体的距离为2000m,考虑到镜头本身的尺寸,可以假定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为20320mm,取中间值,则系统的物距

6、为260m;选型方案:根据估算的像素数目,可选定大恒CC相机V110FM 靶面尺寸3英寸(8.x。mm),分辨率39x1040,像元尺寸为。45m.镜头放大率为=6.610=0,可以达到的精度为:像素尺寸/放大率=0.0065/0.060.98mm,满足精度要求;根据公式,镜头的焦距为f =/(1+1/ )=60/(1+/0。6)=16。1mm则镜头可选择putar M1614-MP,其光圈数从F1.4到1。L=260mmfw=8.8mmh=6.6mmW=100mmH=100mm另外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根据相似三角形公式):f/L= h/f = h/H=260x66/= 1。Vf= L/(1+/ )L(H+h) = 20x。6/(00 +66) = 16。1mm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